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生态摄影 > ***《我与翠鸟的近距离接触》***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2003-08-02 19:32  #1
会员
毛兔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4
积分: 294
发帖数: 83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我与翠鸟的近距离接触》***
我与翠鸟的近距离接触

一个四月的清晨,和往常一样,我扛着笨重的三脚架和600毫米长焦距镜头一头钻进了村民为我准备好的掩体里——其实不过是一个用茅草搭成的低矮的棚子。15分钟后,我已经架好了机器,布置好了伪装网,等待着那个蓝色“精灵”的到来……

三年了,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在闷热、潮湿的掩体里苦苦等待翠鸟的出现,在饥饿、烦躁、孤独和不记其数的蚊虫的叮咬中,等待着稍纵即逝的拍摄机会,而这一切都缘于一次偶然的相遇。那天,在一个村子的池塘边钓鱼。突然,发现一只蓝色的小鸟“扑通”一声冲入水里,正在纳闷,又见它奋力钻出水面,嘴上衔着一条小鱼,箭一般地从身边飞过。我被它高超的捕鱼技巧震住了,这短短几秒钟的相遇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即下定决心: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可爱的“精灵”。

然而,实际拍摄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翠鸟是领域性很强的鸟类,一般一平方公里水域里,只能容纳一对翠鸟生活,如有外来翠鸟“入侵”,则领地内的这对翠鸟“夫妇”必奋起反击,共同抵御外来之“敌”,直到把“侵略者”赶出领地为止。翠鸟的警惕性极高,50米开外一旦发现有人,则立刻飞走。再加上翠鸟体形较小,想拍到大特写实在不易。(在拍摄初期,我使用了1000毫米反射式镜头,在距离翠鸟50米开外拍摄到的影像小得几乎难以分辨)在经历了数十次失败后,我决定花大本钱,动用有线“遥控”设备进行拍摄。通过半个多月的仔细观察,我基本掌握了翠鸟的活动规律,并找到了它在池塘边经常栖息的几根木桩。清晨,在翠鸟还没有来“巡视”它的领地时,我悄悄地将三脚架放在其中的一根木桩附近,架好了装着600毫米长焦距镜头的佳能自动对焦相机,镜头的焦距定在木桩上,并锁定了自动对焦系统(防止焦点偏移),然后,装上请师傅加工的长达50多米的电子快门线,(原厂的电子快门线太短,剪断后,接上50米长的导线,一头接在快门线端子上,另一头接快门开关。导线材质要好,否则会出现快门时滞。)最后,再用伪装网把相机盖起来,只露出镜头前端。而我,则在50米外搭起迷彩帐篷,支起望远镜,手里紧握着快门开关,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翠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可能是拍摄设备在伪装上还有破绽,连着几天,它都只是在周围盘旋,就是不肯落到树桩上去,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和坚持……终于,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对峙和考验后,它总算放松了警惕,如我所愿地落到了那根木桩上,而躲在50米外帐篷里的我则用激动得发抖的手按下了快门开关。
这种远距离“土遥控”的方法颇有些“守株待兔”的意思,但到后来就不能满足拍摄的需要了,因为镜头焦点锁定后不能随意调节,对运动中的翠鸟无法跟踪拍摄,局限性很大。我又请当地村民帮忙,在翠鸟经常出现的池塘边搭了一个1.2米高的茅草棚作为掩体,拍摄时只将镜头前端伸出掩体,这样,既增强了机动性,也大大提高了拍摄成功率。(野生鸟类摄影对“硬件”的要求较高:大型三脚架,大口径望远镜头,高速胶片,伪装网等一个也不能少。在镜头方面,我尽全力配齐了从17毫米到600毫米镜头群。而每次拍摄都准备了3台以上的机身,以防遇到精彩画面,因连续拍摄,频繁更换胶卷而错失良机。至于胶片,我几乎只用专业反转片,其丰富的层次和色彩还原及适于较长时间的保存是普通负片所难以企及的。当然,这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拍摄成本,但对于一生中极可能仅此一次遇到的精彩画面来说,我个人认为,这点代价几乎微不足道。野生动物摄影的一大特点就是极高的胶片消耗量和相对极低的成功率,在我拍摄的7000余张反转片中,经整理、编辑、挑选只剩下了不到60幅。)
对翠鸟这类拍摄难度较高的野生鸟类,全面掌握其习性是十分重要的。我拍摄的翠鸟学名叫“普通翠鸟”(英文名 river kingfisher),属佛法僧目翠鸟科,在水质良好的溪流、湖泊、水塘附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和甲壳纲动物为食,属常见留鸟,遍布我国东部,西部的四川、云南等省也有分布。
在我国,只有三种翠鸟: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尽管如此,因翠鸟的数量较多,故未被列入保护动物名单。甚至,因为翠鸟捕食鱼类,还被少数人视为害鸟而加以驱赶和捕杀。我拍摄翠鸟所在的这片湿地,在被村民承包作鱼塘后,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好在村民被我整天风吹日晒、“痴心不改”地拍摄翠鸟和“喋喋不休”地劝阻的精神所感动,不但不再驱赶和捕杀翠鸟,还主动帮我搭建掩体,这是我觉得比拍到精彩画面更大的收获,我还时不时地买一些小鱼苗,放到池塘里,希望多少能弥补一些村民的损失。

耐心和毅力是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所必备的素质,对于拍摄野生鸟类来说,尤其如此。往往一天辛勤的守侯,只得到一、两次拍摄机会,把握不住的话,空手而归也是家常便饭。沮丧和狂喜交替出现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高度紧绷的神经伴随着相机马达的飞转,将一个个生动的镜头定格在胶片上。在春季繁殖季节,翠鸟会以尖利的叫声呼唤对方,雄鸟为了获得交配权,会使出浑身解数,以获得雌鸟的“欢心”。我就拍到了这一难得的镜头。一天早上,刚架好相机,一只翠鸟就飞来,停在了离掩体不远的树枝上,我一阵兴奋,赶紧把镜头对准了它。它是一只雌鸟,因为它的喙的下半部分是红色的,而雄鸟则是黑色。刚拍了几张,远处突然传来有节奏的尖叫声,转眼间,一只雄鸟飞过来,落在了雌鸟旁边。我的心狂跳起来,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取景器。雄鸟嘴里衔着一条鱼,它慢慢地挪动,想要接近雌鸟,把“礼物”献给她,而雌鸟似乎不买它的帐,连看也不去看一眼,雄鸟很“腼腆”,但最终还是鼓足了勇气,用长长的喙再次把鱼“递”到雌鸟面前……这次它成功了!雌鸟接受了它的“厚礼”,而这时,我的相机的快门声也象炒豆子般响了起来……

翠鸟对环境的要求几近苛刻,特别是水质。我曾经在城郊的一条小溪附近发现过翠鸟的踪迹,也跟踪拍摄了一段时间,但自从小溪上游开了一家饮食店后,不断有用过的一次性饭盒和食物残渣,顺溪流而下,小溪变的富营养化,水质由清澈见底变得浓绿且粘稠,在这里生活的一对翠鸟不得不长途跋涉寻找食物以哺育雏鸟。到了第二年,这里就再也见不到翠鸟的影子了。人类在有意无意地将同居住在一个星球上的动物赶尽杀绝的同时,也必然将人类自己逼进死胡同里。
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如果因为拍摄而让动物受到伤害,那么,除了功利,他的图片将一无是处。在拍摄翠鸟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已经找到了它的巢穴,翠鸟的窝一般筑在靠近水源的土坡里,呈隧道状,只要从背后将土层挖开,放上透明玻璃,就可以拍摄到成鸟在窝内哺育雏鸟的场景。对于整个专题来说,这是一张分量很重的片子,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去拍,倒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拍摄时必须使用高指数的闪光灯,成鸟极有可能受此惊吓弃巢而去,则雏鸟必死无疑。虽然缺少这幅作品整个专题将留下不小的缺陷,但我从未因这样的缺陷而遗憾过。
亲近野生动物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对某些摄影者为拍摄到白鹭漫天飞舞的场面而不惜用鞭炮来惊吓的方法极为不齿。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他首先必须是个环保主义者。我们一直在说:“与野生动物的距离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标尺。”当某一天我们只能通过长长的望远镜头看到野生动物充满仇视和警惕的目光时;当我们只能将动物豢养成百依百顺的宠物,或是变成盘中美食甚至是精美的皮革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谓的“文明”在失衡的生态面前是那么地不堪一击!
在完成“翠鸟”这个选题的拍摄后,那片湿地终因旅游开发而被破坏,最后一次见到它们是在去年的12月份,在隆隆的机器声中,这对翠鸟守着仅剩的一小片水塘……在食物相对缺乏的冬季,真希望它们能顺利地找到新的栖息地。
我们自以为是的文明世界居然容不下一只小鸟!?

对翠鸟这个可爱的精灵的拍摄,使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快乐,我仍充满信心地期待着与它还有所有的野生动物近在咫尺的那一天!






翠鸟摄影攻略
硬件要求
在所有的摄影门类中,野生动物摄影对器材的要求最高。而其中又以野生鸟类摄影尤甚。一般来说,600毫米的大口径长焦距镜头是野鸟摄影的标准配置。对像翠鸟这样的小型攀禽来说,想要拍到满意的大特写镜头还必须准备1.4或2倍的增倍镜,使镜头的焦距扩展至840—1200毫米。如果条件允许,红外线遥控装置将会给你的拍摄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极大的便捷。
超长焦距的镜头会将快门震动的影响“放大”,降低作品的成功率,所以,大型三脚架的使用对于获得高清晰度的影象极其重要。此外,还应多准备几台机身,并装好胶片,以防遇到精彩画面,因连续高速拍摄,频繁更换胶卷而错失良机。
至于胶卷,,我几乎只用专业反转片,其丰富的层次和色彩还原及适于较长时间的保存是普通负片所难以企及的。感光度以400的中速片为佳,既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快门速度,以“凝固”翠鸟的动态,又能保证画面的颗粒不至于太粗。
另外,迷彩帐篷、折叠椅、伪装网、驱蚊药、干粮和饮用水等附件也必不可少。
拍摄技术
翠鸟具有多数佛法僧目鸟类的共同特征——令人眩目的羽毛。所以,你很容易在水质良好的小溪或水塘边的树枝上找到它们。拍摄前,要做好”踩点”工作,仔细观察了解翠鸟经常出现的水域、出现的时间、和“狩猎点”,最好能发现它经常“光顾”的某个树杈,以便设掩体守侯。一旦翠鸟出现在你的镜头“射程”范围之内,切忌马上按动快门。因为翠鸟的警惕性极高,到达某一“狩猎点”时会仔细观察周围是否有危险,你这时一旦惊动它,则前功尽弃。正确的方法是耐心等待1、2分钟再开始拍摄。(切记!尽可能不要发出声响,镜头摆动动范围要小而缓慢,调焦方式以手动为佳,相机可用毛巾包裹,以减弱快门声。)千万不要吝啬胶卷,一个珍贵的拍摄机会可能一辈子不会再遇到第二次,为什么不尽一切可能牢牢把它握住呢?
当然,拍摄翠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耐心和毅力,可以这么说,一次宝贵的拍摄机会来源于无数个小时的寂寞、烦躁、孤独和不计其数的蚊虫叮咬……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支持或足够的财力保障,庞大的硬件开销、无底洞般的胶片消耗、几乎遥遥无期的掩体守侯、狂喜和沮丧的瞬间交替(好不容易以为用遥控设备拍到个精彩画面,却发现接收器不幸被伪装布挡住,相机根本没走卷儿)、当然,还有让人心惊肉跳的冲印费帐单.....都足以使你崩溃! 如果,这几挡子事儿都没让你趴下,那么,哥们儿!我想,你唯一缺的就是好运气了!
毛兔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19:32  #2
会员
毛兔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4
积分: 294
发帖数: 83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图2
毛兔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19:34  #3
会员
毛兔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4
积分: 294
发帖数: 83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图3
毛兔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19:35  #4
会员
毛兔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4
积分: 294
发帖数: 83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图5
毛兔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20:37  #5
ccf
会员
ccf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20
发帖数: 311
注册日期: 2003-07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佩佩佩。。。。。。。。服!!!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家之言,供参考。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20:38  #6
ccf
会员
ccf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20
发帖数: 311
注册日期: 2003-07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这才理解了鸟类摄影师为什么要装备精良的原因,和疯狂敬业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家之言,供参考。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21:40  #7
会员
szxxl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864
发帖数: 834
注册日期: 2003-06
来自:
真可谓这精美的作品是"来之不易"啊!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22:29  #8
会员
散兵游勇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203
发帖数: 1159
注册日期: 2003-05
来自:
看完了你的拍摄日志..方知其间的辛苦和一个人的人品..敬佩万分...
在孤独的等待中也许记录可以保存很多心情和经验,更加理性和感性地溶入拍摄无穷的乐趣中去,你可能掌握了我们缺乏的金钥匙(所说的毅力和耐心等品质还有热情和怜悯..)....不是很多人可以耐得住寂寞和等待的...所以世上成功的野生动植物摄影师少之又少...
动物世界,国家地理..那些鲜活的生动的无与伦比的画面背后希望也有正直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支散兵,挟一支A70的小宝贝儿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2 22:33  #9
会员
瀚梓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8
积分: 1756
发帖数: 1247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雪儿,再不精品??


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虽然屁屁被烧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哨子,冒着幸福的泡泡! ----乐于学习别人的人.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3 02:08  #10
会员
雪儿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4572
发帖数: 4396
注册日期: 2002-10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是!遵命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3 02:17  #11
会员
雪儿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4572
发帖数: 4396
注册日期: 2002-10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很有份量的贴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3 06:34  #12
会员
白玉苦瓜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41
积分: 3794
发帖数: 1469
注册日期: 2003-03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原来拍好野生动物要武装到牙齿,还要有高尚的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
玉质瓜形,圆润酣饱
将勤补拙 笨鸟先飞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3 07:09  #13
会员
瀚梓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8
积分: 1756
发帖数: 1247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引用:
最初由 雪儿 发布
是!遵命


是位好版主,听得进人民群众的喊叫,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楷模。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虽然屁屁被烧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哨子,冒着幸福的泡泡! ----乐于学习别人的人.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3 07:41  #14
会员
海人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1
积分: 6833
发帖数: 5611
注册日期: 2003-01
来自: 其他, 潘多拉星球, 纳美人
毛兔兄的两组片子,让人大开眼界,拍摄记述和片子良好的结合,使人超越了单纯对片子的欣赏,把我们带入了大自然中,引起人们对摄影和以外的很多遐想。片子风格让人看不出刻意的雕琢,而是原汁原味,是活生生的。给我们的最大感受是,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她需要人类最好的关爱。我想,对这组片子来说,这也是其最应得到的赞誉和起到的作用,而其它的东西是无关紧要的。
也实话实说,这一组感觉不如上一组。


[ 此帖由 海人 最后编辑于: 2003-08-03 08:07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08-03 10:06  #15
会员
Youquan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32
发帖数: 123
注册日期: 2003-05
来自:
图文并茂,解说生动,更可贵的是其保护环境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精彩!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2:53.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