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郭亮村必经郭亮洞,了解郭亮村先要走天梯”――它书写着郭亮村一段历史。
天梯高百余米,建在悬崖之上,宽处1.2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4米,720级台阶。天梯始建于宋,至清末历代不断扩修,如果你注意,在天梯的崖壁上可以看到一块40厘米见方的石刻,虽然字迹被岁月冲刷得有些模糊,但仍然能分辨出“道光叁拾年叁月立,岭西村赵昌立施”等字样。天梯因其蜿蜒曲折,临渊而行,稍有不慎便会命丧崖底,天梯以险峻而得名。多少年来,郭亮人吃的油盐酱醋和日用品都是从天梯下背上来,买来的牛犊、小猪全是从山下抱上来,养大后,再绕道30多里经山西地界下山去卖。天梯维系着郭亮人的全部生活,被郭亮人称为“生命梯”。
为使郭亮的乡亲们不再贫困,为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1971年的秋天,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第二年的春节,由村中12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由此,郭亮人用雷鸣般的炮声炸碎了祖辈人的封闭与贫困,为后代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由于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无霜期较短,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全年粮食收成不过8万余斤,而这区区8万斤粮食却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状况下,12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就这样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为了早一天打开通往外界的通路,郭亮人卖光了牲畜,变卖成材的林木,甚至全村的老老少少,无论男女都利用农闲外出打工,用所挣到的全部收入购买雷管、炸药等材料。历尽6个寒暑在绝壁上开凿出总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行车长廊。共计用掉12吨钢材,打烂了4000把8磅重的铁锤,清理石碴24000立方米。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在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了。为此,村民王怀堂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太迟散人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太迟散人 最后编辑于: 2008-11-24 03:09 ]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力不竭, 驴行不辍; 生命不息, 好色不止! ——太迟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