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器材讨论区 > 数码相机讨论区 > 一篇好文--“数码相机:坏了就得扔?”  
回复帖子
 作者 主题 
2005-02-16 17:19  #1
会员
赵员外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07
发帖数: 102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安徽, 凤阳
一篇好文--“数码相机:坏了就得扔?”
数码相机:坏了就得扔?
陈 曦
编者按:随着数码相机的大量使用,数码相机维修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在消费过程中的陷阱也使消费者越来越困惑。我们约请陈曦先生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厂家对数码相机维修业务的重视,也让大家关注一下目前数码相机维修行业的现状,希望消费者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利益,更希望数码相机维修行业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把握商机。

数码相机已经成为摄影市场上的热点产品。在日常应用中,数码相机也会发生故障,大家都要面临维修的问题。如果数码相机还处于保修期内,那么相机的维修费用基本上不会发生,如果相机已经过了保修期,那么你的麻烦才刚刚开始:修得了修不了是一回事,如果能够维修,你将要花一大笔钱,假如此时维修费用能让您重新购买一台数码相机,那你还修理不修理了呢?
数码相机疑是一次性消费品
近日,我们看到几则关于数码相机维修的报道,也听到一些朋友反映数码相机坏了,送到维修站,结果维修费用惊人,甚至出现了维修费用高于相机售价的现象。据《法制晚报》报道:去年年底,北京的薛先生购买了一台索尼P73数码相机,使用一个月后,关机时镜头就回不去了。他送到魏公村路的北京索尼家电产品技术服务中心要求保修,维修人员称:“镜头受外力损坏,不能保修,要收300元维修费。”薛先生表示,相机外观完好无损,根本没有发生过摔、磕、碰现象,何来外力?经过交涉,服务中心答应将相机情况拍成照片发给厂家,以确认是否属于维修范围。2005年1月10日,薛先生和服务中心联系,得到的结果是:不能保修,需要更换新镜头。总费用2173元(镜头1873元,维修费300元)均由薛先生负担。薛先生纳闷:厂家凭着一张照片就断定机器受到外力?而且2100元购买的相机更换镜头的费用比买一台全新的相机还贵73元?而这款相机在1月份的市场最新价格也只有1800元了。
这种数码相机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某品牌的数码相机市场售价4000元左右,由于快门接触不良,需要更换内部线路板,维修站开价收费3000元;1台1.5万元的数码单反相机不成像了,维修站说要更换CCD,开价8000元,这都是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维修费用不超过整机费用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像北京的薛先生遭遇到维修费用高于整体售价的情况,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数码相机维修服务确实到了值得注意的时候了。
平心而论,对于数码相机的维修来说,厂家也是有苦难言,确实有一部分数码相机是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损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数码相机作为消费类精密光学仪器,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厂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加快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量,质量也有所下降。另外从设计的角度和厂家销售的角度来看,数码相机产品确实有成为一次性消费产品的趋势,过高的维修价格和极快的更换速度,也有促进数码相机成为一次性消费产品的作用。大家应该知道,数码相机也是具有拍摄寿命的,如果太老的机型,还是不要再修了,因为厂家的备件有一定的数量和时间限制,而且维修费用还会增加。
维修过程难上加难
数码相机维修难主要表现为:维修站数量少,中小城市还存在大片空白。数码相机技术含量高、价格不菲。作为高档消费品,不同的厂家不断推出不同种类、型号、批号的产品,对维修站的维修服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项知识和综合技能,不断进行跟进式的专门培训并逐步积累维修经验;维修站则需要使用专门的检修设备以及维修替换零部件。因此,维修站的投资金额相对于传统相机维修站来说要高很多,这也限制了厂家设立维修站的数量,此外零部件存储与供应制约了数码相机的维修。
徐州的陈先生买的数码相机,没用几次就出现了故障。他找到经销商却被告知:相机要送到北京代理商那里维修,最快也要半个月。由于要外出旅游,他又找了几家经销商和相机维修点,也被告知无法修理。据了解,中型城市数码相机的维修服务中心还没有覆盖,用户维修要送到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代理商处,或者返回厂家修理,用时少则半个月,多则数个月也未必能够修好。随着数码相机持有者数量的逐步增长,数码相机的维修服务确实已经严重落后于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一些数码相机厂商也在这方面开始想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外包维修服务。这种情况下,生产厂商虽然提供一部分维修费用,但维修站仍独立经营。另外厂家通过与较大的销售商合作,使其具备初步的维修能力,这种方法目前在大中城市陆续展开,有望弥补维修站的空白。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随着维修网点的不断增多,可以增强相互间的竞争,改变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的局面,进一步促进维修价格的下降,在广州等南方城市已经开始形成这种局面。
哪些原因导致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维修价格高是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涉及需要更新的主要配件集中在液晶显示屏、相机镜头收缩、更换镜头、线路板、主板、传输端口等等,如果是CCD之类的关键成像部件,维修价格还会更高。数码相机维修价格过高的主要原因在几个方面:首先数码相机的技术含量比传统相机高,因此其零配件及维修的技术含量也相应比较高,这是其维修费用较高的原因之一;其次,维修站的维修设备投入相对较大,增加了维修成本。加之数码相机不断更新换代,维修设备也不断地更新换代,人员培训也要不断进行,这些都需要摊在维修费中;第三是数码相机的型号太多,厂家配件存储压力较大,配件价格较高。这三个方面是导致数码相机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的表面原因,其实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厂家实际配件和技术的双重垄断。另外零配件物流供应的繁琐过程,也造成了配件价格的提升。大部分零配件是直接从生产线中分割出来,再由统一的零件中心分派到世界各个地区,然后再从各个区域分散到各个地方的维修中心。经过生产再分配的过程后,运输费、包装费、仓储管理费、人工费等都包含在零件的价格中。
此外,技术垄断也导致维修价格的提高。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主板为例:一旦数码相机功能不太正常,只要沾了主板的边,维修站往往就会以主板没法修理的理由,换掉整块主板。换句话说,只要主板上出现一点点小毛病,也会被当做“废品”直接处理。不少维修站或者厂商根本不会去花费精力修理主板,往往直接换掉主板了事。这种“脚痛换腿”、“手痛换胳膊”的现象也让消费者多花不少冤枉钱。这一方面与维修站牟取暴利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厂家的技术垄断行为有关。厂家在维修能力的控制上实行的垄断性、神秘化,限制了维修站的修理能力,还造成了数码相机维修周期长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在维修站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这儿修理不了,只能返回工厂修理”。
维修站这种截肢式的维修,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也鼓励了一些非专业维修店的大胆尝试。不少使用者的数码相机出现故障后,由于专业维修站要价太高,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一些非专业维修站进行维修。这些维修站在没有零部件的情况下,尝试元器件级的修理,也救活了不少数码相机,特别是那些已经被专业维修站判了“死刑”的相机。北京金一摄影公司的一台万元的单反数码相机由于不供电被送到厂家维修,被索价3800元更换主板。他们找一个维修传统相机的老师傅,仅仅花了300元,就把相机修理好了。这种巨大的反差,也让一些专业维修信誉受到了影响,许多人遇到小毛病时,干脆送到路边小店处理了。
厂家的这种技术垄断还表现在电池与充电器上。数码相机专用的充电电池、充电器在使用一段时期后也会损坏,一些厂家以维护使用者的安全为由,在技术上限制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权力,在电池或者是充电器上设置所谓的智能识别编码,形成技术垄断,在中国市场为所欲为,严重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大家只要设想一下:你如果购买了A品牌的使用5号电池供电的数码相机,就必须使用A品牌的5号电池,因为其他厂家生产的5号电池不能使用,而你要想使用A品牌的5号电池,就要花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5倍以上的钱。目前索尼在中国陷入的一场官司,就与其涉嫌技术垄断有关。这种在欧洲和北美被严格禁止的垄断行为,实际上也加大了数码相机的使用成本。当然了,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一些数码相机厂家已经在悄悄改变这种技术垄断的做法,不再为难消费者和第三方供应商。
增加维修透明度 废除霸王条款
在维修时,机主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维修站,报出的价格相差很悬殊。这也反映出了数码相机报价混乱的问题。据一位从事数码相机经营并了解维修内幕的业内人士说:数码相机的维修价格确实不透明,第一,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目前数码相机的维修费用基本上都是厂家“一口价”;第二,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漫天要价,这一点在非正规的维修站最为明显;第三,维修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报价相差悬殊。
其实维修价格的昂贵只是表象,由于消费者对数码产品的陌生感也给不法维修站带来“可乘之机”。除了虚报价格外,“无中生有”、“偷梁换柱”等也是大家在修理时应该注意的。据了解,一些“黑”维修点把简单的故障夸大,动辄就更换主板或镜头,把拆下来的好东西再次利用。目前立等可取的数码相机维修站相当少,数码相机维修时间太长,这也给一些黑心维修站的不正当操作提供了条件,某些厂家制定的霸王条款也为这些维修站的不当运作提供了掩护。
数码相机维修的混乱与不正常现象,也与数码相机厂家所提供的售后服务条款有关。仔细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条款面露“霸王”之相。
霸王条款一:更换产品后,保修期仍按原产品购买时间计算。
我国《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明确表示,微型计算机商品更换主要部件时,应当确保主要部件是全新,而且更换后的产品三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数码相机维修之后的保修日期,同样应当重新计算。
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晓具体情况,因此失去了本应享受的售后服务。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如今数码市场仍有部分经销商不愿接受这一条款,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把这项权利透露给消费者,使他们丧失了“知情权”;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自己平时不注意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知道自己应有的权利。
霸王条款二:消费者擅自使用非原厂配件,厂家不承担质量担保。
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由于原厂配件太贵,或为了应急,未在该品牌数码相机特约维修站维修,而日后到特约维修部时,却被“拒修”。建议数码相机的使用者,为了能够获得这一“质量担保”,维修也要“从一而终”,以免在不同的维修站修理,影响了自己数码相机的保修期。
霸王条款三:保修细节最终解释权归厂家。这为不合理的维修提供了最大的掩护。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一些可能花1元钱就能修好的部件,采取整体置换的方法,从而产生多收费用等现象。另外,很长的维修期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厂家却不必承担责任。大家想一想,购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在保修期内发生了故障,一修修了三个月,厂家还没有责任,这合理吗?
霸王条款四:为了商业保密,更换的部件一律不退给客户。
有些使用者在拿到修好的相机后发现,更换的配件材质明显不如原来的好,而厂家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其耐久性。而且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当你索回原来的配件时,维修工作人员却说更换的配件已经属于他们了,因为维修协议上写明了:为了商业保密,更换的部件一律不退给客户。面对这种霸王条款,你还不能据理力争:反正是你的相机坏了,你要是不同意这个协议,我就不给你修。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维修协议格式还必须广大数码相机消费者共同努力。
为避免出现波折,大家在选购、维修数码相机时,要做到两个“事先”,也就是:购买数码相机,要事先了解该品牌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能力以及维修配件的价格水平;在维修前,要事先了解故障的原因、部位和修理费用情况,以避免发生纠纷和上当。建议在维修数码相机时,采取先报价通知再决定是否维修的方式。
数码相机的维修问题厂家不能忽视
当前数码相机品牌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厂家在竞争中,已经把焦点从质量、品牌、价格的竞争转到售后服务竞争上来,维修服务质量将决定最终他们的市场份额。我们相信,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维修业务量的剧增,数码相机的维修费用也将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在竞争中逐渐趋于合理,数码相机维修服务也将得到规范,而这需要数码相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厂家要加强数码相机的维修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和维修数码相机找正规厂家、正规销售商和正规维修站。




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4:35.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