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光与影》三周年祭  
回复帖子
 作者 主题 
2003-11-20 12:34  #1
初级会员
陇头流水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2
发帖数: 1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光与影》三周年祭
《光与影》三周年祭

我不知道在三年后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本曾经的《光与影》,她象一颗流星划过我的年轻时代,飘然而至,倏然而去,只在书架上留下十八本薄薄的大书。为了做这个专题,我把堆放了三年的这十八本书拿下来,一一翻看,真切地触摸到留在上面的岁月的灰尘,想起了在那些遥远寒冷的夜晚里,曾经在书上停留的目光和手指。时光已逝,影像和记忆却留存下来,像一部黑白的默片,叠映,幻化,在一片寂然中。

我是在1997年底,从一个书报摊里发现这本刊物的。刚好从第二年开始,也就是我第二次看到她时,她已经从一本摄影艺术杂志改版为定位在“文化、摄影、生活”的图像文化杂志。改版后的《光与影》有着大气的版式,那些特立独行的专题,凝重的图片,朴素密集的文字,无不倾注着令人起敬的人文关怀,使得她在时下充斥着流行元素、媚俗或者媚雅的杂志海洋里,保持着卓而不群的高洁。我一看就喜欢上了。

在每一个拿到新杂志的夜晚,我都会象迎来一个神往已久的朋友一样欢喜,但是往往读到最后,心情会变得非常压抑,心结淤塞,很难受。但我并不想回避这种难受。那些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躯体残疾的孩子们,那些垂死动物凄凉的目光,那些朴实敦厚、满面尘灰的麦客的脸,16岁的妓女阿V姑娘清澈的眼神,还有大衾岛麻风村修女们圣洁的微笑,温柔地簇拥着地球的长颈鹿们,烈烈起舞的邓肯的身体,都让我坐不住,让人想要哭泣,想要打开窗子,让凛冽的风闯进房间,吹在我滚烫的脸庞上。

在《光与影》2000年第五期的“编读往来”中,有位读者说了一段话,我觉得再也没有它更能表达我的意思了:

“每次看捧在手中新的一册《光与影》,都会有一种奇怪的联想----我会觉得它是一枚琥珀。暗黄色的那种,厚重,然而清澈。里面有凝结住了的活色生香。那种安静的缤纷往往看得人悚然心惊。

“因为琥珀中收存的不止是表面看得见的那些物体、情节,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更是收存着某一个时刻、或某一个时代。它用‘光’与‘影’以及带着色彩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一个个平实但不平凡的故事,以截取一段流光,过去的,现在的--像截取树的年轮一样。

“我们都知道它这样做的意义,也知道它要坚持和追寻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虽然有时,这种坚持和追寻会显得不合时宜而曲高和寡,但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的个性所在。”

到了2000年底,《光与影》突然宣布休刊。其中原因太过复杂,正如白芨在告别语中所说的:“所有的回答都只是回答,正如所有的理由都只是理由。”《光与影》的兴灭,在摄影界激起了一阵微小的浪花,引发了一场“市场”与“竞争”的议论,但对于我来说,是我从此失去了一本可以仰视和神交的期刊,是使我看到了勇敢、宽容、同情、悲天悯人这些情怀在现实中的失败,这比杂志本身所能带给我的难受得多了。

时隔三年,仍然没有出现一本象《光与影》这样勇于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图像文化杂志,各大人气旺盛的摄影网站上的摄友们,仍然在津津乐道着各种器材的优劣,追求着作品构图、光线与影调上的完美,但对于真正的生活和人生,对于沉重而飘忽的过往和现实,则显得淡漠而游离。不禁想起一个朋友说过的话:我们可以用笔写下自己心中最深、最重的东西,为什么用照相机就不能?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器材和技术上的问题。我们并不缺少热爱摄影的群体,但是象《光与影》这样富于人文精神的图文杂志,却难以取得最大限度的支持与热爱,这问题恐怕还是出在我们的关注力上吧。

不知道《光与影》这三年在天堂里活得好吗?不知道每天她推开窗子,遥望着这个曾经抛弃她的地方,心里是充满了绝望,还是仍然满溢着唐吉诃德般的豪情。不知道到哪一天,她才会决定再次投入人世,用她温柔的手轻轻抚摸这世界上的苦难和欢乐,这将会是一个真正幸福的时刻。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1-20 17:54  #2
会员
1tssssssssss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2
发帖数: 188
注册日期: 2003-10
来自: 中国, 吉林, 柳河
现在有卖的吗。我想买一本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菜鸟啥也不懂~!
QQ:5873377
Email:1tssssssssssssss@126.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1-21 13:04  #3
会员
蛋炒饭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发帖数: 177
注册日期: 2003-03
来自:
我也曾经是《光与影》的读者。那时我还没有工作,是在学校的图书室发现她的。
书中的文章充满人文气息,同时也感觉杂志有一种孤军奋战的凄凉感觉,从那时起她成了我唯一的课外读物。那时我总是奇怪他们是怎么维持杂志运转的,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广告,发行量好象也不大,不象新周刊什么的那么滋润。我总感觉她总是被笼罩在一层灰暗的塑料布下,她的图片和文字有时令我压抑和不安。有时我觉得他们的观点太悲观,那层塑料布太厚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可以透过灰暗,隐约看到跳动的火苗,他们显得活跃,想要从里面把塑料布烧焦,他们希望燎原。
毕业后,我开始实习。我那时没有收入,她的定价对我来说很贵,但是我还是坚持买了一年,因为我觉得杂志中的图文是作者内心的表达,我可以从中获得交流的快感。2000年,我参加工作了,本打算全年在邮局订阅,可是却停刊了,真是遗憾。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是觉得遗憾,好象失去了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

我家里还有几本,我不太愿意看到她们。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好杂志,给我推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
床前明月光
玻璃好上霜
要不及时擦
整不好就得脏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1-27 12:17  #4
会员
刘雨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24
发帖数: 114
注册日期: 2003-05
来自:
我爱《光与影》。我看过一本。后来没有买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1-27 12:23  #5
会员
apple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5
积分: 2336
发帖数: 1973
注册日期: 2001-12
来自:
《光与影》,看过很多本,一本也没有买,定位上装文化,针对摄影人还装什么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俺做过很多愚蠢的事情,但是俺毫不在乎,俺的朋友把它叫做“自信”...

版权声明:此为D版,请勿再D...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1-27 18:34  #6
会员
光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429
发帖数: 422
注册日期: 2002-10
来自:
偶在旧书摊上淘了几本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那缕在晨光中舞蹈的光线,渴望掠过你尚未飞扬的脸!
烟雨江南......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1-28 23:09  #7
会员
北风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2
积分: 4406
发帖数: 3659
注册日期: 2003-01
来自: 中国, 山东, 临沂
那本杂志是硬给娘们儿卡脖子掐死的!我的一段妄想时期就这么死了!死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是个排泄器官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3-12-31 06:11  #8
会员
头头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724
发帖数: 707
注册日期: 2003-12
来自:
我以前每期必买的 真怀念那种感觉
现代摄影是 光与影也是
到底是杂志出了问题 还是我们的社会出了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头头不是领导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1-02 16:18  #9
会员
吴建衡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15
积分: 1424
发帖数: 605
注册日期: 2003-07
来自:
生存就是合理的,死亡也同样是有意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自己的观点,保持自己的判断,记住别人的存在,尊重别人的感受……!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0:5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