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美国大西南组曲(共九章)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1):    1  2  3  4  5  >>   2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红玫 于 2007-03-13 15:29 解除置顶
2006-05-07 22:05  #31
初级会员
一水间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11
发帖数: 11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北京, 北京
旋律之美,光影之美!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11  #32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第二章,圆顶礁――恶土上的绿洲
第二章

圆顶礁――恶土上的绿洲

说到这一圈内的九个景点,一般人都觉得圆顶礁国家公园最不好玩,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关于这个公园的正确中文译名,迄今为止我还没见到过。因为它的英文名本身就含糊不清,是由两个毫不相干的 CAPITOL REEF 组成。如不探究其源,肯定译不准。这两个词源自西部移民初次到达这个地方时,见到的巨大的白色圆岩,遂想到了首府国会山庄上的巨大白圆顶,而那拔地而起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锯齿型峭壁又像极了海洋中的礁石,挡住了通往西部的道路,于是这些人口中常常出现的圆顶和礁石也就慢慢成了今天这个国家公园的叫法。因此,最忠实的翻译应该是圆顶礁。

图为鹅脖子湾上的枯柏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长风 最后编辑于: 2007-05-22 22:27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11  #33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说圆顶礁名气不大,那是因为它地处蛮荒之地,早几年,离这个公园最近的一个交通灯也在一百多公里以外。就算是如今,每年顺便路过前去参观的游客也就七十万左右,这个流量对相隔并不太远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来说,算是小巫一个。然而百闻不如一见,去了大峡谷,再去圆顶礁,我倒认为大峡谷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圆顶礁这个本来并没打算去的地方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本来没把这个点放在行程上,但因为原本计划在大峡谷的两天后来只用了大半天,时间就多出来了,又因为这个公园就在回丹佛的路上,因此才顺便前往。没想到收获颇多。


这是公园的外围景观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长风 最后编辑于: 2006-05-08 00:15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11  #34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相比起来,圆顶礁的风景非常独特,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升高了科罗拉多板块,圆顶礁就是位于这个板块断裂带上一个公园,因为其地势低,周边的雨水汇集到这个谷底,形成了一条常年不干的小河――佛里芒河,孕育出了终年生机盎然的佛如塔绿洲。这一恶土上猛然呈现出来的一片生命之洲在周边荒凉贫瘠的衬托下是如此的令人惊讶,以致初到此地的人常怀疑是否看到了海市蜃楼。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美国作家如此描述道:“巨大的悬崖峭壁之间,一个极苍翠的山谷突然跳出眼前,谷中开满了樱花、桃花和苹果花,一些摩门教徒劳作其间……”。如今虽然时过境迁,早年的摩门教徒的后代们也早已不在此居住,可谷内的鲜花野草依旧在春风里摇曳绽放。


图为绿洲上果树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长风 最后编辑于: 2006-05-08 00:18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20  #35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园内的主风景线并不长,来回约三十公里,然而正如美国绝大多数的国家公园一样,其面积都是别国的公园无法与之相比的。她的国家公园都非常大,有很多公园的面积都比欧洲很多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大。说是公园,其实像我们国家所谓的自然保护区。 圆顶礁虽然在美国算是比较小的一个国家公园,可面积也近五百平方公里,若要细细玩,那可就是一两个星期的事了。它的次风景线上绝大多数的景点都只能徒步,一天有时候最多也就能走上一两个景点。我此次进去,也只是在主风景线上往返了一回。


图为公园内典型的地貌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22  #36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和附近一带的地貌比较相象,公园内的主色调还是以红砂石的红色为主,所不同的是因为有佛里芒河,红色之外又平添了大片的嫩绿,使得此处的景观非常独特。公园入口处有双子石,两块巨大的孤石伫立于路旁的红崖之上,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此等候父母的归来。路的这一边有鹅脖子湾,小小的佛里芒河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于此处刻出了一条巨大的深谷,形如鹅脖子,绕过悬崖流向远方。谷边的悬崖上多枯柏,奇形怪状的枯枝在红石和蓝天之间显得苍凉肃穆。


图为公园内著名的烟囱石,从正面看极像,因为太阳角度的关系,我选择了侧面。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24  #37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这是上文提到过的鹅脖子湾。非常巨大,我用了十七毫米的广角镜头也收不全。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26  #38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鹅脖子湾上枯柏极多。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27  #39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入园后没多远就是早年摩门教徒所建的农舍,如今已归国家公园所有。那是一九七一年公园设立时从吉尔福特的后人手里买来的。现在是纪念馆加小卖部,出售一些手工制作的肥皂香料等当地物品。摩门教徒信奉一夫多妻制,正因为此,摩门教徒在其他地方备受迫害,而只是在这穷山恶水的犹它州才得以兴盛起来。如今的犹它首府盐湖城正是摩门教的大本营。早年住在佛如塔绿洲上几户摩门教徒们自给自足,种植花果作物,放养牛羊家禽,因为绿洲上的佛里芒河,谷内作物年年丰收,自己吃不完,就晒干或熏干了拿出去卖。这些农舍一般都有一个熏屋,用来晾晒干果,熏烤牛羊的肉条。

图为公园当年收购的摩门教徒农舍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30  #40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图片中的吉尔福特纪念馆内还是当年的老样子,西部早期式样的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走进屋子,仿佛主人刚出门不久,随时都可能回来似的。这些摩门教徒们当年用过的农具都被分别散放在绿洲上,使得园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恍然觉得回到了古老的世纪。



图为西部先民们典型的洗脸用具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41  #41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教徒们当年用过的马车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Canon EOS 5D(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43  #42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废弃的马车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55  #43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摩门教徒在此安居之前,有很多印第安人已经在此居住了,考古发现最早的印第安人在此居住的历史久远,公园内的游客中心内陈列有考古发掘出来的很多物品,其中有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葫芦,体型巨大,足有十几斤重,用来盛水,还有其他各类农作物,足见佛里芒河孕育的文明源远流长。


图为佛里芒河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57  #44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公园内以岩石里的水洼著称。那里的崖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像极了海底有孔的礁石,也正是因为这些水洼,很多生物才得以在此存活。这些水洼有的非常大,每次下雨后,大大小小的洼内大多有积水,有的可存很久,很多野生动物就靠这些水坑里存留的雨水生活。更有一种独特的铲脚蟾蜍,它们的排卵期由雨水所决定,雨量大的时候把卵产在洼内,卵子的发育期也非常快,蝌蚪一般都在雨水干枯前就变成小蟾蜍了。



图为公园深处的景观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长风 最后编辑于: 2006-05-08 09:02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0:58  #45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宽幅的圆顶礁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1):    1  2  3  4  5  >>   2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6:59.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