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边门上向内高悬"莫向外求"四个大字,何意? ![](https://s.nphoto.net/www/emoticons/faint.gif) 引用一段文字,表明“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的出处. 一、“六祖革命”:从“佛本”到“人本” 中国佛教来自印度。印度佛教的理论起点、终点和核心都是“佛”,它以佛的言说为教义,以佛的行止为楷模,以佛的人格为典范,以具备佛的本性即佛性为成佛的内在根据,以成就佛的境界为终极目标。所以,印度佛教是以“佛”为本的宗教,是佛本主义宗教。-----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按照这种本体化的轨道发展的.------。但中唐之际的慧能禅宗兴起后,情形便为之大变。慧能首先对成佛的根据——“佛性”作了主体化、大众化、世俗化的理解,将其直接等同于“心”。为了突出心性的现实具体性,他又称其为“自心”、“自性”。 由此,理想人格佛与主体心性也就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佛的主体性、内在性第一次得到了高度的弘扬,所谓“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慧能还认为心佛平等对于任何众生来说都不例外,众生与佛只有迷悟的不同,没有本质之异. ---------
bnz 上传了这个图片:
![](https://p.nphoto.net/forums/image/200901/28/2beebfbb5070f479e10ce41093d1fa6e.jpg)
[ 此帖由 bnz 最后编辑于: 2009-01-28 10: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