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煌地 发表 我用24-70F2.8拍的,总觉的层次和锐度不很理想,不知是何原因!
|
我对硬件这些确实没啥研究,属于一个劲的咔嚓然后瞎鼓捣没正型那样的。
我在网上找到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看一看有用没有。
《看看职业摄影师对镜头锐度的看法》(部分转载)
一个镜头的解像力到底能有多高?最常见的一个问题通常是:镜头A比镜头B锐度高吗?
类似的问题:您觉得这支镜头怎样?锐度高吗?或者更普遍点的问题诸如: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和定焦镜头的同样好吗?
————————
作为一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以及职业摄影师四十余年,同时也是摄影记者和讲师,本人熟悉摄影的方方面面。摄影器材(特别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镜头锐度),当然是重要的——不过,更多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
一些宇宙级事实 现在我将告诉你一些事实。所有真正的可知论者都应该知道的事实,但是它们通常不被摄影新人所了解,或者从来没人系统的论述过。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这篇文章有不少讥讽之辞(也许该叫挖苦?)请忽略那个幕后的人,这里的每个字都是我写的。
最后,在你进入这个镜头锐度的最后圣殿前,请注意我在文中常用“一般来说”这个词,因为必须要把几个例外排除后绝对真理才会成立,要不然我们又怎么会争来吵去呢?
定焦镜头的锐度比变焦镜头高(一般来说) 顾名思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追求绝对锐度,那就别买变焦镜头。不过,如果你需要摄影灵活性,请一定买变焦镜头。不这样做那你就是傻瓜。
为什么定焦镜头锐度更高?好几个原因。因为要变焦,所以变焦镜头的镜片数目比定焦的多。这样以来变焦头就更难设计,更容易发生光学色差,镜片数目多也会减低对比度并增加光斑(特别是逆光时的反光——译者注)。定焦镜头通常比变焦的光圈大。光学定律(衍射定律)告诉我们-在同样情况下,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的锐度高。
原厂镜头比副厂镜头锐度高(一般来说) 相机生产商希望你购买他们的镜头,如果你购买其他品牌的镜头,他们就无法通过卖镜头来赚你的钱。赚钱是他们的唯一目的,因此,他们不得不生产一些尽量廉价的镜头。但是,职业摄影师和严肃的业余摄影爱好者需要的是光学素质最好的镜头,其制造成本非常高昂。怎么办?
大多数相机制造商因此都有两个不同的镜头系列,有的在其镜头上注明镜头(象佳能的“L”系列专业镜头,)是哪个系列的,有的生产商干脆什么也不说,通过镜头的价格来区分。这样他们就能兼顾不同的市场需求。
而镜头制造商通常对销售机身不感兴趣。他们要卖的是镜头。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买镜头时主要看的是价钱。为争夺市场,这些镜头制造商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你要的是最好的镜头,买原厂专业头就是了。如果想省钱,那就买副厂镜头。不管你怎样尽心去拍摄或祈祷,一支200美元的副厂头(通常附送免费天光镜),如适马(SIGMA)腾龙(TAMRON)牌镜头或其他的什么牌,在锐度、逆光表现、色差、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绝对比不上一支售价900美元的原厂镜头(如佳能,尼康等)。
那有例外情况吗?也许,有时候。有些类型的镜头设计并不复杂,所以有些廉价副厂镜头也相当不错。但是,这也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谈到的另外一个宇宙秘密。
便宜无好货 试驾一辆宝马或者凌志,再试驾一下尼桑或者CHEVY。觉得有区别吗?那是当然。比比价钱。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便宜没好货了吧?
镜头和车也是一样。高质量意味着高价格。多好是“足够好”?足够好?只有你自己知道。如果你买得起奔驰,那很好。如果你负担得起莱卡定焦镜头,那就买好了。如果你买不起,那就别自欺欺人的说那些贵两三倍的镜头根本不值那个价钱。对那些买的起的人来说它们就是值!对那些买不起的人——算了,忘了它,好好去玩那些你买得起的镜头吧。
好技术胜过好镜头 现在介绍最正确的真理之一。你可以对一支镜头的锐度担心来担心去,但是,如果你的摄影技术不是一流的,拥有一支高解像度和高对比度镜头也毫无用处。
怎样充分挖掘一支镜头的潜力?建议如下:
使用结实的三角架:我的风景摄影,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95%都使用三角架。严格的说我有三个三角架:大的,更大的,和最大的。只有一种情况我会手持相机拍摄——那就是街头纪实摄影。手持相机常常会导致劣质图象,特别是风景和自然摄影时。
使用反光板锁定和快门线。 震动,任何震动都是锐度的死敌。不要在慢速快门和大光圈时手持相机,然后再去担心镜头的锐度。你到底在想什么?
图象稳定器 不管是佳能的IS(image stabilization)还是尼康的VR(vibration reduction),都是近25年来镜头设计上最伟大的发明。它们确实真有用,而且是真TMD有用!当使用长焦镜头来进行严肃的摄影创作时,即使是使用三角架,佳能“L”系列IS镜头的图象稳定器之作用也珍贵如金,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都那么贵。
用镜头的最佳光圈 一个镜头的最佳锐度通常不在最大光圈或者最小光圈处。只有那些最昂贵的镜头在最大光圈时才会和光圈小两档时的光学表现一样好。由于衍射作用,没有一个镜头的最佳锐度是在光圈F22或者F32。绝大多数镜头的最佳锐度在最大光圈小两到三档处。
用细颗粒高解像度胶卷 花了那么多钱,你一直想得到最佳解像度的图片,不是吗?当使用最佳光圈时,你还应该同时使用ISO100或者更低速的胶卷(如ISO50的 FUJI VELVIA——译者注),相机的反光板锁定功能,三角架,以及快门线。
你的图象后期处理设备和技术也应该和你的摄影技术和镜头一样好不管是传统的化学药水暗室还是现代的数码暗室;不管是用放大机还是用电脑,一旦你的后期处理设备和技术不是最好的,你在镜头上的投资将化为乌有。
有时候你也许会抱怨:这照片质量怎么这么差?!但那可能不是你镜头的错。那很有可能是你的后期处理设备和技术不够好,镜头再好也是白搭。(冲洗药水配方不精确或者反复使用次数太多,或者冲洗时间把握不好,相纸不够好,打印机不够好,或者PHOTOSHOP水平太烂等等等等-译者注)
如果以上这些你没有全部做到,你的那些昂贵的专业镜头也没法得到好照片。只有当你注意了以上所有这些,你才能决断你的镜头是否达到了它的最佳性能。
看看那些挂在墙上的照片,回想一下相机镜头前的实际场景,它们之间可能有很多差异。有太多因素决定一张照片的最终清晰度,或者锐度:
镜头的解像能力;胶卷的解像能力;相机或被摄体的移动;所用的光圈以及其相应景深;是否使用了最佳光圈;胶卷平度 - 相机的压力盘(压住胶卷的那个小长方形盘)正常工作吗?(也就是胶卷是稳妥的否上好了-译者注)
胶卷厚度
胶卷颗粒——有时候颗粒使图片看起来更锐利,而有时候则正好相反!
放大机的平衡度——许多并不平, 所以也达不到最佳锐度;
底片输送机的精确度和胶卷的平度;
放大机的镜头质量和所用光圈;
相纸的解像度;
当然数码后期处理也有相应的问题, 它们包括: 扫描仪的胶片输送器是否平整?扫描仪本身的解像力以及其所用的驱动软件;后期处理对锐度的调整;打印机本身的解像度;所用打印纸的解像力;
对数码相机来说,传统相机的许多注意事项和数码后期处理的原理也同样适用。 那我以上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镜头的锐度只是决定最终照片锐度的众多因素之一, 而且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底线 准备好了吗?这就是最终答案。作为摄影师40年来我一直在钻研镜头锐度这个问题,答案就是我上面所总结的这句话。 “大多数镜头比大多数摄影师要好” 这句话让你觉得不爽吗?很好。这正是我要的效果。想想看。
是的, 镜头品牌之间是有差异的。莱卡(LEICA)镜头肯定有它特别之处,蔡司(ZEISS)镜头总体上来说是顶级的。顶级的尼康和佳能镜头也几近完美。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有些镜头,如适马(SIGMA),腾龙(TAMRON)和图丽(TOKINA)简直就是垃圾,但有些确实也相当不错。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经验的总结。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但是这是我个人不容置疑的宝贵经验。这些年来我遇到不少摄影者,他们对怎样发挥镜头的最佳解像度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一无所知,却老是在那里抱怨镜头不够锐利。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坚持说不同镜头品牌,不同镜头系列,或者不同产地的镜头之间差别甚大,而有的人说他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这并不是新编“皇帝的新衣”。通常这是摄影经验和技术所造成的,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些经验和技术都是可以学到的。
因此,在你完全掌握所有摄影相关技巧之前,别再过多担心镜头的锐度了。买那些你买得起的镜头,以及那些与拍摄类型相符的镜头。最重要的,别担心了,好好享受摄影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