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墓
位于新德里的亚穆纳河畔,有一座肃穆、幽雅的陵园,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陵墓。甘地是印度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奋斗了毕生,被印度人尊为“国父”。凡是到印度访问的外国领导人,都要去谒拜甘地陵,献上花圈,有的还在陵园南门栽种常青树,表示对甘地的尊敬。到新德里的游客,也都愿来这里瞻仰一番。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然而,这里却像一方圣地,一块心灵的磁石,每逢节假日,便吸引无数身着白色民族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脱掉鞋子,赤脚走进陵园,深切地悼念陵园的主人、印度的国父——甘地。
甘地陵只是一个象征性陵墓,里面并没有埋葬甘地的遗体。按印度教风俗,死者必须在死后24小时内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入圣河。甘地被暗杀后,就在这里火化,他的骨灰分别撒在恒河和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附近的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三个海水会合的洋面上。为了永远纪念印度人民尊敬的领袖甘地,在他的火葬地修建了这座陵墓。
甘地陵墓并不高大,但占地面积不小。所有前来瞻仰的人,在围墙大门前都必须脱鞋,赤脚或穿着袜子进入,以示尊敬。甘地陵外形简朴大方,从远处看,像一座没有顶盖的大土坟,四周长满青草。陵园有两个红砖修建的小门,沿一条砖铺的小径进入陵园,陵园呈圆形,四周围墙上爬满青藤,干粗叶茂,青翠婀娜。陵园中央是甘地墓,坐北朝南,用黑色大理石砌成,普通的正方形平台,高约1米,长宽约3米。平台中间有一只镶着铜边的玻璃罩,罩着一盏常明灯,昼夜不熄,象征甘地精神永存。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意思为‘啊,天哪!’)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
在甘地墓的右前方,有一块石碑,碑上用中文刻着甘地关于尊重妇女的名言:“把妇女称作弱(性)是一种诽谤,那是男人对女人不公正。如果实力意味残忍力量,那么妇女当然没有男子那样残忍;如果实力意味道德力量,那么妇女无限的胜过男子;如果非暴力是人类的原则,那么前途有赖于妇女。”同样内容的碑文还用印地文和乌尔都文刻在左右两块碑上。
墓地出口处有一石碑,刻有摘自甘地1925年所著《年轻的印度》一书中所列的“七大社会罪恶” :
搞政治而不讲原则( Politics without principles );
积累财富而不付出劳动 ( Wealth without work )
追求享乐而不关心他人( Pleasure without conscience )
拥有知识而没有品德( Knowledge without character )
经商而不讲道德( Commerce without morality )
研究科学而不讲人性( Science without humanity )
膜拜神灵而不做奉献 ( Worship without sacrifice )
在甘地火葬台北面还有印度独立后已故四位总理尼赫鲁、夏斯特里、英·甘地和拉·甘地的火葬台。
纪念活动:每个周五晚上5:30有祈祷。每年10月2日和1月30日,各国领导人和公民来到这里向甘地默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