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宽窄巷子——最成都(欢迎大家贴,不断更新中)
45个明清院落式建筑,再现老成都生活的“原真生活体验馆”,历史沉韵与时尚元素相结合——
遗存老成都的生活方式
就像去北京旅游,都向往坐着人力三轮车游览什刹海胡同; 到了上海,必定要去看看传统的里弄石库门;热衷人文的游客到了成都,就想去转转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这里曾是成都最著名的一张“名片”。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成都太守筑成都城,东为“大城”,西为“少城”。少城是成都市经济和文化最早发展的区域。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成都33条清朝兵丁巷子中仅存的2条,属合院式建筑。清初,少城被定作“八旗”军营及其家眷住处,属禁地。而满城正是少城最后的保留。在过去,宽窄巷子是旗人聚居之地,也是达官贵人栖息之所。墙上前人留下的拴马石告诉人们,这里曾经住着大户人家。不同的大门装饰,喻示着门第区别。 由于八旗子弟生活闲散,追求享受,这个区域也就成了成都休闲文化的发源地。青砖墙,四合院,高门楼,花墙裙,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民俗文化的内涵。宽窄巷子至今遗留着“老成都”的风韵,它像“活的”历史,告诉人们几百年来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与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