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器材讨论区 > 富士 Fujifilm > [讨论]Fujifilm- X100  
回复帖子 总页数 (15):    1  2  3  4  5  >>   15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无常黑白 于 2011-11-20 16:10 加入推荐
2011-10-09 21:34  #46
会员
江南梅雨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263
发帖数: 233
注册日期: 2009-09
来自: 中国, 湖南, 长沙
引用:
最初由 superEBC 发表


老先生,您还是入了吧~!只有把幸福放在今天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你就入了吧,他们不是都入了吗,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09 23:11  #47
会员
superEBC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69
发帖数: 1150
注册日期: 2003-11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市
俺入了呀~!俺已经把幸福放在昨天了,,,
请你吃X100的柿子。。。
superEBC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 X100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superEBC 最后编辑于: 2011-10-09 23:56 ]

____________________
222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0 10:40  #48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引用:
最初由 江南梅雨 发表

全景拍摄是用了三脚架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0 11:50  #49
会员
江南梅雨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积分: 263
发帖数: 233
注册日期: 2009-09
来自: 中国, 湖南, 长沙
引用:
最初由 道远 发表

全景拍摄是用了三脚架的吗?

木有呢,就端在手里转过去.....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0 19:34  #50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机身设计-------Fujifilm FinePix X100 深度测评
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 X100都是一台外观非常漂亮的相机。它具有与徕卡M9一样的那种“真正的照相机"的吸引力,无疑仅凭外观就将吸引许多正常市场分额之外的追随者。这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错误,毕竟很多人象买其他东西一样, 都喜欢凭着外观去选择一辆汽车,只要样式的背后有真材实料。

制造的品质是一流的。顶部和底座都使用轻质、高强度的镁合金压铸而成,所有的控制和拨盘都用固体金属磨制而成。当然,由于按钮和十字键/后转盘,相机的背面有一些塑料外观,电池/ SD舱门也是用塑料制造的。但是,X100整体上给人一种罕见的坚固印象。确实,目前所有的数码相机中,可以说只有徕卡M9真正能够挑战X100极高的制作品质和精美程度。

X100采用了不寻常的传统操控布局,灵感显然来自于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全机械紧凑型相机, 顶部的圆转盘控制快门速度和曝光补偿,镜头上可控制光圈,并有手动对焦环。快门按钮甚至可以接上老式的机械快门线,机身右上角大而明亮的取景器使得旁轴效果的布局得到完满。当然,这些操控布局并不都与徕卡M6(举例)一样,因为它们是电子的,而不是手动的,但是总体上的看起来非常棒。

但是,X100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许是,是富士在相对紧凑的机身中开发出一个高品质的EVF(电子取景器)。这本身就是一项成就,对“混合”式取景的兴奋使得这很容易被忽视。但它使得一种想法永远成为了谎言,就是内置EVFs的相机必须看起来像微型单反相机、必需要人造棱镜“驼峰”的想法。我们将会非常乐意地看到,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的制造商也将追随这个方向、将电子取景器的光学通道“折叠”到超薄机身的设计中。
(待续)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37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1 15:55  #51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Raf 转出jpeg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 X100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08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1 17:05  #52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Raf 转出Jpeg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 X100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08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2 10:16  #53
会员
瞬间凝固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4614
发帖数: 4461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昨天看摄影频道,对于X100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虚化效果宽容度和纯净度评价较高。
瞬间凝固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每一天!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2 14:06  #54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引用:
最初由 9life 发表


LIGHTROOM至少需要3.4版本,3.41更佳。附带的光盘是SLIKSPIX,实话说及其垃圾,最好别用。


那个raw file conventer 确实是个垃圾啊, 我现在就用相机里的raw按钮先转好,再上传到电脑里. 网上现在还没有Lightroom3.4的绿色版, 再等待一段时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7 20:12  #55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混合取景器-----Fujifilm FinePix X100 深度测评
X100的王牌无疑是其独特的新设计——“混合”取景器,将传统直观的光学取景器与电子取景器结合起来(如果您愿意,也可以用相机背面的2.8“LCD取景拍摄,像其它紧凑型相机一样)。下面的图表说明它是如何工作的。

EVF(电子取景器)是一块高技术水平的1,440,000点元件,与奥林巴斯为其Pen系列配置的VF- 2取景器类似。它大、明亮、精细,具有一般EVF的全部优点。例如:真正100%取景覆盖率,能够准确地预览曝光和景深,图像放大用于重要的手动对焦,叠加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实时直方图)。它还可以在低光照情况下“增加光照” 以获得更清晰的取景,用于较重要的构图,尽管这是以降低刷新率为代价的。

光学取景器是大而明亮的“反伽利略”式设计,具有旁轴相机用户所喜爱的大多数优点——最重要的是现场的即时性以及实时观看造成的现场联系。它还提供一个比镜头本身更广的视角,允许你注意到刚刚超出画框的物体。

然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使用光学取景器的时候,EVF显示还用来叠加信息(如快门速度、光圈、ISO等)。这提供了比传统光学取景器所能给于摄影师的更多的相机操作信息。例如,可以显示实时直方图,或在画框内四处移动对焦区,将之于主体对齐,从而无需先对焦再重新构图。但是,不利的一面是没有手动对焦辅助,只有一个包含景深指示的距离标尺。

富士取景器的放大倍率和覆盖率有点含糊,并且一直是有些混淆的地方,让我们来澄清这点。光学取景器的放大倍率是0.5倍,提供等同于35毫米的视角,这意味着它与典型全画幅单反上的光学取景器的放大倍率相同,与——如松下G2或索尼阿尔法55——相机上的最新高品质的电子取景器的放大倍率相同。

光学取景器的可视面积比镜头的视野涵盖广得多的角度,在这个视野中投射了一个白色画框,覆盖了实际拍摄画幅的约90%。旁轴相机用户很熟悉这种保守的做法——这种设计确保了白色画框内的一切落在最终拍摄的图像范围之内,考虑到镜头和取景器之间的视觉误差、以及随着对焦距离的改变镜头视角的变化。相比之下,电子取景器以大致相同的放大倍率提供100%的覆盖率。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38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7 21:27  #56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Fujifilm FinePix X100 深度测评(by Dpreview.com)
取景器窗口的左边有屈光度调节转盘,右边有眼睛传感器。相机可以用后者在眼平取景器和后背液晶显示之间自动切换。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38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7 21:35  #57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Fujifilm FinePix X100 深度测评(by Dpreview.com)
前面板上的拨杆眼用于眼平取景器在光学模式和电子模式之间的切换。放在了右手食指操作的理想位置。

旁边的黄点是自动对焦照明灯(可以关闭),小黑点是录制立体声视频的一个麦克风。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38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8 07:51  #58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Fujifilm FinePix X100 深度测评(by Dpreview.com)
在电子取景模式中,这个快门弹出来盖住光学取景器。 (尽管这幅图片看起来快门在取景器窗口的前面,事实上它并不在取景器窗口的前面,而是在前片玻璃的后面。)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38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8 11:14  #59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街头抓拍最好事先手动测光,并手动对焦 ,可以利用超焦距, 否则抓拍的时候,如果用相机对焦和测光的话, 会错过最佳的构图时刻.因为你按下快门到相机反应结束还要一段时间, 这个方面的感觉确实比单反相机的反应速度要慢一点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 FUJIFILM , FinePix X100   更多EXIF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1-10-18 17:13  #60
会员
道远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105
发帖数: 1013
注册日期: 2011-02
来自: 中国, 上海, 虹口
镜头-----Fujifilm FinePix X100 深度测评
X100内部装有23mm/F2的定焦镜头,提供等同于全画幅相机上35mm镜头的中广角视野。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经典焦距:足够广以便能够在画幅中交待丰富的环境,但是还没有太广以至于主体产生朝着图像角落的明显变形。

镜头是8片6组的光学组件,包括双面非球面镜片—— 但是由于朝向定制传感器画面边缘用了偏移的微透镜,相机仍然可以做到相对的轻薄,尽管最大光圈达到F2。事实上,X100的厚度与最小可换镜头相机是类似的(如装有最小饼干定焦镜头的索尼NEX- 5和松下GF2)。

对焦环不是机械地连接到镜头对焦组件上的,而是用“电子信号对焦”(focus by wire)。原则上,该系统是这样操作的,快速旋转可迅速改变对焦距离,而慢速旋转允许非常精细的调整。但是当运用到高精度的手动对焦的时候,确实意味着需要旋转对焦环好几圈才能调完整个距离范围。这不是我们曾经用过的最敏感的手动对焦系统,说实话—— 它可能相当的时滞感和缓慢——但它很精确。

超薄的手动对焦环上有一个5mm宽的突起的金属把手。镜头是通过向前移动前光学组件来对焦的,因此对焦点在最近距离时,镜头会超出银色外环几个毫米。
(各位同学超近距离拍摄的时候要注意哦)
道远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道远 最后编辑于: 2011-10-24 08:39 ]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jiang196.lofter.com/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15):    1  2  3  4  5  >>   15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2:51.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