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艺术地色 发表 pf散人的细心、周密和辛勤,总是详细介绍。 |
欢迎色兄三度光临。 绩溪,皖南腹地一山邑,原是徽州歙县东北隅的华阳镇,据史籍记载,梁大同元年(535年)始划华阳镇设良(梁)安县,到唐朝永泰二年(766年)才正式置绩溪县。县境内因有“乳溪、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也,”故名为绩溪,隶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至今已1240周年。1988年后划出徽州。现辖7镇4乡,面积1126平方公里,人口18万,“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为其固有的自然格局。 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有其二,那就是汪近圣、胡开文,故有“天下墨业在绩溪” 宋、明、清时绩溪有文武举人222人,进士119人,其中状元1人,武士22人。 绩溪历代英才辈出,有明代抗倭名将、兵部上书胡宗宪,清代有宦海“三奇士”邵绮园、程秉钊、胡铁花,还有“三胡礼学”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以及红顶商人、一代巨贾胡雪岩。现代首推国家大师、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先驱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图书馆学专家洪范五,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邹,古典小说标点创始人汪原放,当代出版家王子野,两院院士章基嘉、洪德元、鞠躬、方荣祥,国际水电专家程良骏等,皆一代风流英杰。现时的绩溪有两院院士四人,这对一个只有18万人口的弹丸小邑来说,已折射出绩人对读书的重视。 绩溪民风淳朴,秀外慧中。绩溪人终生碌碌,勤谨奋击,自誉“徽骆驼”、“绩溪牛”。进则习科举,以博仕官;退则事工商,以贾利得,正所谓:“一张一弛,叠相为用”,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与徽州他县兄弟相携,奇才纷呈,蔚成明、清数百年徽商劲旅盛势,故有“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之谚。 “人行明镜中,鸟飞屏风里”,“市小山连屋,桥平水绕楼”。走进绩溪,处处皆入画,举目有丹青。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鸡鸣狗吠,炊烟落日……宛如桃源仙境。古祠堂、古牌坊、古亭阁、古民居、古桥、古墓、古碑刻等,胜迹遍布。古迹总数可达千余处,仅就古祠堂、古寺庙、古民居统计,建筑面积高达20万平方米。在文物中,有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15处,县保单位37处,保护对象600余处。可移动文物有古陶瓷器、石器、铜器、玉器、古字画、古钱币、古籍善本、名人手稿和砖、木、石三雕艺术品等,共有5000余件,其中馆藏国家一、二级文物居安徽省中上游,绩溪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 遍及绩溪徽岭南北的古村落,是徽商感恩故里、报效乡梓的生动写照。古村落是徽文化的综合体,它真实地记载着文物的原始环境信息及众多生动的故事。绩溪现保存完善的古村落有上庄、宅坦、旺川、冯村、仁里、汪村、南观、辇显、周坑、湖里、瀛洲、胡家等士余处,这些古村落,粉墙黛瓦、马头高耸,隐映于青山绿水之间,藏匿于“绿树村边合,洞水环村境”的水口之后,顺着村口的小径,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个亮堂的世界龙山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胡适故居、周氏宗祠、湖村门楼巷、仁里、冯村等徽派民居皆为古建筑之精品。散布于各地的木雕、砖雕、石雕,或山水人物,或飞禽走兽,或神话传说,或博古图案。既有明雕镂空,又有阴凿浅刻,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此乃明代汤显祖赞叹徽州之千古绝唱,而今绩溪已荣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不负盛誉也!
[ 此帖由 太迟散人 最后编辑于: 2010-04-29 14:35 ]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力不竭, 驴行不辍; 生命不息, 好色不止! ——太迟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