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胭脂河与天生桥
一线流水劈山过,两岸绝壁天生桥,说的是南京溧水的胭脂河。位于南京郊县溧水县的胭脂河与天生桥景区,距南京市区60余公里,神奇秀丽、风光旖旎,被誉为“江南小三峡”。
胭脂河位于溧水县城西部,全长7.5公里。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沟通石臼湖与秦淮河的人工运河,距今已有600年。明朝南京成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为了维持封建王朝的庞大开支,朝廷征收各地的赋税(粮食),通过船运车载送到南京。两浙(今浙江省)是中央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朱元璋称:“两浙赋税漕运京师,岁费浩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决心开凿运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尝命崇山侯李新开溧水胭脂河,以通浙漕。”
为什么选择在溧水的胭脂岗(又名破渎岗)来开凿运河?因为溧水石臼湖水系离秦淮河水系最近的地点是溧水的洪蓝埠。只要从洪蓝埠向北开凿一条7.5公里的运河,便可到秦淮河上游的沙河口,直达南京。一条胭脂河能沟通整个苏南的水系,使粮船从太湖经内陆直达南京,这在600年前确是相当大胆而科学的创举。
李新到溧水后,选定在胭脂岗开凿运河,该处地质复杂,岩石坚硬,在尚未掌握爆破技术的当时,工匠采用前人“火烧水激”的古老施工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十里高岗从上向下开凿深30多米、底宽10多米的河床,其工程之艰、耗费之大,为水利史所罕见。至今两岸仍散见其时开掘运出的巨石,大者重达10余吨。在没有起重机械的古代,巨石如何从河床搬出,至今仍是一个谜。
天生桥下两壁有72个孔穴,呈明显人工开凿痕迹。当时为何要凿这些孔穴呢?后人认为:或是工匠以孔穴立足,便于向上提送碎石;或是搭脚手架之用。 但也有人考证:这些孔穴形状各异、深浅不一、排列参差,并非是提运石料或搭架施工所用。河壁凿孔成了一个谜。
胭脂河于两年后完工,解决了明初漕运中的一大难题。负责开凿此河的崇山侯李新,理应功成受赏,却被朱元境诛杀,令人疑惑。《明史·李新列传》只300余字,其中说:“二十六年,督有司开胭脂河于溧水,西达大江,东通两浙,以济漕运。河成,民甚便之。二十八年以事诛。”
正史没提李新被杀原因,“以事诛”三字留给后人一道难解之谜。民间传闻是受贿赂,方志和野史中有如下记载:《溧水县志》“天生桥”条中,末尾有:“李新尝私于民家,焚石凿之,役而死者万人。太祖微行至,立诛之,以报役死者。”《高淳县志》记载:明代,高淳进士韩邦宪,对高淳作历史考证。文中提到胭脂河,“乃命崇山侯凿山通道,引(石臼)湖水会秦淮河入于江……有严氏者,虑损其田,以女贿侯,故迁其路,侯坐极刑死。”韩邦宪作《广通镇坝考》与李新被诛相距百余年,他的记载应是有根据的。明末清初查继佐《罪惟录》载有崇山侯李新等10人传略,原文是:“李新,濠人。……受民贿,请更诏凿山,兵怨,伏法。钉其肤大石,今天生桥钉窍犹存。”《罪惟录》虽是私人编撰,但作者费时29年,“手草易数十次,耳采经数千人”,保存了不少史料,足以补正《明史》所讳。
上述方志、野史,均提到李新在督开溧水胭脂河时,“受民贿”、“尝私于民家”,“严氏虑损其田”,以性贿赂等。这样,李新“请更诏凿山”、“故迁其路”、“舍平陆,焚石凿之”,以致“役而死者万人”,有违朱元璋“役民勿暴”的面谕,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当然,以上只是推论,这个历史疑案尚待更多史料发掘和专家考证。
在开凿胭脂河时,工匠们巧妙地将两处石质最硬、地势最高的地方留下来,作为行人的通道。河成之后,将巨石下端凿开石孔以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有了它,交通不受影响;减少了不少石方工程,节省了造桥的费用,可谓一举三得。可惜南桥早在1528年崩塌,仅余北桥。停立桥上,才能清晰地辨出明代开河被劈为两半的胭脂岗,分列在河道两侧。史书称:“石有胭脂色,故名胭脂岗”。河道开出后,即名胭脂河。人立桥上,岗桥难辨,只见深溪出自桥两侧的幽谷,碧波静静地流淌,密林深处,有石阶可拾级而下。及舍岸登舟,似在谷底泛游。翘首仰视,两岸叠嶂嵯峨,如“沉霞凝脂”,危石高悬处,钻凿痕迹犹斑斑可见。所以胭脂河的胜景,有“南京小三峡”之称。
1989年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及各省负责船道的总工程师专程来到溧水考察,他们一致认为,我国的天生桥有多处,但是都是石灰岩被水溶蚀而成,像这种在人工运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桥,国内仅此一座。
太迟散人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太迟散人 最后编辑于: 2010-09-02 10:04 ]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力不竭, 驴行不辍; 生命不息, 好色不止! ——太迟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