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楠在很多照片旁边都有简短说明, 写下了病人的姓名、家庭、住院前后的基本状况。以前,
别人问吕楠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照片说明, 吕楠也讲不明白, 直到看到桑塔格在《旁观他人之痛
苦》里对摄影家萨尔加多的作品提出了批评。桑塔格这样写道:“这些照片以孤苦无告的蚁民
百姓为焦点, 却又把他们打回孤苦无告的原形……他们的姓名在图片说明中一律从缺,拍摄人
物照却不列出对象的姓名, 等于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与名流文化同流合污, 同时助长了对另一种
截然不同的摄影口味的贪婪需索: 只授予名流姓名,而将其他人贬降为他们的职业、种族及惨
况的代表性样本。”吕楠发现现在可以很地好回答这个问题:我写下说明文字的目的, 就是为
了不把他们的苦难当作他们的职业。
也有例外, 画册里有一张拍摄于北京一家精神病院的照片, 小女孩怀抱一只玩具熊猫, 目光与
镜头对视。吕楠在照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道:女孩, 11岁。由于缺少儿童病房, 中国绝大多
数儿童患者只能同成年人住在一起。这些成年人不仅不会照顾他们, 有时还会打他们。
画册上原来有小女孩的名字, 但是在画册制版的当天晚上, 吕楠考虑再三, 还是把女孩的名字
划掉了。吕楠担心女孩以后痊愈了, 不愿意让人家知道她以前的经历, 有名字就会带来麻烦。
耗时两年完成的《被遗忘的人》虽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但吕楠并没有强调病人的痛苦
和惨状, 而是以极其克制的拍摄手法, 真实再现了精神病人的生存状态:“我拍完了精神病院以
后, 才理解病人的想法:医院外面才是精神病院呢。里面倒像教堂, 像寺庙,像修道院, 宁静至极,
安静极了。”
阿季. 上传了这个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