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漠 有 群 摄 影 人》
“大漠”摄影沙龙的成员们又聚在小屋里讲评作品了。面对几个茶几上摆满了每人带来的作品,各抒已见,面红耳赤。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真嘈杂。但每个星期六下午,他们必定全部蛰居在这艺术的殿堂里。在别人眼里,戈壁单调荒凉,但他们对自己生存的这片热土、祖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却是情有独钟。那石油河畔最初的灯光,那风起云涌的艰难创业史,那石油人的生命追求,那戈壁上的一沙一砾……是那样美,那样有滋有味。他们中有修井工、采油工、车工,有宣传干部、摄影记者,最大年龄的已近70岁了。共同的追求,他们20来人在1995年12月17日自发成立了这个名叫“大漠”的摄影沙龙。 “不做便罢,做就要做好。”这是已有20年摄影生涯的油田工会宣传干部、沙龙的发起者赵勤的口头禅。从沙龙成立的第一天起,他们便立下严格的章程和周密的活动计划,“在中国美术馆办一次摄影展览。”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两年多时间里,因迟到一次被罚20元钱这样的制度一直严格执行着。 摄影是贵族的艺术。抛开专业相机、扩印设备不说,每人每月至少也要消耗掉6卷胶卷。采油厂修井工李明把每月的收入几乎都用于了摄影。在妻子同他分手后,他苦笑着说,谁让我又爱上了摄影呢。许多人家里的厨房、卫生间、卧室,都同时被改装兼做为暗室。就这样,在生活和艺术的冲突面前,他们一往情深,乐此不疲。 戈壁深处、采油树旁、油田工程建设工地……是他们的镜头聚焦最多的地方。一次,他们租车去100多公里处的“七一”冰川采风,返回时车胎爆了,没办法只好用钢圈凑和,同另外三个轮子将车以每8分钟1公里的速度将车开了回来。回来后,已是凌晨4点多了,钢圈也被磨去了1公分。今年年三十,北坪商业街上到处是身穿着写有大漠字样摄影背心,手拿照相机的他们,引得许多小摊小贩直纳闷,这些人不回家过年,一个劲地对着我们照什么? 去年油田炼化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他们一直关注着工程的进展,不时出现在工地角角落落,用镜头捕捉着工地上的感人场景。在工程峻工投产之时,在油田工会的支持下,他们在文化宫隆重推出了“重点工程图片展”,以精美的图片、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反映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建设者的风采,吸收了外地的观众前来观看。那次展览,包括全国著名漫画家何伟,观众给他们留下了厚厚的一本留言,但他们至今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位8岁的小女孩的留言:“工人叔叔真辛苦!” 关于沙龙的作品,玉门人作了很多评价。但给人们最大的感受是,他们都是来自生活、来自工作一线的艺术。给人的印象是朴素、自然、真实、生动,没有人为浮夸和矫柔造作的弊病,是大漠戈壁上的石油工人顽强奋斗的生命赞歌。 风雨寒暑,“大漠”在玉门地区已是小有名气了,沙龙正式在玉门市文联注册,以高水平的作品被理事会通过,一次性集体加入甘肃省现代摄影协会。队伍出越来越庞大。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3次展览,数百张作品被《中国摄影报》、《工人日报》、《中国石油报》、《石油工人报》、《五四月刊》等报刊杂志登载,有4人成为《中国石油报》的特约记者。 如血的残阳为废墟涂抹上了一层黄灿灿的浓重色调,一群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汉子,站在山坡上放眼四望,茫茫戈壁上,有采油树,有炼塔,有石油城,一种豪气鼓心荡胸,令他们兴奋不已……
[ 此帖由 冷_眼 最后编辑于: 2004-06-06 22:09 ]
____________________
冷眼在城市里漂泊,在原野里散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