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摄下海浦
上海——行摄下海浦 下海浦,曾是上海的一个地名。约1600多年前,古松江是太湖水系向东入海的主水道,上溯吴郡下泻东海。古书曰: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又记载:南侧有大浦十八条,北侧有大浦二十条。南北两侧以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上海地域的黄浦江水系和吴淞江水系。在唐初,上海东边的古海岸线,在现柘林、航头、下沙、周浦、北蔡、提篮桥、江湾五角场、月浦、盛桥一带附近。至今,在这一条连线上,或在建筑工地的土坑中,或在河岸边,或在广野阡陌田地间,都可见到宽约数米至近百米不等宽的沙带,沙带中含有大量的碎贝壳和海洋生物的残骸,在浦东、淞吴等地区的原农田中尤为明显,当地人称之为岗头或岗头沙,岗头滩等,这就是古海岸线的遗址——岗身。 古代,北侧的吴淞江下游江面十分开阔,有十几里宽,滔滔江水,点点风帆,烟雨吴淞,十分壮观,进出上海的船只,大多泊在吴淞江中。 古代,北侧吴淞江的下游有多条分水入海支流,其中有一条叫下海浦。它的位置,在现在上海的提篮桥附近。下海浦也是当时渔民下海捕鱼的入海水道,岸边有渔村,很热闹。为祈求平安,人们又在岸边建了个夏王庙,又叫作夏海庙,供奉海神,祈求平安雨调风顺,这是上海的妈祖庙,还因傍着下海浦,人们又叫它下海庙。下海庙原是个民间小庙,供奉的是汉地本土的宗神,海神(海龙王)、天皇、天皇后、观音等诸神仙,祈求平安,庙规模很小,也无常规的住持,如同现在还能见到的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小庙。后来改建成有住持的寺院,成为临济宗的道场,那是清代嘉庆年间的事了,从那时算起,下海庙也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 当时民间的许多日杂用品都是竹制品,竹行是很普遍的,捕鱼用具更与竹行相关。下海浦岸边有个竹行,竹行里做的提篮很出名。提篮,是一种多格的盛放菜肴的篮子,常供出行、祭扫、上庙等携带食品用。后来,下海浦上架起了木桥,木桥这边是竹行,木桥的另一边是下海庙,人们将这桥称作了提篮桥。 如今,下海浦早就填河筑路了。最后的的一段河道,在上世纪20年代也被填河筑路,这一段路就在下海庙庙门的前面,那一段路现在叫海门路。时过景迁,不过,提篮桥的地名还在。下海庙也久经沧桑,几毁几建,现在香火正旺。 这个地区现属上海北外滩,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筑。这一地区又蕴藏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开埠后,这里先是美租界,后与英租界合并,成为上海英美共公租界的组成部分,二战期,有过暂短的“孤岛”期,后来又成了侵华日军的势力范围和军务防区。提篮桥地区还接纳了二万多名犹太难民……。这一地区又毗邻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国民政府规划的“上海特别市”中心区,交通、水电基础设施较完备,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特别是百年开埠后和近代的变革,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里,不同于南市的老城厢,也不同于繁华的南京路准海路商业区,也不同于苏河边闸北区那样的老工业区,它是多种文化的直接碰撞和交融,原先的农耕文明到近代工业的产品文化,还有战争、反抗、革命,这里的老建筑和属带的历史文脉,见证了上海的开埠和近代的巨大变化 这次行摄的大至范围,基本上是过去的提篮桥区:东至大连路附近,西至虹口港附近,北至沙泾港附近,南至黄浦江边。这一地区现在主要是属提篮桥街道辖区。本文中照片拍摄的时间基本上为2012年的4月至2012年的9月间,很想根据文中内容,再进行补充,无奈身体欠佳,只能以后再拍了。 1、 提篮桥东大名路杨树浦路。 这张照片是提篮桥东大名路杨树浦路。西边是东大名路,东边是杨树浦路,中间的分界是曾有过的五边形的人行天桥,这天桥已拆除。过去,在有天桥之前这路中间曾有一个指挥交通的岗亭,这个岗亭也是两路的分界。 上海开埠后,这一带虽属公共租界,但比起市中心来,已是属于较远的边缘地区了。以前,上海人常说这一带地区是“下只角”,说这里的居民是“下只角”人,这“下只角”有鄙义的,说的是这里比较落后,也有点瞧不起。五十年前,我在这里实习,与来自市中心的人员交流,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地域差别的歧视。不过提篮桥地区是这一带的中心,文化商贸工业特别是航运,还是很有规模的。提篮桥又是五条马路的交汇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以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不得不修建了巨大的五边形人行天桥来缓解交通压力,这巨大的人行天桥曾成了这里的时尚地标,后来人们说到提篮桥,常指的就是这个人行天桥。这桥上走行人,桥下行车辆,很是气派的。那时商品还很紧缺,天桥边的百货公司、新华书店、服装公司、电影院、饭店、食品店……常常人满为患,人们逛街,大多是为了寻觅自己紧迫需要的实惠物品,热闹也就在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上,与现时的时尚休闲有很大的区别。如今,这里的市政建设正在加快进行,人行天桥也已拆除多时,新的产业大楼替代了过去的破旧老房子,提篮桥东大名路一段,基本上没有店铺了,都是工地和新大楼。原天桥脚下霍山路、海门路边,还有些店铺,少数店家还在营业。
mzy26 上传了这个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