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高不入俗眼乎?
影高不入俗眼乎? ——从陕西省15届摄影艺术展看评委的水平与评判标尺 在摄影诞生之前,人类有六种古典艺术:诗、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和雕塑。从理论上讲,诗是诸种艺术的灵魂。没有诗意,一切艺术都变成了技术的展示,不成为艺术。而高超的技术达到某种境界时,人们称它为艺术。(苏叔阳语)他还列举了烹饪例子,“当烹饪融入了哲学、绘画、诗歌等理念,就成了艺术等等。在最近揭幕的“陕西省第15届摄影艺术展”开篇中写到,影展共收到810位作者的7640多幅(组)作品,评委评选出320幅(组)作品入选,31幅作品获奖。参加人数最多,作品最多,打破了历史记录云云……按理说,如此多的参展人,如此多的参展作品,应该是陕西摄影的大丰收,精品力作的大检阅,陕西辉煌成就的大展示。然而,人们在浏览作品后一片哗然?让摄影人折腾一年的陕西摄影大展,竟然是如此水准。 有一句俗话“高书不入俗眼,俗眼里无高书”。此次影展五类项目,除了风光摄影作品颇有些新意外,其余各类可用八个字概括:一是假气,内容低媚陈旧,缺乏社会深度思考。二是俗气,思想立意淡薄,摒弃艺术审美意识。三是低气,手法直白雷同,展示苍白无力画面。四是媚气,追求肤浅概念,缺乏生活真情实感。有人戏言:一次缺乏摄影语言的“简报式”摄影展,毫无艺术可言。 众所周知,陕西摄影人在当年延安一批摄影精英和老一辈摄影家承传之下, 陕西一批中青年摄影家继往开来,融合中西,他们既有勇气打进传统去,又有勇气跳出传统来,不仅在国内外大展大赛中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其作品在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获得殊荣,不能不说是陕西摄影人的光荣。这一大批被人们称之为中流砥柱的陕西摄影家。他们现在仍然活跃在摄影第一线,但是,在整个展览中未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有,也几乎是凤毛麟角,其非咄咄怪事。一个被称为摄影大省的摄影大展,有800多人的7600幅作品参展,入选作品只是个零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应该是全省摄影作品的最高水平。通过大展人们不仅能看到展示陕西经济建设的新成就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辉煌。同时能看到展示西部大开发热潮中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精神风貌中的英雄建设者。从摄影角度,能容纳和张扬众多艺术品格和个性表现的大气魄,大制作的创新力作。它的内在蕴含和张力,应能使陕西摄影人得到企盼和精神振奋,也是摄影人宣传陕西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窗口,它成为文化艺术平台的意义就在于此。有人问,为什么没有将真正反映陕西的精品力作评出来?这就涉及到一个价值尺码和评委的水平问题。摄影界历来有评照片其实就是检验评委的水平。评委水平高,评出照片好。评委水平低,评出照片劣。照片比评委高的,看不上;照片比评委低的,更看不上;照片接近评委水平,看上了。事实证明,这话不无道理。 一个省的摄影大展,一些照片只是用些食品蔬菜等物摆的图形,应属于静物类,却纳入艺术类。作品既缺少空间透视,又无光影语言塑造,不知是亵渎艺术,还是“国际化”标准。属于纪实类的几块《散落在田头的石头爷》、几个学生困惑的《网.生.者》呆像以及观念类的《汉江组照》均被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是评委有意拔高,还是别有用意。从艺术形象反映陕西,也是一个省的文化艺术形象的展示,不仅是陕西摄影实力的体现,也是体现陕西的形象魅力。不能带着墨镜看陕西,显然墨镜下看景物的呈现是灰色的。这种缺乏时代主流,缺乏艺术尊严的东西,有人戏言是寻苦涩、拾落后、捡颓废、捕概念等竟成为佼佼者,让人耻笑。实际上是把肉夹馍变成“汉堡包”,有人宣称他们这是向西方摄影家维斯顿学习,其实是掩盖自己艺术的贫乏。作为评委不去选择反映陕西魅力的大气魄,而选择的美其名曰“新概念”,准确的说,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吗?能算的上是艺术吗?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用相机编造概念,图解一种“出位”的、枯竭的表象,摒弃艺术审美价值,缺乏生活真情实感,这种空洞的艺术凋零,和原始人腰间围着树皮不能算是衣服是同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