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行 走进敦煌
第五站 走进敦煌
参观完嘉峪关,我们依旧向西,奔敦煌而去。 敦煌,这是一个让多少人为之朝思梦想的地方。这是一片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记载了太多历史荣辱的土地。丝绸古道上的繁华要塞,佛教艺术的最高境界,大漠落日的悲怆凄美……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神往。 从嘉峪关到敦煌,4.5小时的车程,我们一直行驶在广阔的荒漠和戈壁滩中,两边的景致像是一副定格了的框画,单调、枯燥,正午的阳光浓烈而又通透,耀得睁不开眼睛,睡意朦胧间突然被导游叫醒,顺着导游指示的方向望去,戈壁尽头仿佛出现了一片海泽,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宛如仙境,许多建筑物似的东西在海里时隐时现。哈!我看见海市蜃楼了! 在这片没有多少生命迹象的土地上,人的生存能力显得尤其脆弱,虽然在前几天的行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地适应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但一出嘉峪关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荒漠。脸上皮肤干燥龟裂,眼球灼热刺痛,鼻孔发痒冒火,浑身上下燥热难受。 沿途不时能见到风沙四顾,龙卷风飘忽往来的景况,这也是大漠奇观之一。路两侧,是稀疏的草丛,在烈日和大风里瑟瑟,大自然的生命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哪怕是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路人的眼中,都显得伟大而崇高。 车过玉门,我们在赤金服务区午餐,走进餐厅眼前一亮,满眼的苍翠、满眼的湿润,整个餐厅就是一个大棚式的生态园,乔灌错综、藤蔓交织,置身大漠深处的一片绿洲中,目之所遇、身之所感是多么的惬意和享受啊!餐后,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王进喜,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我小的时候,就是看着《铁人王进喜》的小人书长大的,是他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并成长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我一直以为王进喜是大庆人,导游说八十年前王进喜在这片砂砾上光着屁股放羊呢,哦,原来他是玉门赤金人。 下午4点,我们到达敦煌。安顿好宾馆,瞻拜完小西天——雷音寺,在导游的再三鼓动下,每人又认捐了二百大洋,到敦煌民俗博物馆观看《梦回大唐 盛世敦煌》歌舞晚会,品着美酒、赏着歌舞,美眉不时走下台与你劝酒、互动,颇有点功成名就、志得意满,飘飘然、歌舞升平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5点半,我们就出发去鸣沙山月牙泉了。 鸣沙山果然名不虚传,山脊如刀,凌厉峻拔,金色的沙子在朝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倒映着驼队的倩影,美极了!我们租了骆驼,向山顶进发,一步一摇,那真是别样的感受啊,想象着古人骑着骆驼,背着行囊,在浩瀚的沙漠中独自行进,那是怎样的一幅苍茫的画面啊! 来到月牙泉,月牙泉是被鸣沙山环抱的一块绿洲,因为水面看上去酷似一弯新月而被称为月牙泉。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着河水,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仍然清澈透亮,而且千年不涸,真是让人称奇。不过近年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 沙漠是动人的,大自然是神奇的,人类是那样的渺小,站在沙漠之中,却丝毫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也许只有在这时才能忘却自我,回归人类最初的本性。
游完鸣沙山、月牙泉已是上午9点多,阳光也开始变的暴虐,我们赶回宾馆稍作休憩、沐浴,午餐过后,进军莫高窟。莫高窟离市区30公里,又名敦煌石窟、千佛洞,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在窟内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参观了8个不同朝代所建的石窟,沿着历史文明的足迹,你会一次又一次地被敦煌壁画所震撼。千年来的美丽滞留在这里,那些已经成为尘埃的画匠绘制出他们想象中的神佛天使,干涩的洞壁依然承载了如此绚烂的想象空间。大漠戈壁的苍凉与雄浑、丝路古道上千年驼铃的绝响、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民族风情、古战场金戈铁马的历史回音、滋生醉卧沙场的豪迈气概…… 两个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中悄然而过,然而一种莫名的感觉却袭上心头,仿佛意犹未尽,又仿佛觉得莫高窟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这些文化内涵,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是一首超然而上的不朽诗篇!
坐落在赤金服务区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缤纷视界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缤纷视界 最后编辑于: 2012-05-29 1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