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把中小学建成避难的堡垒
把中小学建成避难的堡垒
媒体已经在质问:为什么地震中最先坍塌的却是最需要保护的中小学校?
捐款捐物之后,作为地产业的一员,几天来我一直在想:如何吸取灾难的惨痛教训,让我们这个自古以来饱受灾害的国家能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尽可能的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痛。
我认为,中国的建筑在设计理念和结构上可能需要一次革命。
三十年来我们提高了两次建筑设计标准。痛定思痛,仍然不够。目前的设计标准还是以钢筋水泥的钢性结构为主,这样的结构固然有道理也可以抵御相当的震荡,但相比日本等一些国家推广的柔性建筑结构,依然是落后的。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可以在发生意外时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给救援者减少搜救的难度,给生命更多的希望。
中国的建筑这些年来过于强调外观,园林和内部空间,粉饰和掩盖了一些在危难时刻可能会致命的缺陷.
在日本等多灾害的发达国家,中小学校本身就是默认的避难所。中小学人员密度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弱,所以建筑质量和抗灾能力要尤其的高。每当灾难降临,人群是要向坚固的中小学疏散的,那里会还有在城市里难得的空地——操场,难得的大帐篷——体育馆,等等。
全面提高中小学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标准,也应该是我们全社会的共识。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中华民族的文明本身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搏击的历史,自然灾害也将永远伴随人类发展的进程,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把学校,医院等建成应对灾难的坚强堡垒和诺亚方舟,是我们必须选择的选择!
[ 此帖由 njtsar 最后编辑于: 2008-05-19 15: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