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沙万里蓝天
记得十多年前,大约是1998或99年,一行人马到“天漠”一带植过树,说是为了防沙扩延,威胁北京。当地人说,种也白搭,树也活不成,没有人浇水呵!果然周六这天到了天漠一看,景象和当年一样,没有什么改观,如果没有人,以为是到了月球。那一天,种完树去参观天漠,我们分乘数辆大巴,我们这辆车抵达时,前车已经到了一会儿,下车还没回过神来呢,就见一匹枣红大马从身边呼啸而过,在身后扬起阵阵尘土,貌似李向阳高举匣子枪穿越敌阵。仔细一看,原来是“假小子”刘晓军,看来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捷足先登了,人伏马背之上,头巾被风鼓起,猎猎飘动,真是潇洒极了。 “天漠”这个名字起的实在妙。在京北怀来县,靠近官厅水水库和燕山脚下,天降两座沙丘,绵延起伏数公里,孤零零地和周边的景色、地貌截然不同。到现在谁也没有说清这堆沙是从何而来?怎么来的? 天漠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它和周边“界限分明”,在天漠四周,有一个清晰可辨的轮廓线,离开这个轮廓线没多远,就是普通的农田。据说近年在天漠的东部,已有一部分沙子被运走,沙子下面是紫黑色的粗沙砾,与积沙迥然不同。这表明,天漠里的沙子是从地面上堆积起来的,与底下的土地不是一体。天漠四周几百公里内不见沙源,当地人介绍说,成因已有电磁说,风沙说,风化说,但是没有定论,天漠成因仍是不解之谜。 周六,北京微风,气温回升。可是到了天漠,一出车门就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而且是旋风,脸和手瞬间冻僵。艰难地走上沙丘。沙土很细很纯,可以与我去过的宁夏沙坡头、敦煌鸣沙山相媲美,甚至比那些地方的沙还要细,因为那边的沙打在脸上生疼,而天漠的沙打在脸上并不疼,只有些麻。我直觉地感到,这片沙就是风带来的,此处是京北的著名风口,北边的一大片风力发电机正在旋转,说这里有理想的风源。在周边燕山山脉的军都山、龙宝山和北侧官厅水库的水面日光蒸腾的共同作用下,风到了此地,不再往南疾行,从内蒙高原经高空带来的沙土,至此由旋风搅裹而下,在地面堆成沙丘,天漠成因可能就是这么简单。 这片沙多年来曾被当地视为一害。现在却成了摇钱树,仗着拥有果园、草滩、群山、湖泊、戈壁中突兀而现的金色沙丘,俨然一派“西部风光”,这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不仅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观光,还成了众多影视剧组青睐的地方,《大决战》、《木乃伊3》、《三国演义》、《西游记》、《还珠格格》、《天下粮仓》、《京华烟云》等300余部影视片先后在这里拍摄。沙丘虽然属于袖珍迷你型,但如果选好角度,也能拍出大漠的感觉,而且省了不少成本。毕竟参加绿营组织的活动,费用只有106元。其中含天漠门票20元,中午在柳沟吃的豆腐宴26元,真是好美味。剩的60元是大巴费,是相当给力。周六天空很蓝,遗憾的是没有白云,哪怕只有一两朵。 在沙丘顶上,不时能听到一阵阵轰鸣的马达声,用长焦拉过来一看,才知道山脚下有数台大型履带式军用牵引车正在训练,卷起团团尘土。也可能是装甲运兵车,或是装甲指挥车。这种沙漠化地型倒是给履带式车辆的训练提供了绝好的场地。 去之前,在网上先看了攻略,说是在山麓地带有成线的夯土烽燧,由西向东排列,是战国时期的燕长城遗迹,为此我还带了军用望远镜。可是到了实地,人几乎冻僵,精力集中在等候理想的人进入画面,有的地方没有理想的脚印,还得自己去踩,然后绕大圈回到机位,把远观燕长城遗迹的事忘的一干二净,等回到车,暖和过来才想起望镜白带了,这又是一个遗憾。人这一辈子,大遗憾不少,小遗憾更多。
齐庚 上传了这个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