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顺着写的,但经不住各位仁兄的催迫,那就倒着写吧,先聊聊Leica M8.
说实话,我这把中坑年纪,上M8倒不是为了扮文艺青年,M8确实是我想要的东东。 我看了很多M8黑白人文作品,非常喜欢那种主题部分的突出光亮,和非常舒服的灰阶过渡。我也看过不少帖子很多摄友们尝试着用各种其它器材和PS技巧来模仿M8的风格,但本人自认连PS初叔还不够格所以就想一步到位,况且现在的二手M8性价比还不错,年前咬咬牙就入了一机一鏡。
还是拾人牙慧,现成摘一段摄友mvw的妙文和大家分享:
“M8到手已经四个月,逐渐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对这款相机的脾性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应该说,是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了。
M8是Leica推出的第一款数码化M系统相机。从历史经验来看,但凡是首创,其整体评价必定是毁誉参半的,M8也不例外,只是随着M9的推出以及其他全副化数码相机价格相继回落,M8定位愈发显得尴尬,口碑也日复一日地下滑。当然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事实上,我一直认为Leica的所有产品都存在过誉嫌疑,而现在,仅针对M8来说,只是趋于理性而已。Leica,尤其是现代Leica,终究应该是一款小众产品,其受众本不应该如此趋之若鹜。而正是因为这种盲目的追捧,滋生了Leica“不愁卖”的假象,继而养成了Leica漫天要价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案例,但作为纯粹的用家,我对此嗤之以鼻。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Leica其实早已死去,现在的Leica不过是商人们借Leica的尸还奢侈品的魂,愿者上钩而已。
自然,死去的不只是Leica,一切单纯的“工具”、“艺术”在这个快餐时代都已离我们远去。媚众、追求高附加值的商业化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对此,多说也无益,来之安之,还是回到话题的起点,单说M8吧。
首先说画质。不过请不要以胶片为参照标准,因为任何电子化、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在机械化、模拟化的真实世界面前都如同儿戏。但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59分和58分是不同的,即使他们都不合格。事实上,M8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他的画质。M8拥有一块动态范围极大,像素密度较低的大面积CCD,同时拥有一套蜗牛般低速的数据处理系统(慢工出细活儿嘛,哈哈)。想当然地,托“首创”的福,作为第一款数码M机,Leica可能没有足够的开发经验,自然也谈不上成本精确控制,所以选取的各种元器件精度留有充分的裕量,拥有良好的灰阶及充沛的高光比细节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没有用过特别好的数码相机,之前是20D转接R28,被宽容度困扰了很久,工作中主要是用50D和5D2,也接触过一段时间D3X,和这些常见单反机对比来说,M8画质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印刷或者高分辨率显示器下,M8拍出来的照片有一种可被感知的丰满和浓郁,立体空间里总是能少一点轻浮感,说白了,就是耐看。好似尝一口火候到位的汤,经得起品。正因如此,M8是数码135里为数不多善于拍黑白题材的相机。
接着说操作。我从来没用过M系统,但到手当天就上手了,出的片子不招人待见,但我自己喜欢,以前总抓不住的东西,慢慢来了,高亮和低光条件下也敢按了,盲拍、估焦也敢使了。一千张之后在电脑上一看,有点超过预期的意思。虽然机身后面那个脑袋没换,但这种微妙的改变,还是会带来一些难以名状的满足。当然,使用中也确实体会到了M8的一系列缺点,比如高感1250太粗糙放大了没法看,相机不黏手必须用背带,快门声音像开枪,液晶屏形同虚设,储存慢等。但逐渐习惯了之后,也都能加以克服,最起码用这些换来大光比下的酣畅淋漓,我感觉还挺合算。
最后就是钱了。其实说来道去,Leica的问题还是出在价格上。M8的1.3系数挺可爱,21变28,28变35,35变50,50变75。最常用的35焦段恰好有个28/2.8,这头冷,价格比较理性,与二手M8搭配珠联璧合,相对于M9配八妹三倍的银两,性价比还是十分出色的。日后手头宽裕了,补充个50/1.4,体会一下精华焦段,也就不遗憾了,谁让35头各个炒到天价呢。当然,即便如此,我个人依然认为二手Leica价格都太贵,毕竟画质和操作感与此接近的富士S3二手只要一千块,而再想想未来的X100……
慢生活是值得倡导的,疲于奔命总会错过沿途的风景,数码化的M系统自有其迷人之处,其实相比画质啊,操作啊,价格啊这些硬的东西,Leica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柔软的,转过脸能够触摸到的真实。降低快门的节奏,放弃一些纷杂冗复,多留些时间给自己思考和感悟,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今天年30, 我给香港版各位兄弟姐妹们拜个年!身体健康!!恭喜发财!!!
淋雨塘 上传了这个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