最初由 garllee 发表 很多次想动手写回复,但一想到可能要写很长很长,就被吓回去了。我只能点到为止,请原谅。
我在拍摄的时候掌握一个原则,这点很个人化,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方式:彩色色调不在后期调整,黑白色调在后期调整;彩色影调不在后期调整,黑白影调在后期调整。
在分开说之前,需要了解一个基本的概念。滤镜可以加在镜头前,也可以加在闪灯前,两者的区别是,镜头前滤镜是满画幅效果,闪灯前滤镜是局部效果,不仅仅彩色需要调整色温和纠正色偏,黑白也许要,因为不同的黑白胶片对不同光谱的光的吸收不同。(胶片厂家提供的某种胶片的技术说明书,和曲线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完全准确,需要按批号对这一批的胶片做测试,尽量在拍摄时找到校正该批胶片的正确方法,减少显影调整的压力。)
有了这个基本概念以后,需要了解滤镜对光的通过和吸收的原理(请找一些书看一下,这里不能说那么多。),慢慢地熟悉不同滤镜的组合对吸收或排斥某种属性的光线的效果。
现在回到色彩控制(黑白也一样)的布局。灯前滤镜控制局部色调或者影调,这点不排除也可以同时在镜头前加滤镜,我所说的加滤镜(灯前或镜前)不局限在一片,可以是不同组的几片组合,也可以是在灯前滤镜上局部贴加滤纸,说到这里,您也许知道了这样的排列组合是无穷的了,但如何排列只有摄影师自己知道。
接下来的调整还可以采用多次曝光来使“不可组合使用”的滤镜组合成为可使用,还可以在显影的时候做细微调整,还可以利用倒易率来改变色调。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不是,如果你有一只色温表的话,可以知道某个局部最终是什么色调的,记录下拍摄过程,可以为以后的创作提供基础。
彩色为什么不在后期调整?因为后期的调整只能全画面同步调整,黑白为什么在后期调整?因为后期调整可以局部调整。(我们在说传统摄影。)
数字化的今天把一切做到简单了,只要掌握两点就完全不需要看我上面的废话:-)
第一点:色彩学基本理论(我已经在别的一些论坛上说了一年多了,估计没人理睬我。) 第二点:正确地使用图像软件。
就这么简单。
谢谢大家,回复晚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最简单的表述把话说清楚。如果有具体的问题,请告诉我,我试着回答。再次拜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