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黑白摄影 > 对常规影调的最后告别。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 上一页 |
 作者 主题 
2004-04-13 20:15  #16
会员
吸铁虫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76
发帖数: 70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上一张TMX+HB-17的片子
HB-17 1:19,时间等同于D76原液,20度,显影结束后清水静置3分钟。

这张片子的反差比较大,CI值达到0.70。手工放大时的CI值控制在0.50-0.57之间比较好。胶片扫描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手工放大,在没有合适材料情况下要表现出同样的效果怕是难度不小。
吸铁虫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3 22:07  #17
会员
平民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53
发帖数: 143
注册日期: 2003-08
来自:
昨天的,明显显过了PS压了调子还是够猛,新想主要是加了硼砂的原因,请教原上草同志,怎么利用这个药加大反差?暴光少点显影正常?还是暴光正常显影少点,还有其它方法不?

好象是7分钟,故意搅动药液手重了点,想厚的地方先厚起来,结果好象时间又过了。
平民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1/6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3 23:59  #18
会员
吸铁虫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76
发帖数: 70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从原理上讲,维生素c的作用相当于传统配方中的对笨二酚。国外有些“黑帮分子”将传统D76中的米土尔和对笨二酚用维生素C纳和菲尼酮置换,从而变成维生素类的E76。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我为什么不用HB-17冲低速胶卷,一般来说,低速胶卷的反差高于高速胶卷。和我相反,你现在需要高反差,这简单,用传统D76时如何提高反差你同样操作就是了:)

提高反差的手段无非就是曝光不足显影过度。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00:28  #19
会员
平民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53
发帖数: 143
注册日期: 2003-08
来自:
谢谢,主要是我想提高黑白力度,做到在暗部压低成死黑也无所谓,但是暴光上一拍就忘记,另外就是希望在亮部不要过头,但乐凯就是不争气,老变成一片,但实在便宜,又想照的多的跟不要钱一样。

另外就是这个药的造核,加大颗粒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过去实验过30度去冲卷,结果还是不理想。锐度没有上去。头疼。

继续摸索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1/6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10:15  #20
会员
吸铁虫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76
发帖数: 70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你想要的这种效果也是我以前一直在寻找的。简言之,这种高反差不是一味的蛮干,而是一种粗中有细的高反差,暗部坚定有力,亮部轻而不“飞”。呵呵~ 其实这就是公元+RODINAL的效果。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10:34  #21
会员
平民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53
发帖数: 143
注册日期: 2003-08
来自:
但我看见的网上公元+RODINAL通常是追求灰度表现,不过有例外看见无忌上有人因为暴光少了三档有点拖出了这个影调。但也不算到位,前段时间换了高反差的镜头发现要好点,竟然有几张有点那个感觉了,有粮票就贴上来。不过也发现大家伙利用RODINAL都用的比较常规,实际我自己并不喜欢,可以预见未来数码的发展,一定会轻易的否定目前人们喜欢的这种影调。

RODINAL配置也麻烦,药的配置种类虽然少但实际配的时候很麻烦,十分头疼。


____________________
1/6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12:05  #22
会员
吸铁虫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76
发帖数: 70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恰恰相反,用数码反而容易整出你想要的这种效果。提高ISO,对准亮部精确曝光,利用数码宽容度上的局限,保证亮部,而暗部必将棺材板一块,死翘翘。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13:41  #23
会员
平民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53
发帖数: 143
注册日期: 2003-08
来自:
谢谢,谈谈我肤浅的认识,请指教。

数码我暴光就是减少暴光1-2挡,但是还是层次过多,压不下去。宽容度十分小。而通过显影不足却轻松得到暴光不足的地方死黑一片,而通过数码的PS曲线调整的几乎做不到,画面里面不该调黑的地方也黑下去了。

从上图JIMIN的图就不难看出完全在暗衣服没有什么层次也就是说胶片更好压缩影调,(他现在的是反层次多)可塑性很大,而数码在那个老人脸部的点测光如果换为数码我的感觉是,如果想压住其他地方的暗部你只有作到局部去压,比如烧黑。而调整曲线会发现数码照片比胶片更容易破坏中高亮的脸部。

说白了是数码的宽容度极低。对亮部表现最差。难以把100倍亮度比的放进数码有限的表现能力中,特别是没有RAW格式的数码相机最明显。传统胶片冲洗最讲就所谓的把暗部弄好了图片轻松有很漂亮的影调,但实际上胶片就是暗部常常没有做够显影,而机械的数码却不会有这个问题,他的曲线的平坦的。这不难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质量差的黑白胶片作品还没有数码黑白调子多。在镜头设计上,一般来说名锐度越高反差就越大,层次也就越小,这是矛盾关系,一个最漂亮的镜头一定是平衡的很好的。莱卡最讨好人的地方是高反差,高平衡,在亮部的表现上特别丰富,不死白。而某些人像镜头比如中焦,反差不大柔和,也许这两个镜头分辨力是没有大区别的,但是观感完全不一样。因此,在观感上面最重要的是表现其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取舍。(这是我的观点)

在江湖色的哼哼牛就利用这点,通过闪光和局部光线,暴光上控制中暗以下全暗,能暗就强化暗,但是幸亏他的专业数码在宽容度上一点也不差,尽量弥补了中段的丰富的表现力。他在有高亮的环境中几乎必须要使用闪光。为什么?他就是怕亮部跳出超过重点表现的部分,因此他在测光后必须减2-3档的正常暴光,把人物环境压入了暗2-3挡,可是在外环境他不得不开闪光补人物光线。国外也有类似白天用此道的。但效果追求的有很大区别。这是在技术上做为影调服务的例子。

————————————————————————————————
胶片显影到底怕什么?其实通常显影是个不平衡的化学变化,因为亮部显影的速度要快,甚至经常暗部没有显影完成就必须停止。这样就造成大多数人碰见的情况,暗部是缺少层次的,胶片的确这点不如数码,但正是因为这个显影速度不平均的特性可以利用这点做很多文章出来。假如没有加速剂的显影液的效率是极其低的,但是可否实验过1个多小时的显影结果?POTA显影液中的亚硫只有30克。那么是否符合层次越多越好的要求?充分展现胶片的宽容度是不是更好?

以上是我对影调的一些肤浅认识,还请原上草老师指正。


[ 此帖由 平民 最后编辑于: 2004-04-14 13:50 ]

____________________
1/6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17:50  #24
会员
吸铁虫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76
发帖数: 70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老师不敢当拉。数码一旦压住了高光部分,不够之处可以用PS从暗部往上提一些。呵呵~ 别忘了,传统玩法中还有相纸呢。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4-04-14 17:55  #25
会员
平民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53
发帖数: 143
注册日期: 2003-08
来自:
是啊,数码暴光过了没有救,可暴光少了点还有点活动空间,哈哈知道的偷着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6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 上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21:29.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