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开吹~ 新拍了几张图片,按惯例弄好,压缩,准备上传.不知道怎么的,不经意间,在反复看这些片子的时候,突然感慨良多.现在讲出来,全是个人的真实感受,希望对N友们有帮助.而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欢迎大家砸~~ 首先看图1,图2.偶认为这里面就有几点值得一说:首先看图1,是不是感觉红色很"妖"?是的,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尼康中低端DSLR有这个特点或者叫毛病,对于比较精通后期处理的朋友来说这个不算什么问题,但是我经常看到有些新友们自己片子中红色溢出了却毫无察觉,而另外一些朋友在加强对比度后也容易遇到这个问题.我姑且简单的将其归咎于RGB三色CCD的特性,在这个色彩空间中,蓝色除了掌管色彩之外,更大作用似乎在于色温的控制.而其余两色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比和饱和(如图1-1),当曲线如此拉的时候,明显对比和饱和都在增加(同理绿通道).而此举虽然使片子更具有反转的效果,但是细节会大大损失,所以后期高手是不会轻易去简单增加对比度的~而在色阶中单通道减少要稳妥些,当然在LAB或者CMYK中完成效果就更好了,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通道就是选区.而曲线这个异常强大的功能我就不罗嗦了,就象18-200VR几乎可以代替同焦段的所有镜头一样(牛头除外),它几乎可以替代PS图象/调整下的所有子功能. 其二,逆光容易出片,这个真的是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在顶着较强的光线下是鲜有人不顾眼睛的伤害或者令眼睛很不舒服的感觉去仔细观察的,而相机记录下来的究竟和人眼看的有没有区别?答案肯定是有的.在这种条件下不同的测光哪怕加减不同的暴光补偿出来的片子都大不一样,而与同普通的中间调片子不同,这个时候反而更容易作文章,由光线来尽情发挥.包括侧逆光,结合让光线更加挥洒的构图,能让物体的纹理以及色彩得到更好的表现.拍到现在才真切感受到拍摄是在追逐光线,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让光为其所用. 三,闪光.在一次回贴中我非常赞同天火同人兄的看法,机顶闪光灯(包括装在机顶的外闪)所造出来的光太单调了,在拍摄自然物体的时候有诸害而无一利.首先,色温单一,不好控制.即使RAW在后期可以调整,但是整个画面往往不能兼顾而差强人意.第二,闪光结合点测将背景压暗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原本自然光所带来的柔和迷人的焦外此时细节已经大大受到损伤,这直接导致这个片子的氛围要大打折扣.还有闪光直射所带来的物体表面高光溢出,这个就更是令人不爽了,几乎片子就已经废了.如我现在的两个SB800,除了在拍摄人物的时候要派大用场,其余的时候已经用的较少,至于微距,更多时候我干脆就把它掰直了去拍,我所要的仅仅是那个可以显示出来的1/60秒.而微闪多灯操作是不同的,有闲钱了,还是上一套C1R1算了――偶想. 接着看图3,看着这张图片我就捂着胸口叫疼.每次用到28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那亲爱的百变妖.虽然不情愿,我还是收了一档光圈,但是焦外已经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了.而28-70太长的最近对焦距离更让人不爽,使的画面的冲击力大大下降.这张依然是侧逆光,唯一这个头子占点便宜就是由于口径大,实际有效光圈还是使得9片光圈叶片下的BOKEH基本是个圆形~ 图1-1~
不不猪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不不猪 最后编辑于: 2007-09-16 15:09 ]
____________________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