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广西来宾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逍遥游
Sample Text“十。一”长假的最后一日,我们相约而至,从广西来宾冶炼厂到来宾市良塘乡百合村一路飞奔。经来华投资区直下,过二级路转乡村路;半个多小时路程,三台包租的“的士”分踏此行的目的地——来宾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一入村口:小河清幽,老牛淌水;石板铺路,榕树招手;满目秋色,心浴和煦。迎面而来的秋风带来阵阵温馨,恰似农家淳朴的微笑。很快就会溶合,仿佛眼前的此情此景在那见过?是梦中?还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切都那样的亲切熟悉。这就是江南特有的秋季,既有春华的绿荫绵延又有秋实的硕果累累;刹那就把你带入这浓郁的中国重彩画中。 购买门票(15元)慢步进入景区,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天下第一的“大葫芦建筑”,她像一华美丰满的东方女性婀娜多姿的站在那里,立刻吸引住我们,我们即向她急步走去。“葫芦”可能是盘古文化的根吧,随处可见以“葫芦”为主题做的筑物图腾。我们没请导游,只能见景联想,借题发挥。“文化.生态”是旅油景区的主题,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放松,所以对所谓的根啊,文化啊,没做太多的考究.只是边走边看,人和人之间交流,自己和心之间畅谈。一路走去,慢慢品味。青石搭建的露台,凳子还有新凿的印痕;黄土也刚刚穿上草的绿装,半遮半掩青涩的面眸。都是新的,都是开始!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走的范围不是很大, 延景区之中小河边的路蹣跚而上,可以看到浓缩的来宾迁江镇的“文辉塔”建在河中怪石之上。向右就到著名的“大葫芦建筑”了,旁边茂密的竹林中建有一间毛草屋,没进去看,远看到像电视剧《笑傲江湖》中那间姥姥的草屋,可闻任盈盈悠扬的琴瑟之音,可惜没等令狐冲的到来,伴随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我们就到了既有三江苗家特色的“盘古桥”。桥上牌匾“盘古桥”三个苍劲的字样使游人过目难望,笔者揣摩这三字是不是毛泽东主席的书法拷贝?!不得而知。桥体建筑以石基.杉木构架.灰瓦组成,体现了浓郁的乡土民族特色。整个桥依木伴水更显葱融。“大葫芦建筑”内的民俗歌舞表演还没开始,于是我们“九曲十八弯”来到了“盘古阁”。你还别说这楼还有“黄鹤楼”的风范,古色古香,大厅内有盘古兄妹的塑像,陈列着描述盘古兄妹故事的宣传件册,供游人阅览。由于民俗歌舞表演就要开始,我们无不遗憾的没有登高望远而离开,匆匆的向“大葫芦建筑”走去。 进入“大葫芦建筑”内部,环顾四周,大圆套小圆分表演区看台区。整个塔型结构以榫木结合而成,真正的中国传统工艺,据说不用一颗铁钉,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 “咚。咚......”燎亮的鼓声响起,表演的序幕拉开,表演区灯光闪烁,变化无常。有“盘古开天.盘古开道.壮家婚嫁再现”等等,精彩的表演和观众的掌声互动,半个小时的演出高潮绵延不断,带给游客极大的快乐。 看完民俗歌舞表演该到下一道重头戏啦,乘船延河体味整个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小河弯弯,向南流...... 清粼的河水在艄公的竹竿轻拨下,荡漾起阵阵涟奇,心也随微风飘摇到远方。阳光下,忘掉了一切烦躁和忧愁,只想着放松,放松!享受自然带给我们的快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现代人有时活的真累,无形的压力使我们忘记快乐的本能。勾心斗角,尔虞吾诈。很多时侯我们只知道生存的本质却忘了生活的真谛。快来吧,蓝天。碧水。白鸟。一条船。这里的快乐不设防。 ——“赵州桥,鲤鱼岛,绿毛龟石,金字塔,天路......”一路欢畅一路情。不知不觉船已靠岸。“哟,已经下午一点半了”,同游伙伴的一声提醒,大家马上感到饥饿难奈,一溜烟杀到村里的农家饭庄。 农家菜的特点就是新鲜。简朴(菜的造型)。实在。份量足。在农家大院用井水洗脸洗手后,大家坐定立马点菜。“农家土鸡.小鱼焖黄豆.干煸鸭.红烧排骨.素炒塘藕......”一下点了十几样,二十几分钟过去,一个菜都上不来,看来等吃还真不容易。农家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上菜慢,大家饿坏了,叫主家先上一股玉米粥,就着辣酸笋,辣豆角先搞起垫垫肚。希里刷拉,狼吞虎咽,瞬间碗碗见底。突然一股浓烈的香味闻风而过,“上菜了!”一道,两道......,随着菜的逐渐上齐,大家也风卷残云,一扫而光。痛快哉!回味中,一杯啤酒,几粒黄豆,我不由然的想起悠悠南山下采菊的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再好的景致终归是要离去的,我们也在依依不舍中默默的结束了此次的行程。
民工甲 上传了这个图片:
![](https://p.nphoto.net/forums/image/200710/11/3e8197ca7ccd0d1167f708dd0f6cddb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