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志雄作品《老屋》系列一
古镇人家
托口,一座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的古镇,静卧在湘黔边陲的角落里,沉默如遗弃的羊羔。古镇南郊崛起的新街不时传来高分贝的流行音乐,老街更显清冷。多少年前,经济发展的车轮迅猛地辗来,建设性的破坏让老街渐渐支解。即将动工的大型托口水电站,将使这静秘的千年古镇如铁达尼号成为水底的风景,对古镇的记录,已是一种责任。
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明末清初,江西、广东、江浙的油木商贩看准托口上通云贵、下联汉沪,两水交汇的地理优势,纷纷前来投资,托口就成了云贵两广桐油、木材、鸦片经沅、渠两水汇流的集散地。托口从此掀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扉页。
古镇老街,白墙、青瓦,鳞次栉比;街道、幽巷,阡陌交通。民国十五年,托口已形成九街十八巷的繁华局面。现存商号、店铺、作坊、豪宅、会馆、祠堂等建筑约三百多栋,总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被誉为内陆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
走进老街,首先看到的是明国时镇公所大院,墙头瓦楞细草摇曳,墙角青苔水渍斑驳。院内是木结构的五层高楼,楼名“鸾楼”。楼高数丈不见一颗铁钉,足见当年建筑技术的精湛。院落背后是一座名曰“双盛楼”的雅静小楼,乃湘西第一座青楼。当年曾弦歌不断、燕语莺云,是政界要人及商贾富豪们聚集的场所。穿过高墙间窄窄的小巷,我们便可看到杨公庙码头,这是托口桐油木材集散地的第一水陆码头。传说杨公菩萨是沅水的河神,他生在托口,造反朝廷,战死沅水。因沅水流域水湾险滩,激流无处不在,人们为了祈求商船木排在水上的平安,便奉杨公为沅水河的保护神。每逢杨公菩萨的祭祀日,对面的大殿便香火缭绕,信众云集。戏楼上锣鼓喧天,热闹上演“降杨公”一类的戏,台下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热闹非凡。河边常停靠着三五只五彩绣帏绣花船,当装满货物的苗船和长串的木排经过时,赤膊的汉子就用粗犷的山歌向花船上的姑娘发出信号,这时姑娘们会从窗口伸出半截身子,扬起花手巾,娇嗔地应着:“要命的短命鬼,这么久没来,又迷上哪个狐狸精了?看老娘今晚怎么跟你算帐!”于是,夜幕降临时,倒影在水中的,便是“半边街”的绣花船上一排排暧昧的红灯笼。
离码头不远的是当年八大油号之首的“刘同庆”油号。康熙元年(1662年),安徽霍丘人张扶翼任黔阳县令,劝百姓种植油桐树,取籽榨油,邻近各县争相效仿,使桐油成为沅水上游除木材以外的一大支柱产业。八大油号聚集托口,闻名中外的洪油就是最先从这里商贸中转,然后出洞庭、下长江,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昔日繁忙的油号榨房,而今独剩“刘同庆”商号中的一厂,厂内有机器轰鸣的声音,三五个工人在搬运藕煤,原来这里不知何时已变成一家藕煤加工厂。我们只能去回忆当年油工们赤膊短裤、汗流浃背地在滚动的碾盘和震天的油锤声中锤炼桐油的情景。
因水路的发达,古镇沿河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商业街。十五座青石板码头一字儿排开,密密的吊脚楼临河而立。街心是整齐的青石板路面,每隔数丈,便能看到泛着亮光的一块石板上镂空的古铜钱型“水漏”,每到下雨天,街道上的积水便哗啦啦地通过“水漏”钻入下水道,流向沿河。因此,石板路上永远是那么干净透彻,轻轻地踏在上面,都能清晰地听到平仄之音。 古镇的西段是当年最繁华的龙盘街。这条街原有两座牌坊式拱门,街心有数座拱桥,拱桥的旧迹还依稀可见。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大量征用苗木。托口位于湘黔交界,清水江、渠水交汇之处,河床开阔,水流平缓,碧水苍山,相映如画,形成气势恢弘的排圬。鼎盛时期,贵州大量的木材经托口外运,年成交白银最多达三百万两。成千上万的水客、山客、木牙汇聚托口。上至贵州锦屏,下到常德、武汉,形成了有名的“木商古道”,春、夏、秋季,木排长队如金龙穿峡过谷,排工号子豪迈奔放,山歌小调甜美缠绵……
商业街除了油号木材外,相继而来的银楼、绸庄、药局、酒家……一户挨一户。紧连的是传统手工作坊区,银匠、木匠、竹匠、圆桶匠罗列其中。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老匠人,在门槛旁精湛地把弄着他们祖辈相传的手艺。
历史悠久的托口古镇,与时俱进地兼容并吸收了外来文化与经济,使托口在文化积淀上遥居湘西之首。阳戏、民歌、小调相互影响补充,刺绣、剪纸、竹编各领风骚,创造了中原移民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五溪文化。
茕影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颜氏出品http://yanzhixiong7998.mypoco.cn 拍片电话联系:010/86946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