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摄影作品
这也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欢天喜地的真实情景。它的作者仍是布列松大师。
现实主义绘画或摄影作品主要特征: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是现实主义画家或摄影师们对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现实社会生活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真实反映,这类作品往往具有极其珍贵的史学价值。现实主义摄影家提倡绝对客观真实地纪录,摄影师不能干涉和影响被拍摄对象,真实反映现实社会是唯一的目的,真实就是力量。
客观地讲,我国无论是美术或摄影,受现实主义和古典学院派的影响极大,也跟毛泽东主席提倡的艺术要反映现实社会的主流观点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艺术界对除现实主义绘画和摄影以前的各种流派和观念几乎是一律排斥和强烈批判的,这种热恋现实主义而排斥其它艺术流派的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1977年文学艺术界以揭露“文革”给国家建设和人们心灵带来的深重灾难的“伤痕”文学思潮为主导,很快影响到美术界,由美术学院掀起的一股艺术复兴主义狂潮,其代表作就是现任的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的《父亲》,世界上各种绘画流派席卷中国美术界,使得国际上的各种美术流派也在国内美术界蓬勃兴起,各种流派的美术作品百花争艳,这场艺术复兴运动同样很快影响漫延至文学、小说、诗歌、音乐等几乎所有的艺术界,一时间各种艺术观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今天来看,现实主义美术作品虽然仍然很重要,但在国内美术界早已不再占据主流位置了。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30多年前这场艺术界的复兴运动对摄影界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当时对国内摄影界影响较大的是古典主义摄影作品,人们看腻了“文革”那些“高大全”摆设的摄影作品,咋一看到大量从台湾或香港的美女或精美风光摄影作品时,看到老百姓日常自然生活摄影作品时,自然眼前一亮,一股风地跟随至今。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在国内摄影界至今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流,现实主义摄影作品在各种摄影大赛中屡获大奖,纪实性摄影作品往往高人一头,高看一眼,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摄影界的艺术指导思想和审美观念还存在于“文革”时期甚至文革以前,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和繁荣,这不能不说是国内摄影界的一个悲哀。
城市贫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城市贫农 最后编辑于: 2010-09-16 20:29 ]
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远远地你灿烂如新。守着深不见底的孤寂,默默地我平凡如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