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图片]俄罗斯之旅  
回复帖子 总页数 (9):    1  2  3  4  5  >>   9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2013-08-10 17:53  #1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图片]俄罗斯之旅
2013.07.30福州-北京
2013.07.31北京- 圣彼得堡 航班:HU7965 15:00-18:00(当地时间)
飞行七小时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整个城市由100多个岛屿组成,由700多座桥梁连接起来,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彼得大帝创建了这座城市。皇帝们从欧州请来了一流的建筑师和工匠把圣彼得堡变成欧洲最美丽的首都。圣彼得堡还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白夜(不夜城)的城市。
圣彼得堡的名称来自于三个不同的起源:“圣”— 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耶稣的弟子圣徒之名,在希腊语上解释为“石头”,“堡”— 在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称为“城市”;如此一来,圣彼得堡的名称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并且同时说明,这个年轻的城市蕴含着不凡的文化背景来源。
圣彼得堡位于北极圈附近,晚上九点(北京时间凌晨1点)左右天还很亮。在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在伊萨广场下车观光一会。
图为伊萨基辅大教堂,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的伊萨基辅大教堂(又译艾萨克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fznl 最后编辑于: 2013-08-10 22:03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03  #2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涅瓦河畔远观伊萨基辅大教堂和尼古拉一世铜像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fznl 最后编辑于: 2013-08-18 19:30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07  #3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尼古拉一世铜像,1825年—1855年在位。1825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此后他加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设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厅。镇压波兰1830年起义。
虽然尼古拉知道有必要对落后的农奴制度实施改革,但却把改革限制在不与贵族利益发生冲突的范围内。实施了币制改革、法典编纂事业和国有农奴管理方式的改革。对外继续推行神圣同盟的宗旨,和梅特涅合作,镇压欧洲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运动。
1849年镇压匈牙利民族运动。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与英、法、土耳其发生克里米亚战争。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
该雕像的设计亦非常巧妙,马匹双腿着地,支撑着整座雕像的重量,这比一般的三脚或双脚加尾巴着地要更具有设计难度。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13  #4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位于涅瓦河南岸,它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象征,1782年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法尔科耐在这里做出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以武力夺取沙皇宝座的德国女人叶卡捷林娜二世为了证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统的继承人,修建了这个彼得青铜骑士像。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17  #5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塑像高3米,重5吨。
宫殿内部十分奢华,但不让拍照,每个房间都有退休再就业妇女看守。

8月1日上午,中雨,观光夏宫及宫殿。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相机信息 Nikon D700(参数/报价)   更多EXIF信息


[ 此帖由 fznl 最后编辑于: 2013-08-10 19:19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18  #6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19  #7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20  #8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21  #9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22  #10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24  #11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金嗓女妖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26  #12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32  #13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上花园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8:33  #14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夏宫外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本帖评分记录
阿原   2013-08-12 20:31   +10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3-08-10 19:01  #15
会员
fznl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075
发帖数: 2783
注册日期: 2004-12
来自: 中国, 福建, 福州
出了夏宫后观光彼得保罗要塞。
1992年,建筑师米哈伊尔·舍米亚金在这座要塞禁闭室前面的广场上修建了彼得大帝的铜像,这个铜像很滑稽,引来了很大的争议。 据说彼得大帝生前身高两米多,这铜像本来是艺术家根据冬宫内的彼得大帝画像, 按其真人比例塑造的,可是不知为啥把彼得大帝做成了这个明显不成比例的小头塑像。



fznl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9):    1  2  3  4  5  >>   9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3:58.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