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俄罗斯(三)
(五)体现圣彼得堡建筑艺术的园林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彼得宫,也是俄罗斯女皇叶卡特林娜的夏花园。里面,花园、喷泉、镀金雕塑、宫殿、亭台、森林、海滨,独一无二的建筑群,极像法国的凡而赛宫。宫殿为巴洛克风格,造型典雅、大方、高贵、脱俗,细部精雕细刻,下花园庞大的喷泉群从近百座镀金雕塑的不同部位喷出,使优美的建筑艺术更加动感无限,震人心魄。瀑布喷泉以下,奔涌而出的泉水穿过绿树掩映的人工河道,直奔芬兰湾。这里幽静、典雅,空气清新,绿草青青,鲜花盛开,海鸥在自由的飞翔。 海湾的岸边,是大片的绿地、古树,走一阵柳暗花明,或许会看到一个喷泉花园,或许会看到红、黄、粉色相间的郁金香丛中的红色小屋,或许会看到绿树掩映的白色雕塑,优雅、美丽,令人留恋忘返。上花园的喷泉又是另一番景色,喷出的水柱细长、缓慢,配以青石雕塑,使人顿生小桥流水之感。夏花园其雕塑、建筑、园林、喷泉,布局之巧妙,设计之精美,堪称园林建筑之典范。 (六)俄罗斯是一个布满雕塑的国家,雕塑是这个国家建筑的一部分。在每一处街心花园、公园、休闲场所,建筑物上,几乎都有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的雕塑,据说,光圣彼得堡就有列宁的雕塑70多个,各类名人雕塑更是不计其数。在莫斯科河里矗立着高大威武的巨型青铜雕塑彼得大帝,手拿地图,驾着快船,正驶往西方学习取经。文化公园里的雕塑更是琳琅满目。如此众多的雕塑成为俄罗斯各个城市的一道风景和名片,为俄罗斯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诠释着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 诚然,很多人会说在俄罗斯的商店里,物品不够丰富,买不到什么东西,轻工产品甚至比较贫乏,但俄罗斯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文化大国,艺术大国。其艺术是全方位的,不仅遍布各地的教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剧院、展览馆、大学都是杰出的建筑艺术品,而且其火车站、地铁站、轮渡口都极尽建筑艺术之魅力。 据有关资料介绍,仅莫斯科地铁就有160多个站点,每天900多万人次的客流量,莫斯科有1000多万人口,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坐一趟地铁,其精美的建筑艺术,作为一个民族的第三种语言,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对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将会发生怎样的教育作用啊!这种审美的、艺术的、高品位的素养,从小就被潜移默化地、深深地浸透到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骨子里了,难怪看上去有些大大咧咧的俄罗斯人,也会把芭蕾舞这项精细优美的艺术,演绎出世界水平。俄罗斯曾出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高尔基、托尔斯泰、果戈里等一大批闻名世界的文学巨匠,绘画、雕塑、建筑、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诞生了一大批国际大师级的人物,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有其历史必然性。 俄罗斯的各类广场、雕塑,大多以战争为题材,这又无不处处体现了俄罗斯人曾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好战的民族。圣彼得堡、海参崴、海兰泡,甚至连莫斯科都是在战争中夺回来的。俄罗斯人除了艺术,大概就是爱好打仗了。这两者的结合的结果,就是其疆域的幅员辽阔、资源的极大丰富,真可称得上是地大物博。据有关资料统计,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总值达300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人口只有1.4亿多人。 丰富的资源,辽阔的森林,漫长的冬季,成就了俄罗斯人爱幻想,能优闲地追求艺术,钻研科学。科技为战争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过去的喀秋莎大炮,现在的核武器,航天、航空、航海等各色尖端武器,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艺术为战争提供了精神支撑,俄罗斯的战争文学也特别发达,而且,在俄罗斯各地,只要是打过胜仗的地方就会有纪念碑,就会有纪念广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纪念雕塑。在海参崴有胜利广场,在莫斯科有胜利广场,在圣彼得堡的冬宫也有胜利广场,而且还不止一处。连车臣战争在海参崴都有一个纪念碑和纪念广场。喀山大教堂、圣瓦西里大教堂等等神圣的宗教圣地,也都成为纪念战争的广场。二战时间的纪念碑更是比比皆是,在莫斯科大学里就有一处,长明火终年不断,二战时的坦克、高炮、军舰,在各处街头公园都有摆放。商店里,表现战争的玩具也特别多,而且孩子们从小就崇尚军人。 翻开俄罗斯的历史,也是一部战争史,先是和法国打,又是和土耳其打,后和波兰打,和克里韦亚打,和日本、中国也先后开战,其结果是疆土越来越大,出海口从无到拥有六七个之多。中国的文学起源于《诗经》,是关于爱情题材的,俄罗斯的文学起源于《壮士歌》《伊格尔远征记》都是关于战争题材的。托尔斯泰关于四大家族的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是关于战争的,曹雪芹的长篇巨制《红楼梦》,虽是关于四大家族的,却没有战争。
23、彼得宫下的下花园喷泉群。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动感十足。
ms红树林 上传了这个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