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摄影杂谈 > [讨论]“纪录如何真实,影像何以原始”大讨论  
回复帖子
 作者 主题 
2010-05-17 17:57  #1
初级会员
lina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4
发帖数: 3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北京, 北京
[讨论]“纪录如何真实,影像何以原始”大讨论
目下,在不少人士对“假照片”等穷追猛打的现实条件下,摄影界仍时有违背纪录摄影真实性的事件发生(最近,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决定取消杨晓宁、欧阳星凯金像奖获奖资格,原因在于二人在提供的参评照片中使用电脑软件修改原始影像,致使作品不能真实反映被摄客体原貌,有违纪录摄影的真实性原则)。

这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有关,更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纪录摄影真实性原则的论述不同、意见不一,而导致诸多摄影评选中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惩治措施有关,同时数码影像技术鉴定也还在新兴阶段,不少规则、标准也还在探索实践之中。

为此中国摄影报5月7日头版头条发起“纪录如何真实,影像何以原始”的讨论,我们需要探讨的是:

1、在纪录摄影这个宏大的类别中,纪实摄影是否真的需要与新闻摄影一样对照片真实性做非常严格的要求?

2、纪录摄影的真实性是否一定要保证照片中定格的所有元素都未经修改?

3、纪录摄影的真实性除了事后的影像技术鉴定,进而对违规者做出取消奖项等处理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促进纪录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在全社会深入人心?

4、如何杜绝和减少纪录摄影真实性方面发生问题?

5、影像技术鉴定能否全部鉴别出所有修改了原始影像的作品?

6、影像技术鉴定是否识别违背纪录摄影真实性原则问题唯一的手段?

7、在用电脑软件对照片进行调整时,如何做才能保证“不改变原始影像”?

8、能否在全球各级各类新闻摄影评选中对“用电脑对参评照片的修饰”仅界定在“适度”的含糊层面时,我们做出一个更为细致的当下标准?……

期待您的真知灼见,敬请发至中国摄影报3版编辑邮箱:no3@chinaphotopress.com,感谢参与!
lina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17:57  #2
初级会员
lina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4
发帖数: 3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北京, 北京
2
lina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21:22  #3
会员
夜光一束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171
发帖数: 3967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又找5.7日中国摄影报看了一下,以前也有关于纪实摄影发展,概念,分类等介绍,都是专业人士的多年研究。楼主的8个大题专业性很强,有的问题专业的也争论不休。
咋业余的只能学习,有时有想法参合几句。
个人理解,多起造假事件与造假人的思想有关,与对纪实的理解无关,征稿启事都有明确要求,都是对行为的要求,外行人也看的懂。再就是与影协有关,就几期造假事件,不存在鉴定难的问题,一般纪实大赛应要原片,对照一下就迎刃而解。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21:42  #4
会员
夜光一束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171
发帖数: 3967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讨论第1,2条:这两条可不可以合成一个问题
有的提出纪实摄影只要符合事实无需向新闻摄影那样严格,目的是对的,问题是用什么标准,由谁来判定改过的片子符合事实。有可能产生这样主观上的衡量标准码?觉得不可能,所以只能从技术上对片子进行物理衡量。影像是真实的,能不能揭示问题就是水平问题了。瞎拍几句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21:49  #5
会员
夜光一束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171
发帖数: 3967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转2010(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暨中国·宜春明月山第四届月亮文化节
征稿启事中的要求:
纪录类:指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关注人类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生态、民俗风情等各类题材的作品。涵盖突发性新闻、一般性新闻、专题报道和纪实图片。本类照片要求真实纪录,除对影调、色彩进行适度调整及构图剪裁外,不得对原始影像进行修改。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21:59  #6
会员
夜光一束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171
发帖数: 3967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转:
2004年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对纪录摄影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定义:“纪录摄影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客体(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人、物或发生的客观事件)的视觉形象进行记录,并用以向社会群体或个体传播信息,或用作社会档案文献资料。基于这一目的,纪录摄影作品必须真实。”近几年来,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简称“国展”)推行了摄影作品分类评价体系,也对纪录摄影的真实性做出了规定,明确要求参展的纪录类摄影作品不得修改原始影像,国内其他多个重要影展也做了类似的规定。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22:04  #7
会员
夜光一束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171
发帖数: 3967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转:三是召开影像技术鉴定会。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征调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录类作品的高精度图像文件或底片,邀请数码影像专家,于4月9日和4月18日进行了两次鉴定。
这个工作为什么不在评比当中做?评完再捉啥意思!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7 22:07  #8
会员
夜光一束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171
发帖数: 3967
注册日期: 2007-11
来自: 中国, 北京, 海淀
转:组委会与专家们一致认为,在真实反映被摄客体原貌的前提下,将彩色影像整体转换为黑白影像,从画面中剪裁出局部作为独立作品,使用接片手段扩展画面视野,对作品的色相、亮度、反差进行有限的调整,是纪录类作品可以接受的,是合理的。但是,使用剪贴等技术手段,不合理地、过度地改变被摄景物中的元素,则违反了纪录摄影追求真实的本质特征,是不能接受的。
这是一个标准,比23届多了可以接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8 15:36  #9
会员
Yanachen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30
发帖数: 320
注册日期: 2010-05
来自: 澳大利亚, 天空之城, 灵魂深处
1、在纪录摄影这个宏大的类别中,纪实摄影是否真的需要与新闻摄影一样对照片真实性做非常严格的要求?

2、纪录摄影的真实性是否一定要保证照片中定格的所有元素都未经修改?

偶觉得还是严格要求的好,不然9句话是真的,第10句是假的,可是因为那真实的9句话,第10句话的可信度也很高了。这挺恐怖的。
还有看文学方面,记录史实的人最好的客观地去记录,任何加入个人情感、色彩都不可取。从历史长远的眼光来看,很多道德、审美的观念都会发生变化,倒是后现在以为美的可能就变成丑了,毕竟新闻,纪实追求不是美的东西,还是真实些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开心心每一天。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0-05-18 15:59  #10
会员
北方佬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549
发帖数: 1495
注册日期: 2009-10
来自: 中国, 江苏, 徐州
这个请看一看是不是纪实的?
北方佬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像是个人情感的风光
风光是天地灵动的肖像
拿相机的人都是老师
给予批评的人都是严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6:40.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