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从夏花烂漫到秋色绚丽——川西的山川西水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2):    1   <<  6  7  8  9  10  >>   32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阿原 于 2013-10-10 11:29 置顶
2013-08-14 12:11  #136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3:23  #137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新龙是康区雅砻江河谷中的一块五彩林苑,如果真有创世说,那么上帝在创造新龙时,一定是将它装进了高山深谷降屏蔽的画框中,并且这个画框确实有效阻挡了外界的侵入和扰动,而著名的川藏南、北线以及茶马古道南、北线,也始终绕开了新龙。所以,千百年的人文历史在这里越积越厚,亿万年的自然风光在这里愈演愈美。
自远古迁徙而来的新龙人,在此传承着剽悍阳刚的古羌精神,蓄养了康巴令人眩目的梁茹文化。
新龙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其土著先民就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新龙原生态文化一直持续并得已保存,成为一个地域特色文化十分浓烈的地区。它的独特源自这支民族非凡的历史文化,这个文化就像雅砻江和横断山脉的走向一样,自北向南地流淌着,已然数千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3:24  #138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雅砻江:发源于四川与青海交界的玉树州境内,途经石渠、甘孜、新龙,然后南出雅江县。新龙县境内的雅砻江大峡谷长达175公里,以奇、幽、险、峻著称,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这里奇特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
海拔5992米的卡洼洛日山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山间森林密布,白云环绕。雅砻江纵贯全境,将新龙切为两片。
呈“V”字形的深切割高山峡谷,沿江两岸的台阶梯地逐渐向东西扩展。峡谷内山岩林立,传说,这里就是藏传佛教旧说中的“地脐”通道。
据佛经记载:在雪山环抱的卡拉巴王宫中,赞普和朱古拥有超自然的最高智慧,他们通过“地脐”这条神秘通道与整个世界进行沟通,从而进行控制,让世界始终处于均衡状态。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3:26  #139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00  #140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传说,新龙县历史上曾经是“岭国”所管辖的一个地区,由格萨尔叔父的长子“岭国”将领娘查阿登掌管,格萨尔王和爱妃珠牡曾多次来到新龙。因此,格萨尔文化氛围在此十分的浓厚。我国第一篇汉译《格萨尔王传》,就是由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藏学家任乃强,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龙县收集到,并将其译介于国内外的。
格萨尔从此走出藏区,新龙成为让这一史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源头。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21  #141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皮察景区:
位于新龙县城西北方,主要景点有:七彩林、神奇的峰林,宁玛派寺庙沃普寺,苯教著名的嘎拉神山,格萨尔王传说遗迹、藏寨、草原、温泉等。
由于群峰林立,适宜练兵,历史上在这里设有三个攀岩带。一号攀岩带酷似弥勒佛的山岩,据说是民族英雄贡布郎杰练兵之地。二号攀岩带是布鲁曼的守护山,传说布鲁曼曾多次徒手攀岩上此山峰,令其手下叹服不已。三号攀岩带,位于陡峭的山岩之上,传说能攀此峰者,可与藏族心中的战神格萨尔王相媲美。
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比阳朔而更为攀友所热爱~~~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25  #142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七彩林:镶嵌在皮察峰林之间,从沟底至山顶,林木葱郁,系典型针阔叶混交林带。秋日来临,红叶如血,黄叶似金,绿深如蓝,层林尽染,似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又似五彩纷呈的油画,让人仿若进入了童话世界,“七彩之谷”也由此得名。

皮察峰林:距县城25公里,峰林面积178.96平方公里,景点海拔2800米左右,从朱倭大桥进沟4公里即可到达。境内连绵起伏的山峰,形态各异,巍巍壮丽。姊妹山、笔斗峰、南贡波仁珠等山峰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26  #143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32  #144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波日桥:是康巴地区目前唯一一座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悬臂木质桥,素有“康巴第一桥”美誉,也属四川四大名桥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科技价值。
藏式悬臂桥是藏区最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桥梁建筑。新龙在历史上藏式悬臂桥较为普遍。1987年全县除保留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波日桥外,先后构筑桥梁22座,用这样的钢缆吊桥和钢筋混泥土拱桥取代了昔日的木制悬壁桥。
波日桥长120米,宽3米,孔径跨度60米,由桥身、桥墩、桥亭三部分构成。桥墩远看形如两个坚固的碉堡,全部用圆杉木、卵石、片石相间叠砌而成,表面呈流线型,两桥墩中部,用4至6根圆木渐次撑成拱形,圆木长度自下而上,逐步递增,形成两个悬挑臂,然后在悬臂上架横梁、铺桥板,再装上栏杆。桥墩上用石片叠砌的“伞”形结构,便是桥亭。桥台三面表面整齐美观,整个大桥的结合均用木榫,不用一钉一铁,展现了藏区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及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33  #145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51  #146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他们用自制的滑板(木板下面加两根硬塑料管),两手同时握住小牛角做推进并控制方向。
虽然是寒冷的冬日,新龙的孩童们仍然可以在阳光下,用自己的方式这样灿烂并快乐着~~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53  #147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4:58  #148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新龙地区佛教最为普遍的有苯波教(黑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宁玛派(红教),也有极少数信奉格鲁派(黄教),实可谓诸教汇聚。
手抄大藏经《甘珠尔》:在雄龙西乡瓦秋寺内藏有苯波教手抄本《甘珠尔》,共有187本84834页600余万字。全经均系手抄,书法首尾一体,且极为精湛,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手抄孤本。其内容除苯波教教义之外还涉及天文、地理、农业、机械、哲学、历史、医学、军事、历算等等,堪称藏族文化之瑰宝。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5:12  #149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4 15:14  #150
会员
兰妹儿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1
积分: 597
发帖数: 544
注册日期: 2013-06
来自: 中国, 四川, 成都
兰妹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2):    1   <<  6  7  8  9  10  >>   32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17:51.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