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天津 > 新数码转接老镜头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  6  7  8  9  10  >>   3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lihui786 于 2015-02-04 21:54 加入精华
2014-02-22 08:26  #136
会员
月湾儿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3572
发帖数: 3245
注册日期: 2010-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底特律
给134楼加点信息
这头不是3CAM结构接口,是什么呢?
月湾儿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08:39  #137
会员
月湾儿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3572
发帖数: 3245
注册日期: 2010-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底特律
不用答疑了,是M口的,不是R口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09:46  #138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月湾儿 发表
不用答疑了,是M口的,不是R口的。

哈哈,月湾儿兄颇为风趣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0:05  #139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月湾儿 发表
不用答疑了,是M口的,不是R口的。

M口的50/2比较复杂,俺贴点资料上来供参考。

Leica Summicron 50/2

历史

Leica Summicron 50/2 M设计问世于1953年,甚至早于Leica M的诞生(1954年)。Summicron 50的设计起源于1943年发明的Summitar 50,Summitar的设计和光学质量受到有限品种的光学玻璃所制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不得不采用另类的折衷办法,包括将一个镜片从中劈开为两个独立镜片以使入射光能得到更大的折射角(be bend more smoothly when traveling through the glass)。在Summitar的设计中,最前端的镜组由两片胶合镜片组成,其中第一片镜片被分割成两个独立镜片(间距0.78mm),由于采用的BK7玻璃折射率太低(too low index of refraction),1947年,新的设计将第一个镜组采用了SK2玻璃以得到更高的折射率。1949年,最终的设计将第一片镜片的间距改为0.28mm并采用了英国的Chance兄弟所新发明的高折射率玻璃(1.69100),这种被称为SBC的光学玻璃有轻微的放射性。1954年,在Leitz和Schott的光学玻璃手册上,一种具有同样高折射率而且没有放射性的新品种出现了,这就是著名的LaK9玻璃。 Summicron的第一代拥有较大的卡口座和相对较窄的前镜筒,因为它被设计用来搭配在即将问世的Leica M上。甚至在1952年,Leitz就已经开始着手设计Summicron的第二代,这就是于1956/57问世的Summicron Rigid。
阳一2002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阳一2002 最后编辑于: 2014-02-22 10:07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0:08  #140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Summicron第一代

Summicron Rigid
Summicron Rigid的第一片镜片间的间距达到了1.52mm,但由于设计复杂的调焦系统的缘故,它仍然保留了较狭窄的前镜筒设计。它拥有非常好的光学质量,但是由于镀膜和镜片间距的缘故,逆光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复杂的卡口座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The Sumcron Rigid和DR(第三代)拥有完全一致的镜组结构和几乎一样的光学表现,全开光圈时的反差较低,分辨率也相应不高,在分辨率较高的中心部分外残留有像差,如果能发明一种中心反差和分辨率较低,外圈较高的胶片(例如Agfa Copex页片),那么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对正常规格的相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Summicron Rigid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动,只是和继任者相比小了约1/4。单从光学设计的角度上来说,Summicron Rigid的设计仍然可以和当今最新的设计相匹敌。Summicron Rigid 的良好声誉部分来自于其优秀的卡口设计,手感的顺滑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但它的定位精确度比现行版本还是略差少许。
阳一2002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0:09  #141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Summicron Rigid

Summicron 50周年版
Summicron 50周年版几乎和1979年问世的Summicron第四版完全一致。我比较了我自己的第四版(3650186)和50周年版(3952197),得出了这个结论。直到今天Summicron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50mm镜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世界上最好的镜头,它是一只通用的镜头,不管是在最近的拍摄距离还是无穷远处,在任何一档光圈下,它都有非常良好的表现,你可以完全放心它在F2光圈下70CM对焦距离的成像。但在某些条件下,尤其是对大面积的天空拍摄时,画面的中心可能会出现耀斑。
通过对比发现,50周年版的卡口座有一些特别,标准版本拥有狐仙关联的内外双爪,但50周年版多出了2个相应的指示标。
阳一2002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0:10  #142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50周年版拥有极其顺滑的操作手感和极高的机械工艺水平,举例来说,无穷远设置的Leica官方公差是0.02mm,Voigtlander和Konica的镜头常常超出这个限度,而50周年版平均保持在0.003mm的水平。
有人会提出疑问,到底Rigid和50周年版哪个拥有最高的机械加工水平,从材料和加工精确度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50周年版占有优势,但Rigid闪亮的金属抛光工艺又有其特有的魅力。

现代Summicron的光学和机械表现已远远超出它大部分使用者的需要,50周年版的工艺水平使它成为Leica MP的绝好搭配,在我的M7或MP上,它表现出了它独有的优雅魅力。


[50/2 Summicron] 出了非常多的版本,容易让人搞混。许多人认为这个summicron是所有品牌50mm镜头里最好的,因此它也广泛成为其它50mm镜头用于测试和比较的标准镜头。
Leica M Summicron 50mm F2.0——最出色、最佳入门Leica镜头

----- 第一版 1954-1987年生产的银色缩头。表现虽好,但还是不如后期镜头。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7片镜,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40英寸。
----- 第二版 1956-1968年银色Rigid,有少量特别定制的黑色版本。从审美上考量,这款镜头的外观非常漂亮,因此用家和收藏家都追捧它。几年前,一个日本的摄影杂志测试了这款镜头,认为它是所有50 summicron里面清晰度(折衷了反差)最高的。它曾经被认为与第一版的summicron有着相同的光学设计,但是现在已经被证实两个镜头的确存在一些不同之处。7片镜,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40英寸。
链接:最性感的Leica标头:Summicron 50mm Rigid

----- 第三版 1956-1968年银色DR(Dual Range)版。这是第二版改制的具有特殊近摄功能。据美国最著名的(可惜已经停刊)摄影杂志“现代摄影”的测试,这支50 DR是所有曾被测试镜头中清晰度最高的。同样是7片镜,所有M镜头里它的近摄能力最强。虽然多数“专家”称它的光学设计与Rigid相同,但是许多经验丰富的DR用家却宣称两支镜头的表现有区别,并相信是因为它们的光学设计不同所造成的。由于多了一个架眼镜的平台,DR没有Rigid那么外观迷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受到用家的追捧。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
DR镜头有两组的对焦范围,因此命名“Dual Range”(简称DR)。DR只能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装上机身。那只眼镜是个可以随时装卸的取景配件,能轻松地安放在相机取景框前面的镜筒上部。眼镜的外形很象35八枚玉的眼镜。当镜头装在机身上后,先转动镜筒至其最近对焦点,然后才安上眼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开始进行近摄。安上眼镜后,拉出镜筒少许,这时镜筒的对焦环又能向更近拍摄距离转动了。实际使用时你会感觉简单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经验丰富的徕卡用家都认为DR summicron不仅是他们最喜爱的50标头,还是他们最喜爱的镜头,就是这样。这支镜头集高清晰度和低反差于一身,并且有极优美的焦外成像。
50/2 DR也许能用在M6上,但是你一定要在安装镜头前把对焦环设置在无穷远的位置,否则,镜头很难安上或卸下机身。有人曾说在M6上DR无法做到最近距离合焦。我没法确定这个问题是出在机身或镜头上,还是出在使用不当上。香港的Howard *****mer说很难在M6 o.85 #2296539机身上使用后期DR镜头的近摄功能,尽管将镜头安上机身没有问题,但是机身内部的某个部件显然阻止了镜头的近摄工作。我现在还无法确定是否所有的M6 0.85机身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买DR用于M6的话,先试一试总是个好主意。
早期的DR版本最近对焦至19英寸,且对焦环上有feet或meter刻度(不是同时有),另外还标注放大倍率从1:15到1:0.75。它的眼镜上有个带框的商标,里面写着“E. Leitz Wetzlar”。
后期的DR版本最近对焦至20英寸,且对焦环上同时刻有feet和meter,没有再标上放大率。它的眼镜上刻有“LeitzWetzlar”,没有商标框,对焦环的压花更大更深。我还注意到后期DR镜片上的镀膜更加“暖调”,但不能肯定是否所有后期DR都是如此。后期DR的眼镜无法用于前期的DR镜头,但是前期的DR眼镜却能用于后期的DR镜头。

----- 第四版 1969-1979黑色,镜筒没有印“50”,无对焦杆或锁。其表现无法与前后期的summicron相比。6片设计,是继DR后50mm镜头里能对焦最近的镜头,可最近对焦28英寸。
----- 第五版 1980-1995 黑色,镜筒印有“50”,有对焦杆,无内置遮光罩。我认为它比有内置遮光罩的后期版本更易使用,因此也是更好的选择。当然,我是使用外置遮光罩和对焦拨杆的坚决拥护者。6片镜,仅有195克重,德国生产。
----- 第六版 1995年至今,银色和黑色,镜筒印有“50”,内置遮光罩,无对焦拨杆,与前一版的设计相同,黑色重240克、银色重333克。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0:53  #143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这个帖子越来越有分量了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1:12  #144
版主
lihui786

级别: 研究生一年级
精华: 2
积分: 43013
发帖数: 40654
注册日期: 2007-04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徕卡(M 、R、L)镜头的序列号和生产年代参考

序列号范围 生产年份

4 080 001 - ( 2009)
4 057 001 - 4 080 000 (2008)
4 034 901 - 4 057 000 (2007)
4 025 901 - 4 034 900 (2006)
4 010 601 - 4 025 900 (2005)
4 000 000 - 4 010 600 (2004)
3 882 997 - 4 000 000 (2000 - 2004)
3 540 468 - 3 882 996 (1991 - 1999)
3 087 001 - 3 540 467 (1981 - 1990)
2 468 501 - 3 087 000 (1971 - 1980)
1 827 001 - 2 468 500 (1961 - 1970)
840 001 - 1 827 000 (1951 - 1960)
565 001 - 840 000 (1941 - 1950)
156 001 - 565 000 (1933 - 1940)


[ 此帖由 lihui786 最后编辑于: 2014-02-22 11:15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9:08  #145
会员
老初学者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10719
发帖数: 9906
注册日期: 2012-05
来自: 中国, 天津, 南开
引用:
最初由 月湾儿 发表
不用答疑了,是M口的,不是R口的。


是个好头、M口没错,只可惜坏了一片刀。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9:10  #146
会员
老初学者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10719
发帖数: 9906
注册日期: 2012-05
来自: 中国, 天津, 南开
如数家珍呐、感谢教授给俺扫盲!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19:12  #147
会员
老初学者

级别: 高中二年级
精华: 3
积分: 10719
发帖数: 9906
注册日期: 2012-05
来自: 中国, 天津, 南开
引用:
最初由 mifeng6062 发表
这张是在意式风情街用此镜拍的


好色彩、好油润!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2 21:54  #148
会员
天津木林森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1
积分: 4005
发帖数: 3079
注册日期: 2013-08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好贴,看后非常受益,支持老师们探讨交流。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3 00:19  #149
会员
月湾儿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
积分: 3572
发帖数: 3245
注册日期: 2010-04
来自: 中国, 北京, 底特律
引用:
最初由 老初学者 发表


是个好头、M口没错,只可惜坏了一片刀。


没有玩过M口,这片刀也许很重要,无法修复。难怪价格上不去,买的人不是傻子。

谢教授给俺恶补莱卡知识。莱卡水深呐。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14-02-23 09:34  #150
会员
阳一2002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3
积分: 5492
发帖数: 4382
注册日期: 2010-02
来自: 中国, 天津, 天津
引用:
最初由 老初学者 发表
如数家珍呐、感谢教授给俺扫盲!

引用:
最初由 月湾儿 发表


没有玩过M口,这片刀也许很重要,无法修复。难怪价格上不去,买的人不是傻子。

谢教授给俺恶补莱卡知识。莱卡水深呐。

俺也是现趸现卖,都是网上的资料。
月兄说的是,不但是徕卡,蔡司水也深,其繁复程度不可尽言,要想知其一二都很难,更别说深究了,沾此俺也头疼。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31):    1   <<  6  7  8  9  10  >>   3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8:24.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