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壮士故事的后续: 一,五壮士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五壮士原本是可以不死的。他们可以选择在完成任务后撤退。即使撤不掉,也可以选择就地藏匿,那么大的山上藏几个人是不成问题的。但他们选择了牺牲,令人震憾。
二,日军向五壮士堕崖处鞠躬敬礼,是真实的,不是编故事。因为起码有三个目击者,分别是余药夫、李海忠、邱蔚。躲在悬崖夹缝里的余药夫救助了葛振林、宋学义;藏身在棋盘坨峰一洞穴中的道长李海忠,目睹了5勇士跳崖全过程;而一名叫邱蔚的团长,在距狼牙山棋盘坨峰约5公里的另一座山峰上,用望远镜目击了战斗全程,他还哽咽着对身边人员说:“6班战士好样的!”敌人撤离后,邱团长立即组织突击救护队,抢救“五壮士”。
三,与日军一起行动的汉奸赵玉昆原是八路军的一员,后叛敌。此人若不作叛徒,有两个结果,要么在革命时期牺牲,要么建国后当将军。可惜他当了汉奸,留下骂名。据说当日军向五壮士鞠躬时,赵玉昆很狼狈。
四,赵玉昆的下场:汉奸赵玉昆在河北作恶多端,曾是多起屠村血案的参与者、执行者。易县人民恨之入骨。他解放后毁容,逃到北京改头换面藏匿起来。但毁容无法改变其步态习惯,终于被熟人发现,抓回易县“劈柴棒子炖肉”伺候一通,再吊起来示众,最后丢在易水河里喂王八。
五,葛振林与宋学义奇迹般地生还后,边区召开了隆重的反扫荡胜利大会,杨成武将军代表聂荣臻给他们授奖。葛振林得了一个民族英雄奖章,一条手巾,一本日记本和一支铅笔。“这在当时是最丰厚的奖品了。”葛老生前一提起这些往事,就感到十分自豪。
六,葛振林解放后担任过湖南省衡南县武装部副部长、衡阳市武装部副部长、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直到1982年离休。葛振林离休后,担任了衡阳市十所中小学的义务校外辅导员,他讲传统,讲英雄的故事……一场又一场的报告,打动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据统计,仅1987年到1994年,葛振林就为“红领巾”们作了68场报告,直接听众近2万人次。 葛老将钱看得很淡,尽管他的收入并不高,但当衡南县谭子山乡一名小孩家庭贫困,面临休学时,他立即寄去了30元钱;唐山地震,他寄去50元钱(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当自卫还击战的硝烟在中越边境燃起时,他给前线将士寄去价值100多元的慰问品……
七,1942年,晋察冀边区政府为表彰狼牙山五勇士的功勋,把山后甘河北沟改名为“五勇村”。
八,五壮士的事迹在根据地产生很大反响,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仅易县一地,就有4000多人光荣参军,1500多名党员为保卫根据地壮烈牺牲。
九,葛、宋二人是怎么得救的呢? 很久以来,这一直是一个谜,直到现在还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葛、宋二人摔到树上后,虽腰背等部位被摔伤,但他们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缓缓爬下了树,然后又相互搀扶着爬出悬崖。 这时,正好有一名叫余药夫的当地青年,因转移时与大家失去了联系,便藏在悬崖的夹缝中。待鬼子走后,他先后背送葛、宋二人来到一庙中,藏身洞中的道长李海忠,用他祖传的秘方,给二人敷药治疗,直到二人归队。 据介绍,1986年,河北易县举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时,葛振林正好在前来观看的人群中找到了余药夫。之后,二人或相互探望,或书信来往,余药夫还写出一本厚书《壮士葛振林》。
图为2005年3月葛振林追悼会现场。
太迟散人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太迟散人 最后编辑于: 2008-12-02 18:00 ]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力不竭, 驴行不辍; 生命不息, 好色不止! ——太迟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