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尼康70-300VR镜头长焦端(200mm以后)成像的具体表现
70-300mm/F3.5-5.6 VR 到底适合什么人的需要?如果你想进70-300mmVR这个镜头,你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以下几种人之一,如果不是,那就别花这个冤枉钱了,否则会后悔的:
1. 银子不富裕,但又想玩玩长变焦的人; 2. 嫌小竹炮、小钢炮或者大钢炮太大、太重的人; 3. 不在意亮骚的人;以及 4. 不过分追求F2.8恒定大光圈的人。
这个镜头很多人都吃不准,即使手里有这个镜头的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给它起了不同绰号,有人称这个镜头为小驴炮,也有人管这个镜头叫小老婆。无论XLP这三个字母代表的是小驴炮,还是小老婆,反正都不太好听。
俺曾经在尼康版里为这个镜头建立了一个俱乐部,没想到后来这个帖子居然很火,不少人开始关注这个镜头。很多人对这个镜头发表了各种评论,有人说这个镜头很好,也有人说这个镜头很差,尤其是它的200-300mm焦段不能用,成像很肉。
有人在进这个镜头之前常常通过各种方式,例如QQ群等,向我询问。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物有所值的镜头,相对其价格来说,成像表现已经足够好。很多人经常问我它和小竹炮相比怎么样。俺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用回答。想想看,一个价格只有小竹炮几分之一的镜头怎么能有和小竹炮一样的表现呢?想了解两者的区别,看看它们的MTF曲线即可。但俺对镜头曲线一类的不在行,只是偶尔看看参考一下而已,因为曲线上的差异,在实际拍摄中并不是非常明显。俺的镜头评判标准很简单:成像效果可以吗?对得起它的价格吗?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一切就OK了。想追求最好的成像质量?那就买规格相近,但价格最贵的镜头吧。
70-300VR 在200mm以上的长焦端的表现到底如何?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我们既然要买长变焦,那么长焦端的成像质量是否可用就是最重要的,否则买它干啥?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搞不定。
搞不定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就是存在两种不同的结论。
有人用这个镜头在长焦端拍出了很多漂亮清晰的片子,并将其发到帖子上。但也有人说这个镜头200mm以后的焦段不能用,拍出的片子其肉无比,并且也有片子为证。
这里说说俺的体会。
俺对这个镜头很满意,200mm以后的长焦端不仅可用,而且分辨率还很不错。俺这样说是建立在俺对它的大量使用基础之上的。因为俺对这个镜头用得非常多,不仅用它拍风光,而且自从去年开始涉及人像之后,俺还经常用其拍人像。为了在打群架式的人像外拍中占据优势,减少更换镜头的时间,每次出去都要带上几套器材,其中长变焦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出发之前一拿出小竹炮,它的体积和重量总是让我望而生畏,因此最后经常的选择就是这个70-300VR了。
记得以前看到不带VR功能的70-300mm镜头只要六七百块钱,感觉太便宜了,差一点买一个回来。现在想想真是万幸。没有VR,除非你用三脚架,否则怎么用啊?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几乎永远不用三脚架的人来说,如果将其买到手,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几百元钱虽然不多,但食之不灵,弃之可惜,那不岂不就是鸡肋了吗?
70-300VR长焦端的出色表现主要在于其防抖功能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出片率。有了VR,无论放在D3还是D300一类的DX机身上,都能以手持拍摄的方式,拍出十分清晰的片子。俺仔细查看了一下那些所谓长焦端太肉的片子后认为,说这些镜头太肉和拍不出清晰片子的人,其真正原因他们由于使用不当,把片子拍虚了,拍糊了,和镜头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无非是以下原因所造成:
1. 使用时没有打开VR; 2. 快门速度太慢; 3. 拍摄基本功不够。
为证实上述观点,以下发一些俺用这个镜头200-300mm焦段拍的人物特写以及一些小品,均为手持拍摄,VR打开。为充分说明器材特征,除特别注明外,所有人像片仅在后期对颜色和对比度等进行了调整,清除了面部上的明显瑕疵,但未做任何磨皮处理。
最后提一下这个镜头成像上的缺点。用该头的长焦端拍风光时,片子有时候会出现色彩和对比度不足的现象,这一点不如小钢炮或者小竹炮一类的镜头,究其原因,恐怕是镜头口径所致吧。好在是数码时代,这种缺点很容易通过后期纠正。
友情提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请勿对被摄人物发表不礼貌的评论。
[ 此帖由 天漠虎峪 最后编辑于: 2009-11-28 10: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