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选拔赛:获奖小插曲
4月20日,台风“浣熊”的余威尚在,广州依然是阴雨连绵。广州影友如何理解中国符号?广州比赛是否像去年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那样火爆?D字头火车带着我们,也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了广州。
在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的协助下,活动准备及组织轻松有序。志愿者积极参与,现场得到了树华美术培训中心的支持,七八位同学帮助《数码摄影》工作人员布置会场,虽然天气不是很热,但是汗水在很多位志愿者的脸上流淌。
不少影友交完作品之后,都围在了尼康公司的新品试用区。D3/D300以及D60的现场试用,显得热烈而有序。尤其是功能强大的D3,让很多“尼粉”又动了“败家”念头。爱国者数码伴侣由于是城际选拔赛的一等奖奖品,也引起现场很多影友的试用兴趣。
评委老师的评选,却是另一番热烈景象。“中国符号”该如何用影像表达?更照顾符号的主题还是更照顾影像的元素?这些都成为评委讨论的热点话题。在一片红色的符号作品面前,韩子善老师说出了很多作品的问题:太多的影友仅仅关注符号本身,或者没有去仔细考量”中国符号“的文化意义,或者在影像技术手法上有所欠缺,一幅成功的中国符号作品,既要有立意上的巧妙,也必须包含技术手法上的娴熟。
最后评选广州一等奖的时候,3位专家评委和4位大众评委却发现,纪录类和艺术类的两幅一等奖候选作品,竟然出自一位作者,一个真名,一个网名!如何处理?现场七嘴八舌。经评委一致通过,将其中一幅取消PK资格,从二等奖中“提拔”一幅跟他PK。
这位作者的两幅作品,最终都没有获得一等奖。这也提醒了未来参赛的影友:现场参赛,每人只能代表一个参赛名额。虽然广州的评选一波三折,而且广州和东莞还有很多影友,由于时间或者理解深度等各种原因,还没有将最好的作品呈现出来,但机会尚有,欢迎广东影友参加搜狐网的月度选拔,一样可以争取进军北京总决赛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