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买数码!
今天就买数码!
昨天还碰到有人在网上倒苦水,说当时买尼康D70配套头,花了一万五六,现在却降至八千不到,亏啊痛啊惨啊云云。不错,现在数码技术突飞猛进,可谓一天一个样。数码产品越做越好,越来越丰富,而价格越发平易近人。太遥远的不说,就说佳能10D和20D。20D经过了各方面的优化,功能和画质都提升不少,但其上市价格还不到前辈10D的一半。其实,并不光是相机存在这种情况。四年前我家里花八千八请回一台高档台式电脑,前几天嫌放在过道里碍事,几百元扔给了二手市场。 这是现实,而现实是乐观的! 记得第一次上摄影选修课,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照相机带到课堂,跟着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当老师走进学生中间亲自辅导,发现并宣称其中一位同学所持有的老式佳能相机(AE-1),仅机身就价值一万多的时候。那小子乐得呵,脸通红通红的。当时我的相机也是长辈传给我的,一台玛米亚老式单反,再加上两个镜头也就抵几百元钱。但那小子不会照相,对摄影也没一点兴趣,混学分的。所以我一点也不羡慕。我热爱摄影,我很自豪。 摄影应该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理想,这决不是在于你所使用的相机价值几何。读过《纽摄》开篇的那首诗吗?……我见过那自由的大地和勇士的家园;我也见过生命喜降人间和撒手人寰;我见过邻人穿街而过和走遍全球;我也曾记录过建设者的巨掌和破坏者的魔爪……如果有人写:……我见过相机从两万降到五千和诱人的促销活动;我也见过行货与水货的差别和买二手的后果;我见过国产货的粗糙和进口货的精美;我也曾记录过最便宜的相机店和最坑人的老板……你会不会把他和摄影联系起来呢? 高科技产品降价是长期的趋势,是无休止的迷潭。就算在不久的将来,人们都拿着几千万像素的全画幅数码相机满街乱窜的时候,你仍然手持早已停产并且进价高昂的百万像素级相机拍摄,也大不必心存悔意或感到半点悲哀。因为,你已经记录了所有你曾看到的美丽和感动过的回忆。且不说你的拍摄技巧有多少提高,仅仅是其他人因为等待而错过对往事的记录,便足以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二零零五年被许多人称数码单反年,这是令人十分激动的。从八十年代诞生第一台780像素数码相机到现在,像素值竟提高了二万八千多倍,达到了2200万。而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现在也已经有多款价格合理的数码单反问世:佳能300D、佳能350D、尼康D70、宾得*ist Ds、奥林巴斯E-300等,其价格都在六七千元附近。它们在细节上虽有差异,但可以说购买其中任意一款都不会让你失望。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购买性能更好的佳能10D、佳能20D、适马SD10、宾得*ist D、奥林巴斯E-1、柯美α-7D等也不过一万出头。不用说还有很多更高档次的选择。如果要选择消费级数码相机也未尝不可,而且机型更是琳琅满目。高端的有佳能PowerShot Pro1、佳能G6、尼康COOLPIX8400、尼康COOLPIX8800、柯美A200、柯美A2、奥林巴斯C-8080 WZ、富士FinePix S20 Pro、索尼F717、索尼F828、索尼V3等等。普通的有佳能Powershot A95、柯达DX7590、松下FZ20、卡西欧EX-P700、柯美Z3、索尼DSC T33、索尼DSC W1及其他许多品牌型号都深受好评。总的来说,花两千多抱个500万像素回家已不是难事。 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人会问:数码图片的效果够好了吗?专家们不是强调数码图片的清晰度仍然远不及传统胶片吗?是啊,但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专家。专家其实就是那些穿着长袍羽化而登仙并且干什么都不用自掏腰包的人。他们经常将其大作放大到不知是几十大寸,然后划一块边角料扔到杂志上便开始之乎者也。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只要并不打算装修的时候拿照片作墙纸用,现在主流数码相机(五百万像素左右)的分辨率已经足够了。如果用佳能PowerShot A85(四百万象素)、佳能EOS 1Ds Mark II(一千六百七十万像素)和哈苏503CW三台相机随便各拍一张照片,再放至六寸,谁又能保证一定区分得出来呢?而在普通的杂志上,六寸的图片已不算太小了。就算是把照片放大到摄影界的标准尺寸10寸,五百万以上的像素也已经可以胜任。但平时到底有多少人需要这么大的照片呢?当然,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清晰度肯定会有差距。不过据说,美国的间谍卫星从太空拍的照片能看清地面汽车的车牌号。那我们也去比吗? 还要说一说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费用。135胶片是最常用的传统胶片,如果用好一点的,摁一下快门就花掉一块五。因为你至少要购买胶卷和冲洗。如果用普通的也差不多要一元,而且还不能充分发挥胶片的优势。这样拍一卷(按三十六张算)要三十到五十元左右。假设一个月拍四卷,一年光买胶卷和冲洗就得一千四到两千四。要知道,这个拍摄数量对于热爱摄影的人来说算是少的。要是你还想通过扫描底片来保存和处理图片的话,费用更加可观(通常一卷十至二十元)。这里还暂不考虑是否能得到理想的扫描效果。我的老师以前用胶卷拍的时候,一年至少花费一万。要知道,现在最高档次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售价也不超过八千(个人认为莱卡Digilux 2应该不属于消费级数码相机),并且已有不下七款数码单反售价低于一万。这样来看,胶卷的花费真算是很昂贵了,但你用的也只是最小的常用底片。若是想像那些专家一样之乎者也,你还得用更大的底片:120甚至大画幅散片。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位大仙用8x10的大画幅相机拍风光,且不谈机器身价多少大万,光算胶片,他摁一下快门,一百元就没了。 其实,我们还没论及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便利!我拍过不少胶卷,除了花钱,最深的印象是麻烦。圣经上讲胶卷要及时拍摄及时冲洗,这让我十分紧张。胶卷都是节衣缩食买的,总不能拍成垃圾吧?但哪有那么好的运气让你刚好拍完多少整卷呢?拍摄对象少和单一的时候你可能只拍到第十张,而丰富的时候你又可能刚好拍到第三卷的第十张——结果还是第十张。那剩下的二十六张拍什么呢?还是不要了?心痛啊!到后来好不容易凑齐了三十六张,又得急忙赶去冲洗,生怕放久了胶卷变质。这样一来,平时要做的许多事情都会互相冲突。再有,我一般要把底片进行扫描以便于保存和处理,但提供这种服务的冲印店又不多,特别是在较小的城市。好不容易有一两家吧,人家又要糊弄你,一不小心就不用最高的像素给你扫。大概他们认为高像素会加速扫描仪激光头的老化。当你使用数码相机时,这些问题便不复存在了。不仅是一次性投资,而且你不再需要依赖他人。照片想拍多少张就拍多少张,拍了马上可以自己保存、自己处理。当然也不需要担心储存卡或电脑硬盘放久了变质。 当然说到便利,数码相机还有一大优势:可以随时调整感光度。当从明亮的室外转入昏暗的室内或有相反情况的时候,拍摄者只需要按几个按钮就能把ISO值调节到自己需要的大小。要是用胶片呢?那当然就需要配备多个机身分别安装不同感光度的胶卷以备使用。或者使用相机的中途退片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相机都能够让中途退出的胶卷可以重新装上继续使用,因为不一定能留出胶卷的片头!特别是在拍摄人文题材的时候,这样的不便也许会让我们错过不少的时机,造成一些遗憾。 最后,大家一定不会忽略数码相机还有一个绝招:即拍即看。你再也不会等到照片洗出来才发现拍虚了、曝光失误了或者人物闭着眼等等。你可以多拍几张来研究用光、构图和曝光,然后把不满意的统统删除。当然,我在这里有一点建议,不要总是即拍即看,每一张照片都要很用心地去拍。这样你才能拍得更好,不至于真正碰上美景却拍不出好照片。 二零零五,数码单反年。这个世界又不同了。你知道吗? 不要再质疑数码是否能取代传统。因为这就像质疑汽车是否能取代马车;彩色是否能取代黑白;光碟是否能取代磁盘……数码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并且会越走越快。在很久以后,你一定还能找到有人使用传统的东西,但他们的目的会越来越奇怪。甚至到最后,仅仅是为了复古和怀念。 当你拿起自己的数码相机,面对万千世界,欣喜、感慨或悲伤,你只需要摁下快门。不受约束,也没有顾虑;不会后悔,也没有遗憾。 从现在开始,让她成为你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新的时代。 “没有时间啦!” 今天就买数码!明天起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交大峨眉校区7-271信箱(邮编614202) 施 歌 2005年3月11日
[ 此帖由 施戈 最后编辑于: 2005-09-26 20:06 ]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疯子的最大不同是:我没有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