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陕西 > [转贴]简单而有用的快速片质提高法则!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2009-04-21 21:06  #1
会员
cscscs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1
积分: 16511
发帖数: 15009
注册日期: 2007-08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转贴]简单而有用的快速片质提高法则!
[新手提示]提高照片质量12招!高手就不必看了
1. 尽量使用三脚架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相机反光板抬升产生“机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即可防止图像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忽视这一点,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

2. 尽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门

在手持照相机拍照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众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当然,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

3. 尽可能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一般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为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左右,拍摄者可对某个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比较。


4. 尽可能采用手动对焦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靶子”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人们不希望照片上人物的耳朵或鼻子是清晰的,而传神的眼睛是模糊的。


5. 尽量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6. 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被摄主体。用小景深来表现风光题材,或用大景深去表现被摄体特写,从摄影表现手法上来说适得其反。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请记住: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没有三种方法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7. 尽可能选用低值感光度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8. 把握正确曝光(测光)的方式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举个例子: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画面中占多数),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画面中占多数),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背景较亮)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当然,用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或者用“点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测人物脸部),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采用入射式测光的原理是测光表直接测量被摄体上的光线照度。因此,无论被摄体是灰色、黑色或白色的物体,入射式测光所得到的结果,都能正确体现被摄体原有的影调和色彩(这比反射式平均测光有利)。但在入射式测光时要注意,测光表必须挪到被摄体的位置测光,同时,测光表上的乳白罩中心须对向摄影镜头。


9. 合理设置白平衡

照片偏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色温偏差所致。呈“白色”的光线的色温度为5500K。色温度低于这个值,光线呈红色,越低,越红;反之,色温度越高,光线越蓝。在使用传统相机时,对色温的控制,是选择“日光型”胶片或“灯光型”胶片或使用各种色温滤色镜的办法来解决。

数码相机可直接在菜单上控制色温的白平衡。其原理是利用偏色光的“补光”去“中和”色光,达到白光的目的。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一般有三种:①预设的白平衡(Preset);② 自动白平衡(Auto);③手动白平衡(Manual)。

如果光源色温变化不大,又较明确,如阳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分日光灯、暖色荧光灯、冷色荧光灯)等,那么,只要在“预设的白平衡”中去“对号入座”就行了。 如果光源色温变化很快,如忽晴忽暗的天气,变化较快的舞台灯光,使拍摄者无法适从,此时应运用“自动白平衡”。

如果光源为混合光或色温值很高或很低,用“自动白平衡”也不能解决,此时,最佳的办法就是采用“手动白平衡”。方法是将—张无光的白纸放在拍摄对象的现场光线下,将镜头对准白纸,撑满画面,按相机菜单中“手动白平衡”的说明操作,设定完成后即可拍摄。这个手动的白平衡,只有在此一种光源下有效,换了其他光源,需要按照上述方法重新设定白平衡。
有意思的是,利用白平衡的“补色”原理,可达到某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在阳光下拍摄,要想偏蓝,可用设置白平衡的“白炽灯”模式,要想偏红,可用设置白平衡的“阴天”模式。如果要达到更多的色彩,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来自己设定,如用蓝色的纸预设,画面效果呈现黄色;如用青色的纸预设,画面效果呈现红色;等等,还有可以打开Photoshop制图软件,选择或配制需要的“补色”(成千上万种颜色),储存于“手动白平衡”备用,有兴趣者可一试。


10. 尽可能选用RAW图像存储格式

RAW是一种无损压缩的文件存储格式,它能在拍摄的一瞬间将各种有关参数,包括相机、镜头、焦距、曝光组合等最原始的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

RAW格式与TIFF格式相比,RAW格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储存空间要比TIFF格式小。尽管TIFF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文件格式,且不必转换文件格式便可直接打印照片,但TIFF格式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大。拍摄同样质量的照片,采用RAW格式比TIFF格式要多拍2~3倍的数量甚至更多。因此,目前有的生产商在相机上已不采用TIFF格式,看来是有道理的。

RAW格式与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的图像质量显然要比JPEG格式好(照片放得越大越明显)。由于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文件格式,而且压缩后是无法恢复的。如果JPEG格式文件每改动一次,仍用JPEG格式储存,又有损压缩一次,导致图像再次受损,因此,一个JPEG文件应在完成所有编辑后一次性保存。放较大尺寸的照片,最好不要采用JPEG格式拍摄。但JPEG格式仍有优点,文件小速度就快、张数多、兼容性强,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11. 用好闪光灯

①尽量使用反射闪光法 反射式闪光就是把闪光灯朝天花板和墙壁或反光板等反射闪光。反射式闪光好处是,光线均匀、自然、阴影柔和。但采用时要注意:1. 在用手动闪光方式时,要注意“闪光灯指数摄距=光圈系数”公式中的“摄距”是指:闪光灯至反射物的距离加上反射物至被摄体距离之和。2. 应注意按照“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光学常识,掌握好闪光灯射向反光物的角度。3. 如房间太小,避免向天花板反射,不然会产生眼窝阴影和鼻影,可以射向墙壁或反光板。4. 反射物必须是白色的,不然会改变闪光灯的色温,使被摄体偏色。

②用漫射闪光法 就是直接在闪光灯上加乳白色柔光片和蒙上白色的手帕或纱布等,向被摄体闪光。这种闪光能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使用慢射闪光法,由于在闪光灯上蒙了织物,光线有所减弱,因此,需加大光圈系数或减小摄距的办法来弥补闪光的损失。

③用闪光灯拍摄带有夜景人物拍摄,必须使用三脚架 夜景拍摄靠闪光灯是不可能解决背景亮度的,如果加大闪光强度,人物的面部曝光就会过度,背景仍漆黑一片。使用三脚架的秘诀是在快门速度上,一般根据背景的亮度来决定,由于夜景的光线一般较暗,曝光“倒易律”失效,此刻快门时间设定在1s或者2s,感光密度相差不太大。在决定背景的曝光速度后,就可以让人物站到指定位置拍摄,光圈系数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如:闪光灯指数为32,人物摄离拍摄距离为4m,经计算,光圈系数为F8,经这样的曝光组合,人物亮度合适,背景亮度也得到了表现。

④在室外逆光下拍摄人像用闪光灯手动补光时,要根据拍摄距离来决定光圈值(或根据光圈系数来决定拍摄距离),光圈系数过大或过小(摄距或远或近),都会影响人像的正确曝光。

⑤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要注意外接式闪光灯的涵盖力问题。闪光灯的型号颇多,但都指定了各型号闪光灯使用的焦距范围。比如一只标明24~105mm镜头焦距范围内使用的闪光灯,在使用24mm镜头时,表明闪光涵盖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使用更广角的镜头,这只闪光灯会出现涵盖力不够的问题,表现为,照片的中心部位感光正常,周边或四角却发黑,照片边缘与中心感光不均。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用闪光灯自带的广角扩射片(有的闪光灯自带);二是使用反射闪光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闪光灯对广角镜头涵盖力不够的问题。


12. 充分利用电脑修饰照片缺陷

拍摄中—旦出现失误,可利用电脑进行后期修补。在数码扫描仪未出现前,照片的修饰和“改头换面”都是在暗房中完成的,难度高、成功率低。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变得简单易行。当今,无论是负片或反转片还是数码影像文件,都可以输入电脑,通过图片编辑软件进行修饰或创意加工。


____________________
终于有一天,风吹来了记忆,但却让雪带走了温度,于是,我拿起了相机去追我的身影!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1 21:24  #2
版主
laokai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24
积分: 10837
发帖数: 9016
注册日期: 2006-06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好帖!对很多人会有帮助滴!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探索、交流、会友!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1 21:32  #3
会员
雪桐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09
发帖数: 105
注册日期: 2009-04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Re:[转贴]简单而有用的快速片质提高法则!
引用:
最初由 cscscs 发表
[新手提示]提高照片质量12招!高手就不必看了
1. 尽量使用三脚架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相机反光板抬升产生“机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即可防止图像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忽视这一点,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

2. 尽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门

在手持照相机拍照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众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当然,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

3. 尽可能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一般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为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左右,拍摄者可对某个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比较。


4. 尽可能采用手动对焦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靶子”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人们不希望照片上人物的耳朵或鼻子是清晰的,而传神的眼睛是模糊的。


5. 尽量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6. 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被摄主体。用小景深来表现风光题材,或用大景深去表现被摄体特写,从摄影表现手法上来说适得其反。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请记住: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没有三种方法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7. 尽可能选用低值感光度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8. 把握正确曝光(测光)的方式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举个例子: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画面中占多数),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画面中占多数),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背景较亮)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当然,用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或者用“点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测人物脸部),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采用入射式测光的原理是测光表直接测量被摄体上的光线照度。因此,无论被摄体是灰色、黑色或白色的物体,入射式测光所得到的结果,都能正确体现被摄体原有的影调和色彩(这比反射式平均测光有利)。但在入射式测光时要注意,测光表必须挪到被摄体的位置测光,同时,测光表上的乳白罩中心须对向摄影镜头。


9. 合理设置白平衡

照片偏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色温偏差所致。呈“白色”的光线的色温度为5500K。色温度低于这个值,光线呈红色,越低,越红;反之,色温度越高,光线越蓝。在使用传统相机时,对色温的控制,是选择“日光型”胶片或“灯光型”胶片或使用各种色温滤色镜的办法来解决。

数码相机可直接在菜单上控制色温的白平衡。其原理是利用偏色光的“补光”去“中和”色光,达到白光的目的。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一般有三种:①预设的白平衡(Preset);② 自动白平衡(Auto);③手动白平衡(Manual)。

如果光源色温变化不大,又较明确,如阳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分日光灯、暖色荧光灯、冷色荧光灯)等,那么,只要在“预设的白平衡”中去“对号入座”就行了。 如果光源色温变化很快,如忽晴忽暗的天气,变化较快的舞台灯光,使拍摄者无法适从,此时应运用“自动白平衡”。

如果光源为混合光或色温值很高或很低,用“自动白平衡”也不能解决,此时,最佳的办法就是采用“手动白平衡”。方法是将—张无光的白纸放在拍摄对象的现场光线下,将镜头对准白纸,撑满画面,按相机菜单中“手动白平衡”的说明操作,设定完成后即可拍摄。这个手动的白平衡,只有在此一种光源下有效,换了其他光源,需要按照上述方法重新设定白平衡。
有意思的是,利用白平衡的“补色”原理,可达到某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在阳光下拍摄,要想偏蓝,可用设置白平衡的“白炽灯”模式,要想偏红,可用设置白平衡的“阴天”模式。如果要达到更多的色彩,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来自己设定,如用蓝色的纸预设,画面效果呈现黄色;如用青色的纸预设,画面效果呈现红色;等等,还有可以打开Photoshop制图软件,选择或配制需要的“补色”(成千上万种颜色),储存于“手动白平衡”备用,有兴趣者可一试。


10. 尽可能选用RAW图像存储格式

RAW是一种无损压缩的文件存储格式,它能在拍摄的一瞬间将各种有关参数,包括相机、镜头、焦距、曝光组合等最原始的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

RAW格式与TIFF格式相比,RAW格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储存空间要比TIFF格式小。尽管TIFF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文件格式,且不必转换文件格式便可直接打印照片,但TIFF格式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大。拍摄同样质量的照片,采用RAW格式比TIFF格式要多拍2~3倍的数量甚至更多。因此,目前有的生产商在相机上已不采用TIFF格式,看来是有道理的。

RAW格式与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的图像质量显然要比JPEG格式好(照片放得越大越明显)。由于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文件格式,而且压缩后是无法恢复的。如果JPEG格式文件每改动一次,仍用JPEG格式储存,又有损压缩一次,导致图像再次受损,因此,一个JPEG文件应在完成所有编辑后一次性保存。放较大尺寸的照片,最好不要采用JPEG格式拍摄。但JPEG格式仍有优点,文件小速度就快、张数多、兼容性强,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11. 用好闪光灯

①尽量使用反射闪光法 反射式闪光就是把闪光灯朝天花板和墙壁或反光板等反射闪光。反射式闪光好处是,光线均匀、自然、阴影柔和。但采用时要注意:1. 在用手动闪光方式时,要注意“闪光灯指数摄距=光圈系数”公式中的“摄距”是指:闪光灯至反射物的距离加上反射物至被摄体距离之和。2. 应注意按照“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光学常识,掌握好闪光灯射向反光物的角度。3. 如房间太小,避免向天花板反射,不然会产生眼窝阴影和鼻影,可以射向墙壁或反光板。4. 反射物必须是白色的,不然会改变闪光灯的色温,使被摄体偏色。

②用漫射闪光法 就是直接在闪光灯上加乳白色柔光片和蒙上白色的手帕或纱布等,向被摄体闪光。这种闪光能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使用慢射闪光法,由于在闪光灯上蒙了织物,光线有所减弱,因此,需加大光圈系数或减小摄距的办法来弥补闪光的损失。

③用闪光灯拍摄带有夜景人物拍摄,必须使用三脚架 夜景拍摄靠闪光灯是不可能解决背景亮度的,如果加大闪光强度,人物的面部曝光就会过度,背景仍漆黑一片。使用三脚架的秘诀是在快门速度上,一般根据背景的亮度来决定,由于夜景的光线一般较暗,曝光“倒易律”失效,此刻快门时间设定在1s或者2s,感光密度相差不太大。在决定背景的曝光速度后,就可以让人物站到指定位置拍摄,光圈系数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如:闪光灯指数为32,人物摄离拍摄距离为4m,经计算,光圈系数为F8,经这样的曝光组合,人物亮度合适,背景亮度也得到了表现。

④在室外逆光下拍摄人像用闪光灯手动补光时,要根据拍摄距离来决定光圈值(或根据光圈系数来决定拍摄距离),光圈系数过大或过小(摄距或远或近),都会影响人像的正确曝光。

⑤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要注意外接式闪光灯的涵盖力问题。闪光灯的型号颇多,但都指定了各型号闪光灯使用的焦距范围。比如一只标明24~105mm镜头焦距范围内使用的闪光灯,在使用24mm镜头时,表明闪光涵盖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使用更广角的镜头,这只闪光灯会出现涵盖力不够的问题,表现为,照片的中心部位感光正常,周边或四角却发黑,照片边缘与中心感光不均。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用闪光灯自带的广角扩射片(有的闪光灯自带);二是使用反射闪光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闪光灯对广角镜头涵盖力不够的问题。


12. 充分利用电脑修饰照片缺陷

拍摄中—旦出现失误,可利用电脑进行后期修补。在数码扫描仪未出现前,照片的修饰和“改头换面”都是在暗房中完成的,难度高、成功率低。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变得简单易行。当今,无论是负片或反转片还是数码影像文件,都可以输入电脑,通过图片编辑软件进行修饰或创意加工。
学习了
谢谢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1 22:48  #4
会员
风中客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5
积分: 4518
发帖数: 4124
注册日期: 2008-07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谢谢3CS老师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转发这个帖子。这12条经验对我这个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根据这些经验我逐条进行学习。
再次谢谢老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1 23:45  #5
会员
cscscs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11
积分: 16511
发帖数: 15009
注册日期: 2007-08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引用:
最初由 风中客 发表
谢谢3CS老师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转发这个帖子。这12条经验对我这个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根据这些经验我逐条进行学习。
再次谢谢老师!
不谢,这里是大家交流的平台,大家交流感受,分享快乐,要谢也是彼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终于有一天,风吹来了记忆,但却让雪带走了温度,于是,我拿起了相机去追我的身影!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2 07:56  #6
会员
卿卿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5
积分: 5959
发帖数: 5310
注册日期: 2006-03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感谢.非常有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2 09:09  #7
会员
千里湖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11
积分: 9063
发帖数: 7705
注册日期: 2008-07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2 11:04  #8
会员
天下沧海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41
发帖数: 4013
注册日期: 2006-09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共同的追求而成为朋友,为瞬间的精彩而呐喊。QQ414070955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2 12:08  #9
会员
秦人老张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2
积分: 2617
发帖数: 2412
注册日期: 2007-12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引用:
最初由 卿卿 发表
感谢.非常有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2 15:02  #10
会员
尚游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947
发帖数: 840
注册日期: 2009-01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5 08:26  #11
会员
捉影的手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36
发帖数: 35
注册日期: 2009-02
来自: 中国, 内蒙古, 集宁
对菜鸟来说非常有用,感谢、学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其美妙的时刻
何其准确的手
这是月黑风高的时刻
这是捉影的手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7 00:05  #12
初级会员
l蓝精灵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6
发帖数: 6
注册日期: 2008-11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好贴学习中!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4-27 12:18  #13
会员
西部老土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2
积分: 2784
发帖数: 2562
注册日期: 2006-06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感谢老师,希望如此教材更多一些,帮助我们提高。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4 19:42  #14
会员
calender

级别: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49
发帖数: 110
注册日期: 2008-11
来自: 中国, 广东, 广州
谢谢!学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Life is some kind of experience,一颗自由平和的心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9-05-15 13:39  #15
会员
查理.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198
发帖数: 4995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上海, SH
再次学习一下关于白平衡的描述!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__
De:BG4 FH查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8:40.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