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广州 > 06藏历新年之西藏(待续。。。)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2  3  4  5  >>   6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2006-03-02 23:40  #31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第三天:2月26日

今天没有任何的安排,主要就是检修车,为明天的出行做好准备。这次的座骑是张姐新买的赛弗,这也是张姐退休后专为在西藏采风拍片而买的第一大件。可气的事,这车什么都好就是欺生!

开始由于方向盘在土路的情况下间隙增大伴有异响而进厂检修,可当在厂中搞定美滋美滋出来的时候,又发现防盗锁不起作用,任我怎么按,它就是稳丝不动,坚决不锁门。气急败坏之下,又开车回到修理厂,这样更简单,一进厂防盗锁就好了,连修理员的手都没碰,气得我咬牙切齿还得小心伺候着它,唉。。。这几天的行程全靠它了,咱再有怨气也得忍着啊!

午饭前在西藏出版社的书店里淘到一本《慧眼照雪域》,如果是对西藏有兴趣的人,推荐去书店找找。书的作者是西藏第一位摄影家也是清王朝册封的西藏四大林呼图克图之一的活佛德木.丹增加措,以有他的次子西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德木.旺久多吉。是一本从1925年跨越至2005年的摄影集,有很多现在很难见到的珍贵相片。



午饭后,还是去了大昭寺,希望能在那儿拍到有民族特色服饰的人物。虽然临近过年,可是来大昭寺转经的人还是很多,人流是顺时针绕着大昭寺转的,虔诚而又执着。



在大昭寺的右后方,有个黄色的小楼,小楼并不起眼,可现为酒吧的它曾是六世班禅与情人玛吉阿米相会的地方,也由于六世班禅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被当时的宗教界所不耻而拒绝承认他的班禅身份。



大昭寺附近有很多的藏餐店,论品种和口味,比较好的应该是大昭寺后面的太阳部落。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去那儿尝到地道的藏餐。


[ 此帖由 晕呼呼 最后编辑于: 2006-03-02 23:42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2 23:44  #32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人参果饭:

据说人参果饭是长在地下,类似白薯般的味道,粉粉面面的,如果用手去挖,速度很慢,以在藏厅受欢迎的程度来说,是绝对挖不及的。而事实上现在的人参果,是先由老鼠刨出来放在窝中用来储藏过冬的,老鼠的速度很快,每个洞里都能有一大堆,所以人所要做的就是找出老鼠洞再拿走所有的人参果。

人参果的吃法是将人参果和饭以及酥油搅拌后,再配以白糖,吃时浓浓的酥酒茶中带着饭与糖的香甜,味道十分地道。

图中左边的就是人参果饭。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2 23:45  #33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朝圣者

这是在大昭寺前虔诚的藏民。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她的腿是用松紧绳绑着的。这是因为在做这些时,腿是不能分开的,有的藏民为了防止不自主地分开腿,就索性用绳绑住双腿。

冬天藏袍的里层是厚厚的羊毛。冬天的拉萨,温差大,中午在太阳下穿一件衣服还冒汗,可早晚的零下五度也能让你冻得直打哆嗦。这也是藏袍为何会演变成这样,早晚穿着厚厚的皮毛,中午只要拉下半边袖子就能使身体始终保持在最舒适的状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2 23:48  #34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由于时间充足,我是坐在地上慢慢感受新年气氛的。因此也有了充裕地时间去观察各式服饰的藏族同胞。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2 23:49  #35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盛器

过年前期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这种盛器。而藏族家中,更是不可缺少。

这种盛器,右边放糌粑,左边放麦子,然后上面分别插上漂亮的干花,两边还会竖着酥油花。是在仪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盛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3 00:14  #36
初级会员
磊峪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15
发帖数: 15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广东, GZ
太精彩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3 00:17  #37
会员
漫步高原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49
发帖数: 47
注册日期: 2005-04
来自: 中国, 重庆, 重庆
羡慕,又可以到西藏,


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老师不要忘了到我的主页,看看,多提意见,多拍砖http://my.nphoto.net/lzqbcq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3 01:23  #38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第四天:2月27日


今天是进藏的第四天,也是进藏以来最期望的一天。从今天起,将开始我的后藏新年之行,计划中,我们首先会来到苯教的寺庙雍仲林寺,年三十将有“羌姆”,也就是宗教的一种跳神活动,驱除鬼神。






据说现在的西藏,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等各种原因,这种本民族的年俗文化已经渐渐淡化,甚至于在拉萨周边已经几乎见不到太多的群众民族活动。

雍仲林寺作为苯教寺院不同于西藏地区的其他教派,但节庆活动却大同小异。





活动中心地面上的画着一个大大的**,**中由小鬼摆放一个糌粑做成人形的“鬼体”。各式的神由引神人围着**跳着,和着号与鼓的节奏,在鼓声最激烈的时候,主神冲向**中间,将刀用力插在“鬼”的身上,刀尖沾着“血迹”。。。。。。。整个活动将持续几个小时,直到四个小鬼的出现,小鬼们将撕扯“鬼”,并将满是“血迹”的“鬼躯体”抛向周围的群众。







据说比较壮观的跳神活动当属萨迦寺,光是神的面具都已高出人的身体,无论是场面还是内容的丰富都将远远甚于雍仲林寺。


离开雍仲林寺,伴着巴桑的《天路》,我们开始了第二段旅程:江孜。


江孜位于后藏,著名的电影《红河谷》就拍摄于此。江孜出名的应属白居寺和宗山。宗山原是江孜旧政府的所在地,建于高高的山上,宗山也是当年藏军抵抗英军的战场遗址,是当年江孜最后的一道天险。

白居寺位于宗山后的山脚下,依山而建的城墙紧紧包围着白居寺,也保护着这座江孜最大的寺院。


其实今日拉孜之行的目的并非在此,我们将深入农区,到藏族同胞的家中过一次真正的藏历新年,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民族。


我们到的主人家普琼,除了非常好客,也是当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户。除了马、牛等牲畜外,还有喝油的大牛拖拉机。而普琼家也承继着藏人婚姻的传统:一妻多夫。三兄弟娶着同一个女人,保证着财产的最高集中,也使家庭成员中更合睦。






活动是从晚上十点开始的,主人家会选出最漂亮有角的羊头,抹上酥油,装饰在经堂的佛像前,同时一起的还有神龛。十点后,主人家开始煮食一种名叫“古突”的食物,一种只有在除夕夜女主人才会做的食物。配料毫无意外地同样是糌粑。糌粑的煮法其实很简单,在滚着的开水中加入糌粑团、牛肉、萝卜或土豆。可真正不同的是“古突”的吃法。“古突”煮熟后按家庭成员的地位来分别盛派,但它是不能全部吃完的,必须留下一些,分九次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盛器中,这些是要在送鬼的时候给鬼吃的。同时,主人家也会给我们一些面团,面团在头发、身体各处摩擦滚动,再夹进本人的头发,搓成长条形后用力一握,捏出五指的形式,同样放入盛器中送鬼,据说这样可以带走身上所有的邪气和晦气。当然,这种面团并不光是给人,主人也会帮家中的牲畜摩擦全身。


旧时“古突”的做法和现在有些小区别,糌粑团中会分别包入牛粪、羊毛,石头、黑炭和辣椒。吃到牛粪代表财运,羊毛代表温柔,石头代表铁石心肠,黑炭代表心眼很坏,而辣椒则代表嘴巴很厉害,男人是不敢找这样的女人。


临近十二点的时候,也到了除夕夜的高潮:驱鬼!


男主人拿着火把,围屋内转一圈后走向屋外,口中不停地说着:出去吧。。。。。。女主人则手持一个小水桶,跟在后面不停地将水洒向八方,火把将在屋外烧尽,孩子们点起烟火驱鬼,这时,除夕的驱鬼算是正式结束。





为了防止鬼跟着再进屋,每个人进门前,男主人都会在门口洒些糌粑在肩膀上,男人洒在右肩,女人在左肩。和我们平时的男左女右正好相反。


听主人说,明天早上五点多钟,女主人会用青裸酒煮上人参果、奶渣送给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喝。这种酒也叫羌涸。在被窝里喝,并不用起床,喝完还是继续睡觉,直到明天九点,才是初一的新年活动。明天一早,我们将再次赶去普琼家采风,在这里,也祝福好客的普琼全家扎西德勒!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3 01:26  #39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活动中心的**,“神”就是围着它跳,而“鬼”也是摆在**中心的。




活动中“神”会在鼓声激烈时杀死“鬼”





活动中,除了神与鬼,还有一位是引神人,他的任务是给神引路。帅气的引神人舞跳得非常好!






活动的最后,小鬼们出场,跳着滑稽的动作。突然,小鬼们一拥而上撕扯着“鬼”,并将“鬼肉”抛向围观的群众。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3 01:27  #40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从拉萨到江孜,我们走了一条近路,也是一条土路。路边有很多小沙丘,土地沙化得厉害,经过的村庄只有一个小小的水源,沙化的土地无法种植,贫乏的水源无法畜牧,小村人过着贫穷的生活,令城里的我震憾不已!








我们走进一户人家,这是厨房,也是他们唯一的睡房!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3 01:28  #41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普琼家的经堂





漂亮的切玛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4 12:30  #42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第五天:2月28日

今天是藏历新年的初一,按当地的习俗,一般是不串门的,今天所要做的,就是留在家里。
等我们到达普琼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喝完羌涸,准备敬神了。


敬神由男主人开始,先将切玛、青裸酒等端上屋顶中心,男主人普琼开始煨桑。煨桑是将牛粪放在罐内熏烧桑叶、松树等,这是敬神的开始,罐子是一大一小的,男女主人分前后顺序进行。男前女后。




煨桑后是敬家神。在屋顶的四角,已经早早地插好柳树枝,女主人捧着切玛,男主人会分别在四角的柳树枝中放入糌粑、饼干、糖果等,再倒上青裸酒,一圈后,就轮在在场的所有人饮青裸酒。主人把我们当做家人般,男人用大碗,女人用小碗。喝酒前必须用右手无名指轻沾酒后向上挥散三次,口中说着:切。。。。。。酒是要分三次喝的,前两次品一点,主人会再满上,到第三次时,必须要全部喝完。后来才知道,向上挥酒的三次是敬天、地、神。所以无论是什么时候在藏胞家中,喝酒都必须要这样的,这也是对主人家的一种回敬,表示对主人家的一种谢意。



敬完神回到家,就是今天的第一餐:吃羊头!




大年初一的早上,是必须要吃羊头。藏族吃肉不同于内地般煎、炒、蒸、煮,而是把牲畜宰杀后挂在屋梁某处,让它自然风干,吃时,只需解下直接用刀小块切来就行。所以在藏区吃肉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更何况是羊头!我的肠胃是很糟糕的,如果在内地,我是绝对不敢乱吃东西,一点点小的风吹草动,就能让我进医院。可在主人的盛情下,我还是硬着头皮试一次。羊肉到嘴中,已经感觉不出它是生肉了,风干过的,反而感觉有点儿象腊肉。肉在风干和吃的时候是没加任何佐料的,却也不觉得味道太淡。感觉中风干过的肉应该是硬硬的,其实也不然,肉在嘴中是软软的带点儿韧性。不过,吃完后的我立马见效果:拉肚子!所以有兴趣想要一试的朋友,记得一定要带上止泻药哦。




吃生肉只是第一道关,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关口:喝酒。女主人打着手势告诉我们,在这里,远方来的客人吃完饭,是必须要喝两碗青裸酒的,而且是不打一丝折扣的满!一听到时,我已经开始感觉到头疼,要知道,高原上喝酒可不同于平地,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藏族农区的娱乐活动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节庆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拉近邻里的关系,也烘托下喜庆的气氛。藏区最常见的游戏就是德贡。玩德贡的一般只是男人。首先在十米处放一个牛角(现在很多时候为了省事只放一个光秃的石头),然后男人们排成一排,一人三块石头分别投掷,打中牛角最多的人,就能赢得5斤青裸酒。这种游戏,是男人间实力的比拼,也是友情链接的方式。所以,藏区办婚事时,由于女方家人与男方村落的人更不相识,在办完仪式喝完酒后,也会用这种游戏来拉近女方家人和男方家人、邻里的关系。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4 12:56  #43
会员
风之歌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060
发帖数: 1053
注册日期: 2005-11
来自:
欣赏,拍的漂亮,写的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使者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4 13:10  #44
会员
晕呼呼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9
发帖数: 303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第六天:3月1日

初二是走家串户、互相拜年的日子,所以活动并不多,继续待在村庄已经没什么意义,我们商量后,决定往日喀则方向前进,去夏鲁寺和卡麦乡郎卡村。等明早再继续回普琼家看他们换经幡。

夏鲁寺在江孜往日喀则的路上,距日喀则大概二十公里处。西藏近几年的公路已经修得非常好,全程柏油路,唯一只是左转入夏鲁寺有小段的土路。





夏鲁寺作为夏鲁派的主寺是西藏境内非常有特点的寺院,它的建筑是西藏境内唯一的汉藏风格,建于公元1027年,它的创始人布顿仁钦珠巴,就一五个出名的大译师(翻译)。到达夏鲁寺前,远远的已经能看到它绿色的琉璃瓦,灰墙、琉璃、雕梁画柱、檐等等,让你愕然中不知是否已在一天中回到了中土文化。



夏鲁寺中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并且很多类似于尼泊尔风格,除了近代外更有七百年前的画作,其中更有少见的“擦擦”还保留在殿内的墙壁上。除此之外夏鲁寺还有着丰富的文物,不过只能是有缘人才有机会见到。其实,最珍贵的更属夏鲁寺本身的建筑,在文革中据说因为做了仓库而得以保存,所以1027年的建筑才能保留至今,只是历年都在不停地修复,到底能保存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从夏鲁寺出来,往江孜方向,将转入卡麦乡,我们要去的,就是郎卡村。




郎卡村是西藏境内出名的陶村,全村人最大的劳作就是制陶。郎卡村制陶的工艺非常简单,也由于简单,所以陶器干脆易碎。不过,在郎卡村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制陶,而在于村中人的做法。郎卡村人制陶的火种除牛粪外更多的就是草皮。附近已没有草皮了,村里人需要从远处的山外背回草皮,再晒干。可也就因为如此,村里的风尘特别得大,在村中走上一圈,身上头上落满了灰,齿间也全是细沙,唯一让我开心的是:我淘到了一个旧狮子插香!






[ 此帖由 晕呼呼 最后编辑于: 2006-03-04 13:30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3-04 13:18  #45
会员
清羽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91
发帖数: 389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表演节目独特,藏传文化确实吸引人,高原风光也漂亮,期待的旅程!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6):    1  2  3  4  5  >>   6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9:5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