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周锦连 发表 视角、用光都很棒,尤其PP如此油润,十分欣赏~ |
谢谢周总的表扬,您多批评、多指点。谢谢! 旧宫小车会的艺人们表演的是《娘娘出宫》,说的是娘娘出宫春游、逛庙会或到妙峰山进香在途中发生的故事。 久居深宫的娘娘,像关在笼中的玉鸟一样,渴望融入紫禁城外的大千世界。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娘娘心花怒放。经过老佛爷的恩准,娘娘要乘坐花车,带领随从踏青游春,去蟠桃宫逛庙会。 在东便门护城河南岸不远处的小土山上,有一座坐南朝北与朝阳门外的东岳庙遥遥相望的庙宇--蟠桃宫。蟠桃宫始建于明代,供奉着西王母娘娘及各位列仙。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寿诞之日,要举行蟠桃圣会。因此蟠桃宫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要举办3天庙会,从崇文门沿护城河南岸一直到蟠桃宫,茶棚林立,商贩云集,热闹非凡。《都门鳌语.蟠桃宫诗》中写到:“暮春天气最清和,如蚁游人夹道行。”可见蟠桃宫庙会的盛况。娘娘及其花车队伍就是“如蚁游人”中的一部分。娘娘的花车出紫禁城,走崇文门沿护城河东行,一路柳绿水清,风光绮丽,随着游人,走桥过河,上坡下坡,与路人演绎了一段娘娘游蟠桃宫的故事。 这里就有一个情节让我十分的感兴趣,那就是照片拍摄的这个情节——公子戏娘娘。拍了很多次,都没有很好的角度,这次如愿了。 按理说,“穿龙袍、盗御马;摔死殿下戏娘娘”这是四大死罪,谁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细细想来,这也是现代人的编剧,很是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当然,娘娘出宫,旁人不知,不知者无罪。更何况公子很可能非一般人物,也许是部队大院里的将军之后。这样想来,戏之又何妨? 玩笑归玩笑,言归正传!我之所以很喜欢拍摄北京民间花会,很喜欢拍摄旧宫小车会,是因为这些艺人们在表演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那种过节的气氛。而这种喜洋洋的气氛是来自于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不论是娘娘或公子、不论是侍女或丑婆、不论是瞎子或和尚……每一个表演者都享受着角色的快乐。看官若是不信,那就请您看看老狼拍的这张照片,哪个不是兴高采烈、笑逐颜开? 这就是民俗!
燕山老狼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燕山老狼 最后编辑于: 2010-06-22 1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