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左手,陈公兴,客居,静子,摄驴,密林,海波,各位兄弟客气了,俺也是在摸索,而且大部分是失败的。 目前初步的感觉是: 1、前期 准确曝光:尽量保留层次,光比大的话,三脚架包围曝光供后期叠加;发现大晴天拍建筑、山石容易体现黑白的硬朗、利落的风格,如#1、#2。 尽量在构图中保留黑场、白场、灰场的元素及其过渡,个人感觉如果少一样,画面就距离胶片的感觉远很多。例如#2、#3的黑场、灰场都够,唯独缺乏白场,总感觉少点什么;#5 桶里的小鱼用超广角拍摄,大量的鱼白是白场,原来红色的桶壁是灰场,鱼背算黑场,但黑场不够,所以后期专门强化了暗角用以平衡画面。 选择简洁的画面:黑白本来就是简化色彩的艺术,个人比较喜欢简洁的感觉,当然,强调气氛与瞬间的纪实作品可以稍微放宽要求; 2、后期: RAW格式很重要,是后期余地的保障,80%的调整我是在Photoshop的Brige插件里完成,主要调亮度、对比度、暗角,用色温、色彩平衡稍微调一下不同色彩反映出的灰度; 光比大的话,用前期包围曝光的几张,或者在Brige里面多调几张不同曝光量的,进入Photoshop后叠加; 进入Photoshop操作界面后,“减淡/加深”工具是我常用的,这里有点象作画,看个人发挥,总体目标是改善黑、白、灰的比例和过渡。 最后是制作颗粒感和边框,我图省事用“光影魔术手”,里面有个“效果-风格化—纹理化-纸质”,出来的颗粒感个人比较喜欢,边框建议用凝重的色调,抵消一点画面的数码轻浮感。 又啰嗦了,半通水的个人感受,也希望听听大家的经验。 海波:你的黑白人文片子棒 ![](https://s.nphoto.net/www/emoticons/strong.gif) ,说说经验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Let there be 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