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纵横西藏八万里》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5):    1  2  3  4  5  >>   25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阿原 于 2007-12-27 08:09 设置高亮
2007-02-20 11:32  #16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一、圣 城 拉 萨

1.在巅峰之城,听色彩的流淌
有一座城,在3650米之巅,有1300年之久,每年沐着3000多小时的日照,恍若光亮透彻的高原珍珠,散发着圣洁无邪的灼热光芒。
没错,这就是拉萨。
拉萨古称“逻娑”、“逻些”,藏文意为“羊土”。相传,拉萨昔为沼泽地带,文成公主进藏初建大昭寺时曾用山羊负土填平而得名。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定都逻娑。到9世纪改称拉萨,意为“圣地”、“神地”,并沿用至今。随着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宗教的兴盛,逐步兴建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此后的1300余年间,经过执政者不断经营,在拉萨河谷平原上形成了以宫殿、佛堂、民居为主的独具特色的历史名城。现今拉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544平方公里。辖7县1区,总人口4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近14万,有藏、汉、回等30多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87%。
拉萨地处拉萨河谷肥沃阶地上,南北山地夹峙,呈东西带状分布,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这个奇迹般的城市,气势恢弘的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面色古铜的藏民和各种肤色的游客充斥着街道和庙宇,他们如此奇妙地构成了一个色彩无比复杂的画面。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34  #17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大昭寺前的信徒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36  #18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色拉寺是黄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39  #19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节日的西藏人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44  #20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在拉萨,每一个镜头望出去,都是极具深意的画面。
比如,布达拉宫。
作为昔日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布达拉宫是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这座无与伦比的神宇宫阙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集中体现了西藏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精华,所藏的大量历史宗教文物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价之宝。
当我的双脚踏上布达拉宫山脚下那巨大的花岗石阶的时候,我在内心默念:这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群,它神秘、肃穆、伟岸、傲立尘世;它荟萃世间最美好的珍宝和最伟大的心灵,它无视一切世俗的价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抬脚进入了这个奇迹,也进入了一个色彩的天堂。
东大殿的壁画“照镜子”就是个例子。
“照镜子”故事的主人公是另一位著名的唐朝入藏公主——金城公主。藏史记载,藏王赤德祖赞有一太子,名叫江察拉温,“容颜妙好,恍如天人”,长的英俊潇洒。藏王想仿效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唐都,去迎请金城公主。唐皇问公主是否愿意,公主并不作答。原来公主有一面神奇的宝镜,可以照见未来和远方的事物,便取出来观察。她从镜中看到吐蕃雅隆地方非常富饶美丽,太子也极为威武英俊,因此便满信欢喜,就答应来吐蕃了。谁知太子在迎接公主的途中打马奔驰,不幸落马而死。金城公主从宝镜中看到此景,不禁万分悲痛,镜子从手中脱离下来,摔成两半,就是日月山。而后,她决定“无论苦乐,仍当来藏也”。
这幅壁画色彩丰富复杂,几乎可以说用尽了你能想像的所有颜色。但它的意思是如此单纯,就是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向往。貌美如花的公主在看到太子落马时黯然神伤,她捂上了眼睛,宝镜珰琅落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其实在走着一个自以为是的怪圈:轻信自己的眼睛和经验,只站在自我的立场,往往在最得意轻狂的瞬间,被促不急防地一剑穿心。
公主的泪水有很多种颜色构成,饱满绚烂如一条河流。在这一刻,她唤醒了我无比沉重的愧悔和自省,我何尝摔碎过自己的“宝镜”,听从心灵的指引?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47  #21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直贡提寺是白教(直贡噶举派)的主寺在这座寺院的后面有著名的直贡天葬台它是世界三大天葬台之一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49  #22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如果说布达拉宫因充斥了世界上所有的颜色而厚重深远,那么哲蚌寺则因纯净无垠的白色俘获所有虔诚的心。
哲蚌寺,黄教六大寺中规模最大的寺院,就象它的名字“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一样,这座寺院由一群重重叠叠的白色建筑群体构成,宛如一座洁白美丽的山城。和这个洁白所在相称的是另一个让人动容的“雪顿节”,这个源于哲蚌寺的节日,每年藏历六月十五到六月三十日,该寺所有的僧人都要按规定在寺内坐夏,不能随意外出,以免踏死孵化不久的幼虫。“坐夏”期间寺庙的施主便来奉送酸奶,表示慰问和祝福。在五世达赖驻锡哲蚌寺时,许多藏戏团体还来为僧人演出,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固定节日,一个奉献酸奶和表演藏戏的节日。
一个朴素洁净如同雪山和酸奶般的节日让我激动。更让我激动的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在西藏达成了神旨般的默契,没有人怀疑这一切的意义,信仰就是全部。
信仰就是安心。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1:55  #23
会员
okaka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52
发帖数: 133
注册日期: 2006-05
来自: 美国, Michigan, Ann Arbor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2:04  #24
会员
红玫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精华: 11
积分: 14223
发帖数: 12878
注册日期: 2004-10
来自: 中国, 广西, 桂林
好帖!期盼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红玫:点击“红玫”名字发送短消息

***红玫镜头中的世界***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0 12:38  #25
会员
999朵玫瑰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85
发帖数: 85
注册日期: 2005-11
来自: 中国, 广东, 沿海


____________________
k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1 01:12  #26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2.天葬,死亡并不虚无
在拉萨,我体验到的不单只是天人合一的恢弘建筑和如梦似幻的美景,我还体验到了生死的意义——在拉萨东北的墨竹工卡县的直贡寺天葬场。
传说,世界上最出名的天葬台有三个,一个在印度,叫斯白天葬台,由密宗大师龙树开辟,举世闻名的“神奇尸体讲述的故事”,便是以斯白天葬台为背景产生的;一个在西藏山南,叫青朴天葬台;另一个在西藏拉萨,叫直贡天葬台,由直贡葛举大师觉巴.纪登贡布开辟。这三个天葬台中,直贡天葬台最高、最大、有“直贡曲佳”之称,意思是“永生永恒之地”。藏胞们还相信,直贡天葬台是四位空行仙女从印度斯白天葬台搬来的,四只神鹰也跟着飞到这里停落在葬场四周。离天葬台不远的6座佛塔是直贡活佛圆寂的灵塔,还有许多刻有经文的小石片,是人们为超度而刻写的。据说,印度斯白天葬台和直贡天葬台之间有一丝阳光联结着,死者的灵魂可以顺着这一丝阳光活动于印度和西藏之间。
我是在一个下雪的清晨来到直贡天葬台的,白茫茫的山坡上到处可以看到鹰,初看到鹰我还联想到了飞行,空中霸主等很阳光的内容,后来在西藏的经历使我明白,在西藏,看到鹰,特别是这种食人骨肉的鹰(秃鹫),就只是意味着死亡就在附近。
这就不能不讲讲天葬的来历,据史书记载,西藏最早并不实行天葬,而是墓葬。山南琼结县的藏王墓就是最生动的说明。据说,公元11世纪,印度著名僧人唐巴桑杰来到西藏创立了葬传佛教希解派。他竭力鼓励民众进行天葬,亲自率领信徒围绕天葬台念佛超度死者的灵魂,贱视肉体,认为灵魂已经脱体,留下的只是一副皮囊没有什么用处,用来喂鹰鹫就是一种功德,有利灵魂转世。佛教徒还认为天葬台周围的神鹰是比丘的化身,本身就有通神的魔力。凡人把自己的尸体供养,就能赎回生前的罪孽,他的灵魂将被神鹰驮上天堂或投胎到好人家。因此,尸体如果被鹰吃得一点不剩,头发由天葬师焚烧干净,死者的亲属便认为死者的灵魂已经进入了“三善趣”,即转生趋向天、人、阿修罗。反之,灵魂将坠入地狱。
直贡天葬台是西藏最繁忙的天葬台,有的尸体从拉萨、山南,甚至从林芝、那曲等地运来。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1 01:18  #27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天葬台的鹰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1 01:34  #28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还是说说那个下雪的早上吧。
天葬台被铁丝网围着,大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但真正实施天葬的地方大约只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地方下面铺垫着石板。
石板上放着一个个白色的人形“包裹”。一片肃穆而死寂。
这些包裹就是要进行天葬的尸体了。这些尸体用哈达包裹,天不亮就由死者的家属运到直贡寺,再由孝子将其背到大殿左前侧的石板上。几十个喇嘛开始念经,以超度死者亡灵升天。这个程序结束后,再将尸体运上天葬台。
我,就在天葬实施地几米远的地方,第一次如此清晰真实地看到了全面的天葬过程:天葬师解开尸体的包裹,开始切割头皮和人肉,带发的头皮是要烧掉的,其余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喂鹰,不容易剔的肉就连同人的骨架一起拖入鹰群,让鹰剔啄,然后再将骨架拖回石板上用斧头剁成小块,再用石锤砸碎,做成粘粑继续喂鹰,总之吃得越干净越好,直贡天葬台的鹰很多,我去的那天有300多只,听说最多时有2000多只。
天葬师们很敬业,他们费力地砸着骨头,血汁四溅,甚至溅到了我的脸上、身上和镜头上。那一刻,我并没有害怕,只是觉得诧异,大概只有在这雪域圣地,只有心怀虔诚,才能有面对这赤裸白骨的勇气。否则,每日操作与“死”相关的营生,拿什么来作为生的动力?
也许,我对死亡的理解层面太过单一。就象唐巴桑杰所信仰的那样,死也是生,永生的是灵魂,腐朽的是皮肉。
我从来不对临终的痛苦感到恐惧,它是可以理解的,因而也是可以接受的。真正令人恐惧的是死后的虚无,那是十足的荒谬,绝对的悖理。而且,恐惧并非来自对这种虚无的思考,而是来自对它的感觉,这种感觉突如其来,常常发生在夜间突然醒来之时。我好像一下子置身于这虚无之中,绝对地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然后,当我的意识回到当下的现实,我便好像用死过一回的人的眼光看我正在经历的一切,感觉到了它们的虚幻性。好在虚无感的袭击为数有限,大多数时候我们沉溺在日常生活的波涛里,否则没有一个人能够安然地活下去。
从天葬台回来,我突然觉得死亡后也许并非虚无,波伏娃的《人总是要死的》想说明什么呢?是的,不死也是荒谬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
普罗米修斯把这也算作他的功德之一:“我把盲目的希望放在人类心里,使他们不再预料着死亡。”
是的,尽管人人都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确切日期。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我总能指出一个我肯定已经不在人世的日子,而当我置身于这个日子去想现在的一切,我、我所爱的人、因为我而遭受幸福和不幸的人都已经不复存在,这一切的追求、选择、激情、苦恼是多么无稽。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1 01:39  #29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甘丹寺前辩经僧。甘丹寺——黄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7-02-21 02:04  #30
会员
路易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7
积分: 2941
发帖数: 232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上海, 上海市
楚布寺是噶嘛噶举派的主寺
路易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5):    1  2  3  4  5  >>   25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20:49.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