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古镇之]湘江源头第一村
令南海廊意外的是,在桂北小驻期间,竟被临水人家引入了几百年前的时光隧道。
兴安东行,吉普车在海阳山脉中盘旋了几十公里,再加上乡间十多公里的搓板路颠簸后,一座保存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居民宅突现眼前。这便是位于广西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的秦家大院。
大院总门牌楼下高悬着一块硕大的红漆金字古匾——“武魁”,旁书“钦命赠武职郎秦本洛 恩科武魁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戊辰岁季冬月谷旦立”。原来是老秦家清朝出了个名叫秦本洛的武状元,受到嘉庆皇帝的封赠标志。临水人家诧异之余,却为众多的桂林旅游宣传资料未见提及而感到遗憾。在“武魁”匾额下方门楣上,有古人用《易经》卦文书写的“乾坤”卦篆。
大院前有总大门,后有闸门统管,排列有序的300多间房屋,多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其中一间房屋居中者大开大门,两旁的侧房则大门朝里;更有一座侧屋大门前开,都开在靠中间的一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照应的整体。随处可见檐牙高啄,门关雕花,墙壁全有数吨重的青石方墩为基,三四尺高处再用青砖砌上屋顶,高敞的双层楼房窗户镶嵌着琉璃瓦窗花,画着花鸟鱼虫,寓意深刻,古色古香。
村中的老人孩子怡然地走在青石板的巷道中,显得静谧祥和。光亮的青石板上有一排一寸见方的圆洞,竟是被几百年的屋檐雨水滴成!南海廊理论联系实际地领会了成语“水滴石穿”的含义。
我们随意地走进一户人家,堂屋正厅地上是古老的红黄防潮烧砖,而天井则是石板铺就而成,前方底部镶着雕花的排水石,而排水沟都通向村前的防火水池。据主人讲,此天井几百年来从未被雨水堵塞过。(这在雨水多的岭南地区是非常了不起的!设计者的思路令人佩服。) 最大的一间房屋建于明末,至今还居住着秦家的后人。他们仍在使用祖辈留下的生活物品:石水抽缸、长条供桌、高脚茶几、雕刻兵书宝剑雨伞的太师椅、雕龙画凤的花床立柜,就连古花台上的一株月月桂都在此花香不断200多年。一切都充满古韵。
大院是历史的见证人。古宅墙上的“向不法地主作斗争,保田保翻身”、“坚决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和“三个代表”的标语,让人回顾起土地改革、“四清”和现今。 听说南海廊来自深圳,秦家后人热情地招呼我们登上他家的高台一睹村貌:大院在群山环抱的都庞岭系海阳山脉之中,村前群山聚集,似向这儿朝拜拱卫,一条小溪从田洞中穿过;村后是葱茏蓊郁的后龙山,如翠屏高挂;村北是一座形似骆驼的书房山;村南则是通往白石乡的乡间小路。村子四周环植数百株银杏树,秋深时节,一片金黄。好一块风水宝地!
我曾经到访过兴坪古渔村,那里的人们已是生活摩登,但在秦家大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秦家后人仍过着“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简朴日子。我至今很难相信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想必南海廊也有同感吧。
2002年春写于桂林
临水人家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临水人家 最后编辑于: 2005-03-31 2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