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花源”记
那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在一个小镇的集市上,见到几个衣着艳丽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我们好奇地上前打听,说是山里的苗族。于是,我们决定跟随他们到寨子里走一走。我们开车沿着一条坑凹不平的盘山路,在群山中蜿蜒行进。翻过好几座山头,终于见到了山坡上散落着的几个小寨子。寨子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土掌墙,泥瓦顶;房前屋后的桃树李树,开满了一簇簇的花朵。有粉红色、有白色,把寨子装点得如画一般。村民们全都身着民族服装,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下车一问,才知道这里处于武定、禄丰、禄劝三县交界的地方,名叫大箐,属禄丰县仁兴镇。整个寨子基本上全是苗族。自称为“大花苗”。在这个距昆明现代大都市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为什么还有民俗民风保持的如此完整的山寨?
我们认识了后石洞村村民张志德。他今年40岁,他告诉我, 大箐村委会下辖7个自然村,1300多人口。群众以种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是包谷、洋芋、燕麦等。人均产粮食500公斤左右,现金收入600多元。主要靠养猪、鸡等家禽,然后拿到集镇上出售。有电视机的户数不到三分之一,全村没有一台洗衣机,一台电冰箱。按政府的标准,还处于贫困线以下。张志德有两个孩子,大的19岁,小的17岁。他除了种地外,还做点小生意。生意也仅限于将当地村民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卖了,换回一些村民所需的布料、日用品等等。这在大箐村,也算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才了。
在张志德陪同下,我们来到背阴箐下村,见一家四口人正在山脚下劳作,男的吆喝着“二牛抬杠”正在耕地,女的和两个孩子跟在后面,用木榔头将翻开的土块打碎。我们走上去,男主人告诉我,他叫龙胜平,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家中有三头牛,种了十多亩山地。这块地正准备种上包谷。他说,由于化肥太贵,买不起,只用农家肥,亩产可达到千把斤。干完农活,我们来到他家。他的家和周围的村民差不多,土掌墙,瓦屋顶。走进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崭新的衣厨。龙胜平告诉我,这是花了600多元买的,准备给女儿龙秀花作嫁妆。秀花今年18岁了,年底就要出嫁,男方是另外一个寨子的。按苗族习惯,女孩一般18岁左右就要嫁人了。我们问秀花,要出嫁了,高兴不高兴,她说要离开爸爸妈妈,要离开村里的小伙伴了,心里很难过。
张志德说,苗族女孩一般很少与外族通婚。只在本民族之间找对象。别说是嫁到外地,这里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到外面打工的。他们往往认为,外面的世界很不安全,容易受骗,不如在家里,粗茶淡饭也很安心。看来,不羡虚荣,不慕繁华,也是苗族群众的一个特点。也许正是这一特点,才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造就了苗族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时至今日,寨子里依然是男耕女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这也造成孩子们往往不太愿意到外面念书,群众受教育的程度相对比较低,全村每年能到县城上高中的学生也只有3-5人,几年都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了。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史书记载,4000多年前其祖先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由于连续的战争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多次大规模、长时期的不断迁徒。苗族就有一首古老歌中唱道:“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联,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云南苗族妇女百褶裙上的绣的三大条平行花边,据说上条代表了黄河,中条代表长江,下条代表目前的居住区,以此顺序来刻印自己祖的先迁徒历程。苗族进入云南后,长期处于“游耕”状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频繁迁徒,导致该民族越搬越远、越搬越散。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苗族的分布面广,聚居程度低。往往不可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集中很多人口。在一个乡或一个村,他们往往是聚族而居,很少与别的民族同住一个村寨。
在云南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汉人占街头,侬人占水头,苗人占山头”。也就是说,云南苗族在立体分布上居于最高点。他们的聚落同其他民族的聚落之间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分界线,这既是生态的分界线,也是文化的、心理的分界线。正是由于政治的、经济的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苗族与坝区、半山区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也阻碍了它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使苗寨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当然,这条分界线也保持了苗族自己的民族特征。这也许正是苗族很少受外部世界诱惑的重要原因。
这里的很多苗族群众信奉基督教。张志德告诉我,全村1300多人,受过洗礼的教徒有600多人,慕道友300多人。礼拜天,各个寨子的教徒都要从四面八方赶来做礼拜。由于交通不便,大多数是走山路赶来,远一点的要走两、三个小时。圣经是苗文翻译的,唱诗、讲道用的也是苗文,据说是英国传教士柏格里创造的。
这一天晚上是唱诗班活动的日子,每周1、3、5,劳累了一天的青年男女,还要到教堂唱诗。这也是大家交流感情的一个机会。龙秀花也来了。我问她晚上走夜路害不害怕?她说,主与我同在。诗班的很多人到教堂要走两、三个钟头的夜路,活动结束回到家已是凌晨一、两点钟。晚十一点左右,活动结束了,大家披星戴月,踏上了回家的山路。只见一闪一闪的电筒光,在丛林中时隐时现,渐渐消失在山的那边。
2002年10月27日,是大箐的一个喜庆日子。这一天,大箐新建的基督教堂落成了。据说,附近一些寨子的苗族群众都要来参办加典礼。新落成的教堂是一幢砖混结构的建筑。外墙贴满白色瓷砖。正大的三角形尖顶上,一个十字架高高竖立。门头上用汉文和苗文书写“基督福音堂”。教堂内正中挂一个木制十字架,墙上写着“从马内利”四个大字。
中午,所有的教徒和来参加典礼的客人都由教会安排吃饭。教堂外的空地上,支起了几口大铁锅。煮着鸡肉、牛肉和羊肉。由于来的教徒太多,人们很有秩序地一拨一拨地分批用餐。我们也算是贵客了,被安排在一间房间里吃。
唱诗班的青年男女都穿上了白色的礼服。12点钟,教堂的落成典礼开始了。今天,各级领导来了,其他教会的也来了。可谓是高朋满座,能坐600多个的礼堂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没有位子,只好站在门外。仪式由传递员小张主持,首先是全体教徒唱圣歌,之后,是各方代表讲话,县基督教三自爱同会负责人,大箐办事处主任,教会负责人,镇长都分别讲了话。
唱诗班的合唱终于开始了。另外几个教会的唱诗班也分别到台上进行了演出,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在两台电子琴、两台手风琴的伴奏下,这些长年生活在深山里的苗族青年们展开了动听的歌喉。歌词唱道:“耶稣啊,每想到你,心中便觉甜密,深愿我早日见到你,与你永在一起。你的爱多么深,没有人能够知晓,我们只能说是:你的爱真美妙!你是园中的凤仙花,你是谷中的百合花,你是沙漠的玫瑰花,我的心怎么传离下?”他们时而齐唱,时而和声,时而是单人领唱,你简直无法想象是在一个封闭的山寨中听到的美妙歌声。
为什么来自西方的基督教居然能在这山沟里扎根?基督教在云南的传播活动始于1877年。按照传教士们的最初考虑,传播目标主要以新兴的文化相对集中的城镇为中心。然而,在云南这块相对封闭的土地上,城镇里为数不多的自由民小业主并没有形成适宜于基督教传播的社会环境。加之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以致于信教者寥寥无几,发展十分缓慢。至1910年,虽然基督教在云南经历了30多年的传播,但效果不尽人意,信徒也只有100多人。这种僵局,一直到传教士们找到了在少数民族中传播扩张的突破口后,才终于被打破。
1895年,“内地会”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封建统治较为薄弱,儒教文化熏染较少的特点,开展了在少数民族中心传教工作。这一努力首先在滇东北等地的苗族地区获得了成功,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率几名苗、汉传道员,会同澳大利亚传教士郭秀峰,由滇东北的昭通南下到了滇中武定、禄劝、禄丰一带进行考察,并于次年在武定县苗族聚居的洒普山开办了教会,并逐渐扩展到了邻近的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这样,基督教在当地获得了很快的发展。为便于传教,柏格理还创立了苗文。时至今日,这里的苗族群众都还知道这一段历史,知道柏格理其人。
苗族,真是一个使人难以理喻的民族。它既不外向,也不内向;既不开放,也不封闭。在五光十色的外来文化充斥的今天,它依然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像有的少数民族已几近丧失;它却又在上世纪初快速地“西化”,大面积地接受了来自于西方的基督教,这也是其他民族很少出现的情况。这的确是一个奇特的现象,的确是一个令人难解之秘。
“二牛抬杠”
泥石流王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平淡淡才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