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思埭古运河工程的历史作用
相思埭是我国历史上保留至今少有的古运河之一,是广西境内继秦代古灵渠后又一重要水利工程,这条运河曾对祖国南疆,特别是广西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当年秦始皇时期为进军岭南,曾在桂林兴安开凿灵渠运河,开辟了长江与珠江水运交通。秦统一中国后,岭南地区进入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但地区割据势力仍有一定影响,各地“獠反”“蛮寇”事件不断发生。唐王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岭南的控制,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耗巨资开凿运河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对边疆的控制。西南重镇桂林是历代王朝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唐王朝对岭南用兵,需运送“粮食戈甲”等军需物质,借灵渠之便,走漓江水路从桂林往东南经梧州可达珠江流域;若要往桂西以至黔东南,则需顺漓江而下到梧州,再从梧州溯柳江而上到柳州。开凿相思埭后,桂柳两地水路距离缩短了509公里,桂柳运河成为沟通漓江和柳江的水上交通要道。而从柳州还可溯融江而上直达古州(今贵州榕江),溯龙江而上直达思恩(今广西环江),甚至经柳州、南宁、百色水路通向云南。从而形成了桂北与桂西南、黔东南之间便捷的水路交通。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就是经过这条运河南下到达柳州的。他描写漓江和柳江航行之险的诗句:“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运河上下两江航程的惊险与快捷。
开凿桂柳运河的初衷是是军事需要,正如金珙在《临桂陡河碑记》中所称:“五家军需,运刍挽粟,胥是赖也”。但客观上亦利于商旅往来,而且还有平衡水量、调节河流的作用,运河之水可灌溉两岸农田,起到了航运与水利两方面的作用。如清人张钺所述:“因势利导以为功迹,一线之泉流而至于经达万里,联江会海,沃农田而资贾楫……吾粤之民与壤接之滇黔衡楚永蒙泽润也”。
乾隆之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中原接近,相思埭作为军事要道的作用下降,官方财政不再拨付修渠费用。尽管没有了西部政策,古运河地区民间对运河的热情却与日俱增,今春的考察所见,雍正、乾隆,尤其是光绪年间遗留的运河上修桥筑路石碑碑文所记多为民间自发捐资修建,这表明相思埭在民间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岁月的飞逝,社会文明的发展,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古桂柳运河的功能逐渐退化,其辉煌历史也随之慢慢淡化了。
(以上有关柳诗文字有误。网友“临水人家”在本贴154楼指出:“浔江在哪?按你地图所示,应是在贵县,桂平一带,如此一来,就不象是经过古运河而到柳州的了,他可以直接从桂林市的漓江段出发到梧州转浔将逆水而上,最后抵达柳州.有此疑问,望兄台笑释.”。漓水流云认为临水兄所言极是,柳诗不应是描写古运河,称柳宗元过运河缺乏依据。特在此纠正。)
漓水流云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漓水流云 最后编辑于: 2007-05-24 20: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