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品读西欧  
回复帖子 总页数 (8):    1  2  3  4  5  >>   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作者 主题 
2006-05-04 08:08  #61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圣彼得雕像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8:29  #62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

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国家是荷兰。荷兰是个大小跟瑞士差不多的国家。但它同中立的瑞士不同,它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殖民帝国,荷兰的海盗与它的风车、木鞋一样出名。
荷兰是个“低洼之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以下,首都阿姆斯特丹可以说是一座“水下城市”。同意大利的威尼斯一样,阿姆斯特丹好多建筑也是建造在木桩上,所以,它又有“北方威尼斯”之称。阿姆斯特丹市内河道纵横交错,100多条运河把城市分割成了100多个岛屿,又用600多座桥梁把全城连接在了一起。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女王的皇宫就在市中心的多姆广场旁。但女王平时都住在海牙,中央政府也设在海牙。这种“一国二都”的设置,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在热闹的多姆广场四周,除了皇宫,还有雄伟的教堂、高大的英雄纪念碑,而在纪念碑后面一片广大的街市里,就是闻名的“花街”。说“花街”是掩人耳目,其实就是公开进行性交易活动的“红灯区”。在这儿不但允许进行性交易,而且允许公开出售大麻,但海洛因、可卡因等“硬毒品”却是被严厉禁止的。
在多姆广场的另一边,是阿姆斯特丹最繁华的商业区。这里街道虽然不宽,但店铺一家挨一家,如同中上海的南京路,但这些店铺都不大,少有大型的百货商厦,东西有些也不便宜。
阿姆斯特丹可以说是一座多特色的城市,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这里是世界著名的花都,鲜花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荷兰的郁金香更是驰名五洲。这里不但有“红灯区”,而且有性博物馆,但这里又是著名画家梵高的故乡,所以到处洋溢着文化和艺术的气息,市内仅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就有60多座。一年一度的阿姆斯特丹运河音乐节和阿斯米尔花车大游行更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过我们来早了,音乐节是8月份,花车游行是9月,我们的耳目都未能享受到这份快乐。
但我们还是来到市郊的风车村,亲眼看到了著名的荷兰风车和木鞋的制作工艺。荷兰因为是沼泽多,农民下地没有雨鞋,只好用木头做成鞋子。现在当然不用再穿这种木鞋了。但作为一种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木鞋仍有很大市场。我们在商场里参观了这种木鞋的制作过程,完全是机械化操作,做一双木鞋只需几分钟。鞋面上的花饰,更是成百上千种,令人眼花镣乱。大小也不等,大的能睡下一个人,小的只有指甲盖大。但就是这么小的木鞋,也要2欧元一双,相当于20元人民币,抵得上在国内买一双真的鞋子了。
(水城风光)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8:30  #63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制作木鞋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08 08:31  #64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琳琅满目的木鞋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16 09:17  #65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一边品读,一边思索

在欧洲十来天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巴车上度过的,如果要计算实际游览的时间,我估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40小时。宽敞的大巴车奔跑在平坦的欧洲高速公路上,虽然说不上舒适,但决不难受。每到一个景点匆匆转一圈之后,导游就像赶鸭子似的把我们赶上车,奔赴下一个景点。除了有时会张望一下窗外美丽的乡村风光,大多数时间,我只好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回味游览的情景,思索一些问题。
这次欧洲行走的景点,其实大多数我早已从电视、图书上领略过,但那种感觉毕竟是亲历其境近距离的接触所无法代替的,更遑论还有耳濡目染景物之外的风土人情的真实体验。
其中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欧洲的自然生态。从德国到奥地利、到意大利、法国、瑞士、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所到之处,沿途的山野乡村,满目葱笼自不待说。除了城市里的建筑和道路,其余的土地几乎完全被森林和绿草所复盖,更令人赞叹的是那种一望而知是人力保护的卓越成果。经过二次大战的欧洲,许多森林都毁于战火,现在的森林大多是后来人工栽植的。即使在城市里,草地和鲜花也是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自然美和高贵典雅。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就完全是被浓郁的大树和绿草坪包围着,草地上孩子们围坐嘻戏,大人则脱去外衣,躺在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着日光浴。乡村就更美了,牧场上的草可以种出绿色深浅不同的图案来,葡萄、啤酒花、大麦、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在山野和坡里也是错落有致,搭配得当,十分养眼,使人感到在这儿农业生产已不单单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劳作,而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创作。法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国,也是农业食品位居世界第一的出口大国,但乡村里几乎看不到在田地里劳作的人,据说他们一年只种一季,是为了保护环境而让土地休耕。同时,为了减少污染,欧洲许多农民都放弃汽车,以自行车代步。而在中国,别说农民很难做到这一点,就是政府官员也少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前些天我还在电视上看到,某些大城市还明令禁止污染少的小排气量汽车上市,公然与国家的环保政策唱对台戏。
欧洲给我的第二个深切感受自然是古迹保存的完好。那是一种震人心魄的真真切切的古典美,而不是如国内随处可见的那种拙劣的仿古新建筑或修旧一新的“古迹”,这样的“古迹”,不要说毫无考古价值,置身其间,游人也找不到丝毫可供“发思古之幽情”的真实感觉。我在慕尼黑街头看见一栋老楼房正在拆修,内部的建筑已完全拆毁了,但外墙却用钢构保护着,维持与周围的建筑相统一的古旧原貌。据说,欧洲国家都有类似的保护古建筑的法令,所有的有点价值的老房子都不允许拆毁,即使内部新修,外部也要保持原样。与此相反,国内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根本不顾老百姓和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大批古建筑就在政府的默许下,被开发商的推土机夷为平地。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资本主义是金钱世界,有一句很有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也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奇怪的是,在欧洲这些天里,我根本没有看到欧洲人为金钱匆忙奔波拚命工作的影子,相反,到处都是无所事事悠闲自得享受生活的人们。
我们在德国的两天,正好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无论是法兰克福还是慕尼黑的街市,除了少数几家餐馆和咖啡馆、啤酒屋。其它商店全都整天关门闭户,店员们都正儿八经地度假去了。后来到达巴黎的那天也是星期日,巴黎也是同样的情景。听导游说,整个欧洲都是这样子,休假日不但政府机关不办公,商店也不营业。在这儿,你根本看不到像国内深圳、上海人那样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是欧洲人懒?还是他们太富了?据说在欧洲和其它外国的中国人却不一样,外国人不做生意,中国人照样做,正好乘机多赚钱哦!结果引得当地外国商人一起反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曾发生过几次当地人捣毁华人商店的事,也许与此不无关系。不过我倒觉得,欧洲正适合像我这样懒散的人生活,所以,我在欧洲感到非常适应。每天早餐的西点,其他人都不怎么合口味,但我却能大嚼一番:面包四到五个,每个都要夹一块奶酪,牛奶四杯,外加一些烤牛肉、甜点和水果。没几天肚皮就明显大了起来,回国一称,我的天,竟然重了8公斤!
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摇篮,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共和制,但也有不少国家依旧实行君主立宪制。虽然这些国家的皇帝、女王或者大公也许只是傀儡,可是不但政府很愿意为他们每年支付庞大的开支,而且老百姓对皇室也还很尊重。听说前些日子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了一次“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调查活动,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居然以27.93%的得票率排在了第一,居第二的是英格兰哲学家“不可知论”的鼻祖大卫·休谟,得票12.6%,还不到马克思得票的一半,像柏拉图、康德、亚里土多德这样举世瞩目的大哲学家更是望尘莫及。看来几百年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并没有把他们的国民驯化成“舆论一致”的奴仆,而他们的舆论工具,似乎也没有昧者良心玩掩盖事实的把戏。在苏联解体、东欧政变,一些多民族的国家纷纷发生分裂的时候,欧洲的国家却加强了联合,不但成立了欧盟,并在近年起草了欧洲宪法,意在进一步推进欧洲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给我们的这次旅行带来的明显好处是,在欧盟国家间出入境非但不用检查护照,而且连车也不用下,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免除了许多麻烦。……但这一切,总使我对欧洲的认识陷于一种迷惘。我只能说,欧洲是一个多彩的,多元的矛盾统一体,它是古老的,又是年青的;它是现代的,又是神秘的;它是开放的,又是保守的。欧洲一直处在变化中,它似乎永远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一个谜。
但欧洲毕竟又是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细致的,刻板的。在德国住旅馆,总台的服务员总是不放心导游一下子把整个团队的房间钥匙一起拿走,他怕搞乱了。其实在他们眼里,几乎所有的东方人面孔都一个样,他更无法把钥匙准确地发到游客手中。如果一个旅馆住了2个以上的旅行团队,服务员又担心吃早餐时会搞乱,而要一个团队安排一间餐室,其实早点内容都一样,完全不必分餐室的。在意大利旅馆里,卫生间除了一个抽水马桶,还有一个类似的无盖抽水马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男小便池,其实是专供女宾客用的清洗池,而且,据说是特为中国旅客设置的,因为听说中国女人有这种习惯,可见他们想得周到。在欧洲某些旅馆的卫生间里,在淋浴器水笼头旁还专门装了一只拉环,绳子的一头在服务台有个铃铛,他们怕客人不小心开热水笼头烫了,好拉响铃铛求救。拉铃是绳子拴的,不必担心触电,也算是为顾客用尽了心思。我们最后一晚住在德国科隆的一家很大的旅馆,大得以致我们第二天早上转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餐厅,我向一位侍应生稍梢比划了一下,他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转弯抹角地把我们带到了餐厅,然后再回去接着干他自己的事,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
令人感到最宽心的还是旅游大巴车上的行车安全装置。每辆车上都有一只磁卡,详细纪录行程,要求司机每行驶200公里必须休息15分钟,每天开车总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违反规定不只是检查磁卡时要处罚司机,而是如果不按规定程序开车,即使插上磁卡车也是无法发动的。这种装置限制了司机开疲劳车,从而较好地避免了交通事故,这种以人为本的装置,我以为很值得在国内推广使用。
由于语言不通,我们没办法同欧洲当地人进行交流,但我的眼睛和感觉告诉我,欧洲人是文明的、热情的、友好的。所以,我们的旅行也始终是愉快的。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前,鸽子与人共济一堂.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16 09:20  #66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威尼斯街头,化装的艺人与游客留影.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18 14:00  #67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听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摄于卢浮宫内)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18 14:02  #68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陪着老妈逛宫殿(摄于卢浮宫)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22 07:37  #69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巴黎画家村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22 07:39  #70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塞纳河自由女神像,他们又做了一个同样的,但更大的送给了美国!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28 14:06  #71
初级会员
博尔塔拉

级别: 小学一年级
积分: 5
发帖数: 5
注册日期: 2006-05
来自: 中国, 新疆, 乌鲁木齐
引用:
最初由 灵狐 发表
一边品读,一边思索

在欧洲十来天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巴车上度过的,如果要计算实际游览的时间,我估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40小时。宽敞的大巴车奔跑在平坦的欧洲高速公路上,虽然说不上舒适,但决不难受。每到一个景点匆匆转一圈之后,导游就像赶鸭子似的把我们赶上车,奔赴下一个景点。除了有时会张望一下窗外美丽的乡村风光,大多数时间,我只好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回味游览的情景,思索一些问题。
这次欧洲行走的景点,其实大多数我早已从电视、图书上领略过,但那种感觉毕竟是亲历其境近距离的接触所无法代替的,更遑论还有耳濡目染景物之外的风土人情的真实体验。
其中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欧洲的自然生态。从德国到奥地利、到意大利、法国、瑞士、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所到之处,沿途的山野乡村,满目葱笼自不待说。除了城市里的建筑和道路,其余的土地几乎完全被森林和绿草所复盖,更令人赞叹的是那种一望而知是人力保护的卓越成果。经过二次大战的欧洲,许多森林都毁于战火,现在的森林大多是后来人工栽植的。即使在城市里,草地和鲜花也是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自然美和高贵典雅。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就完全是被浓郁的大树和绿草坪包围着,草地上孩子们围坐嘻戏,大人则脱去外衣,躺在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着日光浴。乡村就更美了,牧场上的草可以种出绿色深浅不同的图案来,葡萄、啤酒花、大麦、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在山野和坡里也是错落有致,搭配得当,十分养眼,使人感到在这儿农业生产已不单单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劳作,而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创作。法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国,也是农业食品位居世界第一的出口大国,但乡村里几乎看不到在田地里劳作的人,据说他们一年只种一季,是为了保护环境而让土地休耕。同时,为了减少污染,欧洲许多农民都放弃汽车,以自行车代步。而在中国,别说农民很难做到这一点,就是政府官员也少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前些天我还在电视上看到,某些大城市还明令禁止污染少的小排气量汽车上市,公然与国家的环保政策唱对台戏。
欧洲给我的第二个深切感受自然是古迹保存的完好。那是一种震人心魄的真真切切的古典美,而不是如国内随处可见的那种拙劣的仿古新建筑或修旧一新的“古迹”,这样的“古迹”,不要说毫无考古价值,置身其间,游人也找不到丝毫可供“发思古之幽情”的真实感觉。我在慕尼黑街头看见一栋老楼房正在拆修,内部的建筑已完全拆毁了,但外墙却用钢构保护着,维持与周围的建筑相统一的古旧原貌。据说,欧洲国家都有类似的保护古建筑的法令,所有的有点价值的老房子都不允许拆毁,即使内部新修,外部也要保持原样。与此相反,国内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根本不顾老百姓和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大批古建筑就在政府的默许下,被开发商的推土机夷为平地。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资本主义是金钱世界,有一句很有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也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奇怪的是,在欧洲这些天里,我根本没有看到欧洲人为金钱匆忙奔波拚命工作的影子,相反,到处都是无所事事悠闲自得享受生活的人们。
我们在德国的两天,正好是星期六和星期日。无论是法兰克福还是慕尼黑的街市,除了少数几家餐馆和咖啡馆、啤酒屋。其它商店全都整天关门闭户,店员们都正儿八经地度假去了。后来到达巴黎的那天也是星期日,巴黎也是同样的情景。听导游说,整个欧洲都是这样子,休假日不但政府机关不办公,商店也不营业。在这儿,你根本看不到像国内深圳、上海人那样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是欧洲人懒?还是他们太富了?据说在欧洲和其它外国的中国人却不一样,外国人不做生意,中国人照样做,正好乘机多赚钱哦!结果引得当地外国商人一起反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曾发生过几次当地人捣毁华人商店的事,也许与此不无关系。不过我倒觉得,欧洲正适合像我这样懒散的人生活,所以,我在欧洲感到非常适应。每天早餐的西点,其他人都不怎么合口味,但我却能大嚼一番:面包四到五个,每个都要夹一块奶酪,牛奶四杯,外加一些烤牛肉、甜点和水果。没几天肚皮就明显大了起来,回国一称,我的天,竟然重了8公斤!
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摇篮,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共和制,但也有不少国家依旧实行君主立宪制。虽然这些国家的皇帝、女王或者大公也许只是傀儡,可是不但政府很愿意为他们每年支付庞大的开支,而且老百姓对皇室也还很尊重。听说前些日子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了一次“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调查活动,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居然以27.93%的得票率排在了第一,居第二的是英格兰哲学家“不可知论”的鼻祖大卫·休谟,得票12.6%,还不到马克思得票的一半,像柏拉图、康德、亚里土多德这样举世瞩目的大哲学家更是望尘莫及。看来几百年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并没有把他们的国民驯化成“舆论一致”的奴仆,而他们的舆论工具,似乎也没有昧者良心玩掩盖事实的把戏。在苏联解体、东欧政变,一些多民族的国家纷纷发生分裂的时候,欧洲的国家却加强了联合,不但成立了欧盟,并在近年起草了欧洲宪法,意在进一步推进欧洲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给我们的这次旅行带来的明显好处是,在欧盟国家间出入境非但不用检查护照,而且连车也不用下,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免除了许多麻烦。……但这一切,总使我对欧洲的认识陷于一种迷惘。我只能说,欧洲是一个多彩的,多元的矛盾统一体,它是古老的,又是年青的;它是现代的,又是神秘的;它是开放的,又是保守的。欧洲一直处在变化中,它似乎永远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一个谜。
但欧洲毕竟又是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细致的,刻板的。在德国住旅馆,总台的服务员总是不放心导游一下子把整个团队的房间钥匙一起拿走,他怕搞乱了。其实在他们眼里,几乎所有的东方人面孔都一个样,他更无法把钥匙准确地发到游客手中。如果一个旅馆住了2个以上的旅行团队,服务员又担心吃早餐时会搞乱,而要一个团队安排一间餐室,其实早点内容都一样,完全不必分餐室的。在意大利旅馆里,卫生间除了一个抽水马桶,还有一个类似的无盖抽水马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男小便池,其实是专供女宾客用的清洗池,而且,据说是特为中国旅客设置的,因为听说中国女人有这种习惯,可见他们想得周到。在欧洲某些旅馆的卫生间里,在淋浴器水笼头旁还专门装了一只拉环,绳子的一头在服务台有个铃铛,他们怕客人不小心开热水笼头烫了,好拉响铃铛求救。拉铃是绳子拴的,不必担心触电,也算是为顾客用尽了心思。我们最后一晚住在德国科隆的一家很大的旅馆,大得以致我们第二天早上转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餐厅,我向一位侍应生稍梢比划了一下,他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转弯抹角地把我们带到了餐厅,然后再回去接着干他自己的事,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
令人感到最宽心的还是旅游大巴车上的行车安全装置。每辆车上都有一只磁卡,详细纪录行程,要求司机每行驶200公里必须休息15分钟,每天开车总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违反规定不只是检查磁卡时要处罚司机,而是如果不按规定程序开车,即使插上磁卡车也是无法发动的。这种装置限制了司机开疲劳车,从而较好地避免了交通事故,这种以人为本的装置,我以为很值得在国内推广使用。
由于语言不通,我们没办法同欧洲当地人进行交流,但我的眼睛和感觉告诉我,欧洲人是文明的、热情的、友好的。所以,我们的旅行也始终是愉快的。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前,鸽子与人共济一堂.


读楼主的图片和文字都是一种享受,长见识,长学问,可谓图文并茂,精彩!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31 07:18  #72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西欧各地的雕塑非常精美,而且随处可见.(此见于法国凡尔赛宫后花园)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31 07:19  #73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此见于法国罗浮宫内)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5-31 07:20  #74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此见于意大利佛罗楞萨街头.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12 07:16  #75
会员
灵狐

级别: 小学四年级
精华: 1
积分: 224
发帖数: 159
注册日期: 2006-01
来自: 中国, 安徽, 泾县
在西欧,经常能看到一些中国人在街头兜售小商品,我问了一下,大都是偷渡出去的.图为罗马街上卖纱巾的中国妇女.
灵狐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行摄摄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8):    1  2  3  4  5  >>   8     < 上一页 | 下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1:06.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