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分享]武夷揽胜  
回复帖子 总页数 (8):    1  2  3  4  5  >>   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2010-04-09 22:20  #61
会员
老阿土

级别: 大学三年级
精华: 13
积分: 27309
发帖数: 24533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四川, 四川
引用:
最初由 艺术地色 发表


土兄这么喜欢玩,送个武夷山的双乳峰你玩
俺还未去过五夷山,但去过龙虎山,碧水丹崖也是放竹筏的好地方呢.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09 22:48  #62
qxs
会员
qxs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精华: 7
积分: 19930
发帖数: 18931
注册日期: 2004-06
来自: 中国, 北京, 北京
武夷山的名字来源终于弄明白了,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
qxs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3 22:47  #63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引用:
最初由 老阿土 发表
俺还未去过五夷山,但去过龙虎山,碧水丹崖也是放竹筏的好地方呢.



土兄在龙虎山有没有看命理啊?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3 22:48  #64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引用:
最初由 qxs 发表
武夷山的名字来源终于弄明白了,谢谢!


谁知道那些穿凿附会有几成真?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3 22:50  #65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武夷山崖点点绿,九曲清溪水长流。武夷山不仅仅是风景区

这么简单,它还是联合国登记在册的保护遗产之一。为了落实

保护,武夷山保护区逐步迁出了世代居住在风景区内的山民,

并逐步实施退茶还林。我们看到,这里虽然是著名景区,但在

保护区内,并没有大肆兴建楼堂馆所,没有象其它常见的风景

区一样建一个高大显眼的山门。我们在进入虎啸岩的时候,茂

盛的植被遮盖着我们,仿佛在钻一个绿色的山洞。九曲溪里,

鱼跃人欢,当地的人们都信守不得捕捞溪中鱼儿的规定。这样

的和谐生态,令我们这些游人垂涎三尺。我们祖祖辈辈都有一

个梦想,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当我们买来了属于自己

的住所之后,才猛然发现青山买不来,绿水买不来。我们国家

可以说是一个千年老处女,在我们手中破了处之后,红晕褪去

了,肌肤干瘪了,身上的绿衣裳变黄了,原来还留有几分姿色

的老处女,现仿佛像个残败之躯,惨不忍睹。城里高楼大厦立

起来,高速路如蛛网密布。但三江源沙化起来,中华豚绝迹长

江等等环境恶化的消息不断传来,令人唏嘘。华南虎绝迹了,

愚昧的山民才知道华南虎的珍贵和有经济价值,不惜造个假老

虎以搏国家拨款建个老虎保护区。卢广冒着生命危险记录的、

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关注中国污染》专题,只

是目下污染严重状况的一鳞半爪。如果仅仅靠几个动植物保护

区,能阻止我们环境的继续恶化么?

但愿武夷的青山秀水长在。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3 22:53  #66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流香涧,大概是花瓣落在路边的溪涧得名
艺术地色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3 22:56  #67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这里的茶树,都生长在玄武岩上,茶叶微量元素丰富,所以采的茶叶出名,例如大红袍就在附近
艺术地色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3 22:59  #68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游这一路很轻松,就在峡谷里,不时有清风吹拂,十分惬意,且有岩石遮挡阳光,又不乏靓景

艺术地色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09:22  #69
会员
远山呼唤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038
发帖数: 3726
注册日期: 2008-11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
去了回武夷山,却没登天游峰,白去了,在色弟这看吧。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10:55  #70
会员
老懵兔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23980
发帖数: 22632
注册日期: 2009-05
来自: 中国, 香港, 香港
色兄武夷采风细腻,详尽,勾起我再游武夷的念头。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11:09  #71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引用:
最初由 远山呼唤 发表
去了回武夷山,却没登天游峰,白去了,在色弟这看吧。


可惜了。我的天游峰只是管中窥山。不知你游了什么景点。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11:10  #72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引用:
最初由 老懵兔 发表
色兄武夷采风细腻,详尽,勾起我再游武夷的念头。


我觉得在那里驴行比较好,不过可能辛苦点。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15:35  #73
会员
艺术地色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904
发帖数: 3826
注册日期: 2008-08
来自: 中国, 广东, H
夷山,栽植有名贵茶树大红袍。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生长在岩壁上,只有三棵的大红袍

不过,“据介绍”,外面所卖大红袍,都是茶农泡了第一次之后,翻晒的。
艺术地色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艺术地色 最后编辑于: 2010-04-24 15:39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16:56  #74
会员
老懵兔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23980
发帖数: 22632
注册日期: 2009-05
来自: 中国, 香港, 香港
引用:
最初由 艺术地色 发表
夷山,栽植有名贵茶树大红袍。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生长在岩壁上,只有三棵的大红袍

不过,“据介绍”,外面所卖大红袍,都是茶农泡了第一次之后,翻晒的。

现在可是满街都卖大红袍了,山寨版大红袍。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4-24 18:12  #75
会员
远山呼唤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038
发帖数: 3726
注册日期: 2008-11
来自: 中国, 辽宁, 沈阳
引用:
最初由 艺术地色 发表


可惜了。我的天游峰只是管中窥山。不知你游了什么景点。

好像除了天游峰都去了,但当地讲,不游天游峰,等于白来武夷山。也是,再去一趟的理由。支持一张。
水帘洞
远山呼唤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8):    1  2  3  4  5  >>   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6:05.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