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陕西 > [文章]跟我一起学摄影-----------学摄影笔记不定期更新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 上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阳光灿烂中 于 2012-11-07 20:53 设置高亮
2012-11-08 16:02  #16
会员
changan0000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1
积分: 5219
发帖数: 5112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文采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交友,喜欢旅游,喜欢摄影!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11-10 07:33  #17
会员
清夜悠悠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68
发帖数: 66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2012-11-8

记住这个:画留三分白,气韵自然生。



看到新摄影论坛中有那么多高手,清夜有的学了,欢迎各位老师,多给予指导,现在还很茫然,熟悉机器,学习基础知识阶段。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11-10 07:39  #18
会员
清夜悠悠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68
发帖数: 66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2012-11-9

摄影构图学习笔记及自我总结体会

一、定义

对于主体,陪体,决定性,辅助性等元素的取舍,布局和确认,以保证画面简洁,鲜明,稳定,光影与色彩对比分明而无刺激感,为读者传出个性感情语言。

拍摄技巧:拍摄最佳时机 早10点前,晚5点后,ISO 调1000一说,拍灰色的云,表现张力。这个要回头落实一下,ISO 放1000跟机器有关没?

二、构图准则

和谐流畅 对立统一
最佳范例 周文王先天八卦图
O 最美的有规律的封闭曲线
S 最美的线段
OS的结合,形成首尾相交的阴阳鱼,黑与白,阴与阳,动与静,既对立又统一

拍出来的效果最高法则就是对立统一,(和谐,舒服)

三、传统与规范的构图法则

九宫格 黄金分割(图形) 横平竖直

明与暗的对比与比例(光影)

冷与暖的对比与比较(色彩)

疏与密的对比关系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要有国画的张弛之感

正确选择前景以强化画面纵深感

处在自然环境下一个花,草,树,物件等,一定要接近自然体现纵深感,尤其是拍风光片,一定要找一个前景,这个今后要注意。

三角架前1-2米处,定位,AV 测定前景,焦点对前景,在焦点上找前景,调光圈,设置小光圈把握景深。

一般用16光圈,8以下就不要用,这个待实践中去练习把握?

四、一般技巧

1、光圈与速度的正确组合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速度越慢(反之)

这种组合经验是风光摄影中常用的,因此,风光摄影离不开三角架,用三角架,ISO 调1000以上,实践中体会?

架三角架先不要急,先观察,找最佳点,最佳前景,找光影,找色彩,找眼睛看到的图形,找疏密关系,不是以旅游者的身份,而是以摄影家的角度去发现,注意构图。

2、远景 中景与局部的选择,各有其美,因此在风光摄影中,广角,标准,中长焦镜头各得其所。

24-70 70-200 都要带,不要留下遗憾

3、各种滤色镜的正确使用

常用的有偏振镜、灰镜、灰渐变

4、巧妙组合景与无的基本几何形态与线形

巧妙地将河流,树木,道路,山川等理解为各种线型和线段,舒服地组合在一起,实践中体会吧?

5、强化画面的形式感

所有技巧及构图法则的运用,均无外乎经营,打造摄影画面的形式感,强化画面的形式美,建立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的定义: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美是自由的象征 美是人类力量的物化,人类意志的对象化。

听起来挺抽象,慢慢体会消化,个人理解是一种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慢慢理解。

以上大概对构图的框架有个初步认识,以后实践中慢慢体会,总结的未必正确,错了,回头更正。

还请各位老师给予点拨点拨,谢谢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11-10 07:52  #19
会员
清夜悠悠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68
发帖数: 66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2012-11-10

拍摄技巧:想象要拍摄的物体,尽量想成图形 图形构图,光影构图

图形和线型的结合,曲线要好于直线,最好有点缀的物品,增加情趣

拍小草,一定要用小光圈,去表现草的纤细,更清楚

尽量用人文色彩的前景,赋予人和景的一种互动关系

拍人像时,近景焦点对着眼睛珠子,远景对着人头

在拍雪景的时候,一定要增加2档曝光,或测一个18%灰面,消除掉18%的灰后,才能照出本来雪的白

曝光补偿原则 白加黑减 1.5-2档

下次看电影,要换个角度去看,去观察为什么电影画面会给人纵深感,没有平面的感觉,其

原因就是因为有景深。

如何把握景深还需要加强学习。

照片要想拍好,同此理,一定要具备景深。以后注意训练自己的观察力。

经过学习个人理解,好的照片,一定是能体现反差,光影交错,这类片子是好的,我拍的片子,现在还不能自己鉴别出好坏,这点今后还需要慢慢训练。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11-10 09:40  #20
版主
阳光灿烂中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298
发帖数: 19160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陕西, xian
引用:
最初由 清夜悠悠 发表
2012-11-9



拍摄技巧:拍摄最佳时机 早10点前,晚5点后,ISO 调1000一说,拍灰色的云,表现张力。这个要回头落实一下,ISO 放1000跟机器有关没?


说一下ISO:ISO的数值越小,片子越细腻,反之越颗粒越大越粗糙.我认为在光线好的时候,相机保持稳定的时候,ISO数值可以越小越好,如果光线不好,又无法稳定相机,要想拍出不糊的片子,只能牺牲ISO来提高快门速度.当然想要特殊效果那另当别论.
现在新的机型在ISO数值高的情况下,画质可以控制的更细腻优良,这是以往机型无法能够达到的,所以现在很多的机型把ISO用在1000上下完全可以.当然如果在光线等的许可下,能用小数值片子会更好一些.
这是俺对ISO的理解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生活中的城市--古城西安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8-07/17/ff8080811b2ab9c3011b2f0901212c78.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11-10 09:41  #21
版主
阳光灿烂中

级别: 大学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298
发帖数: 19160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陕西, xian
引用:
最初由 清夜悠悠 发表
2012-11-8

记住这个:画留三分白,气韵自然生。



看到新摄影论坛中有那么多高手,清夜有的学了,欢迎各位老师,多给予指导,现在还很茫然,熟悉机器,学习基础知识阶段。

如果能够结合图片说明那就非常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生活中的城市--古城西安

http://forums.nphoto.net/thread/2008-07/17/ff8080811b2ab9c3011b2f0901212c78.shtml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2-11-10 15:12  #22
会员
清夜悠悠

级别: 小学二年级
积分: 68
发帖数: 66
注册日期: 2006-02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谢谢,阳光灿烂中,对ISO我理解更深了。

至于“画留三分白,气韵自然生”。是说绘画艺术的虚实表现,摄影同绘画。

摄影跟绘画密不可分,觉得对我学摄影有帮助,就先记录下来,以后实践慢慢体会含义。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14 23:07  #23
会员
bora502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积分: 416
发帖数: 394
注册日期: 2008-01
来自: 中国, 上海, shanghai
收藏了,每天看一遍,等养肥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15 07:47  #24
会员
南瓜1973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2
积分: 4774
发帖数: 4317
注册日期: 2010-01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非常实用的资料,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最终都成为过去,保留下的只有痕迹。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1-15 09:16  #25
版主
laokai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24
积分: 10837
发帖数: 9016
注册日期: 2006-06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呵呵,很好,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探索、交流、会友!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    1  2      < 上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4:49.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