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CD存在缺陷 返修产品将逾100种 2005-10-8 【日经BP社报道】索尼日前宣布,该公司生产的部分CCD摄像元件存在缺陷,采用该CCD的产品有可能会出现“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屏无法显像,无法拍摄和画面紊乱”等故障。故障原因是连接CCD芯片和引线框的焊接线发生老化而导致脱落。索尼将对出现上述故障的产品提供免费维修。
由于存在缺陷的CCD摄像元件用途广泛,导致索尼需要提供免费维修的产品范围很广: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商用摄像机和PDA。其中日本国内需要返修的产品有40多种,海外则有60多种。
其他不少公司也采用了索尼的CCD摄像元件,因此,此次故障很可能波及相关公司的产品。不过,索尼公关部表示:“具体数字虽然不好说,但在其他公司的产品中引起故障的概率极低。”如果这一结论正确的话,相关公司有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规定采用与索尼不同的应对措施。
原因出在改进生产工序的环节
此次存在缺陷的产品是由索尼半导体设在日本九州的CCD摄像元件生产线生产的。该生产线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对生产工序进行了改进,调整了对引线接合设备的设定。结果造成引线与电极的接合力度比此前有所减小。
造成引线接合面更加脆弱的另一个原因是用于粘结CCD摄像元件玻璃与封装的粘合剂。(CCD摄像元件的一般构造是,在包装CCD用的中空结构的树脂封装上,覆盖并粘合一层可透过可见光的玻璃。)据悉,粘合玻璃和封装的粘合剂所采用的碘化合物发生气化,从封装的中空部位到达引线接合部位,对接合面合金造成了腐蚀。所以发生故障的CCD摄像元件均为封装具有中空结构,而且需要粘结玻璃的类型。“碘化合物粘合剂在业界应用广泛。在此次故障中,由于引线和电极的接合部位出现弱化,特别是质量不稳定所造成接合部位比较脆弱的引线,随着时间的增长发生劣化导致了脱落”(索尼公关部)。
该公司的质检工序(包括加速试验等)没有检测出引线接合面不牢固的问题。引线接合部位存在问题的时期在2002年底到2004年初,期间该生产线生产的CCD摄像元件仅用于索尼本公司产品的就达到了300万个。
通过改换粘合剂和检验接合力度预防故障
首次发现此次的故障是在2004年6月前后。索尼并未公布迄今出现故障的产品总数。该公司根据客户反映开始调查,在2005年8月底找到了原因。索尼判定发生故障的概率已超过该公司的内部标准,并在建立了替代用的CCD摄像元件生产体制后才对外做了公布。
为了防止发生同样的故障,索尼决定在CCD摄像元件生产工序中不再使用含有碘化合物的粘合剂。此外,该公司还于2004年3月前后引入了可测定引线接合力的检查装置,通过采取这两项措施防止同样故障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 每个人都不是吃素的,吃素都是装出来的。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一会儿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