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摄影讨论区 > 行摄天下 > 美国大西南组曲(共九章)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1):    1   <<  11  12  13  14  15  >>   2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红玫 于 2007-03-13 15:29 解除置顶
2006-06-04 23:47  #166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鲍威尔当年是从河中的小船上观察周围地貌的,所以他用的是“拔地而起”,今天我们从上往下眺望时,见到的则是巨大的沟壑,是青河和科罗拉多河在世纪的长河里耐心切割出来的深深河谷。沟壑在这块高原上纵横交错,划下累累的伤痕,使得高原看上去如同一位受尽折磨的大地母亲袒露着的胸膛,令人震憾。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02  #167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峡谷地公园的前面是犹它死马点州立公园,它就在空中岛屿的东面。在那儿可以看到科罗拉多河大拐弯。关于这个令人恐怖的名字,还有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这一带的高原上野马成群。西部的牛仔们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一大好资源的,于是常来此地捕捉野马。后来牛仔们发现这个科罗拉多大拐弯是个捕野马的好地方。这块尖出去的高地三面环水,只要把野马驱赶到这儿,然后在入口处建一个三十几米长的木围栏,野马就无处可逃了。牛仔们于是就在此地设下圈套,捕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野马。


(我用三种相机分别拍下了这一著名的景点,对不同相机的构图以及数码和胶片之间的对比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比较一下。佳能5D在数码中拍风光是我所见过最好的。当然1DS II 也一样,它主要得益于它的全画幅以及17-40MM 镜头。我就是用了它的17-40MM后才把整个尼康系统换掉的。D2X就是缺这样一个全能的头,让人遗憾。下面是5D加17-40MM 拍的数码)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06  #168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牛仔们所选的大多是有经济价值的健壮野马,而对幼小羸弱的马匹总是过后就打开栅栏任其逃出。可是有一次,一些牛仔们在选走了好马后,忘了打开栅栏,圈在这一尖地上的马匹们无处可去,日夜嘶鸣徘徊,最后眼睁睁地望着下面七百米处的科罗拉多河湍急的流水慢慢渴死。于是也就有了死马点这个名字。如今,马骨虽已不在,可是,当旭日东升之时眺望这块高坡,似乎还隐隐可闻阵阵悲怆的嘶鸣。美国人征服西部的历史是一段血腥的历史,所到之处,非但将土著人赶尽杀绝,就连野生动物也不例外,很多动物都被捕猎殆尽。早年在西北有数目巨大的野牛终年在无际的草原上自由奔走,后来因为白人的大肆捕猎,这一衍续了几百万年的野牛种群也几近灭绝。

(这是用玛米亚 645 AFD 和35MM镜头拍的。35MM相当于135中的21MM,在广角上比不上5D用的17-40MM,所以右角的河不能完全显露出来。右边有悬崖挡着,我这已经是趁大清早无人,冒险爬到栏杆外的石崖上拍的。和数码相比,虽然5D已经是风光数码中最佳的选择之一,但和VELVIA 50 相比,个人感觉在色泽和层次上还是要逊色些。两张都用了偏振加点六渐灰)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长风 最后编辑于: 2006-06-05 00:10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12  #169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这是XPAN的,可惜这次带去的135柯达ELITE反转片都已过期一个月,一直放在冰箱里,自己没注意日期。色泽上到底可以看得出来,比不过VELVIA 50

CL 17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14  #170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峡谷地公园的面积很大,由于景区和景区之间互不相通,因此很少有人能在一次旅行中游完整个公园,一般的游客都是在游玩了拱石公园后顺便再开上半小时的车去峡谷地的空中岛屿。拱石公园以众多的拱石而著称,峡谷地也有很多的拱石,其中可以和巧拱相媲美的是崖拱(MESA ARCH)。MESA专指美国西部大峡谷一带那种平顶陡崖的高原。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17  #171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从侧面用超广角拍的,看起来似乎小了很多。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20  #172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这个崖拱就是在坡壁上塌出来的一个天然弧拱。据说天色晴好的时候可以从拱洞中看到拉撒儿雪山和浣妇拱,时间最好是在清晨。前一天游完了拱石公园后我就住在了摩阿博,第二天一大早退房出城,想赶在旭日还未升出崖拱弧顶的时候拍摄到好片。可是在来的路上看见了死马点的牌子。之前因为看到过死马点的明信片,一直仰慕这个点的风景,就临时改变计划弯了进去。等我从死马点出来,红日已然东升。急急赶到公园内,按照路线图驱车到崖拱的停车场,步行了一公里的山路到达崖边。那时的太阳已经高出弧顶了。崖拱很长,也比想象的要高,要险,远看不知道,走近一看,倒吸一口凉气,弧拱的另一面就是百丈深崖。其时虽然太阳已经高挂,可是透过弧拱的光线依旧彤红,整个弧拱犹如一个特制的椭圆镜框,将远处的石景巧妙地框了起来,形成画中画的妙境。


(玛米亚 645 + 35MM)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23  #173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峡谷地景区内年降雨量非常少,平均每年不到一尺。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这点可怜的雨水很快就会被蒸发掉,所以景区内的植被稀少。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存活的,也只有少数几种植物,柏树就是其中的一种。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27  #174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峡谷地的岩石边、崖顶、石阶旁、山谷中总会有几株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柏树,有的巨柏,据说已有千年之龄了。在美国西南部印第安筐篮文化(公元200——700年)兴盛的时期,很多柏树就已在这里生根发芽。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29  #175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在这魔鬼的疆域生存,需要顽强的意志和特殊的生存方式。据说柏树能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雨量多的时候就尽量多长枝杈,雨量少的年份就让一些枝杈枯死,仅保留几根主杆,以等待下一场好雨的到来。然而并非所有的柏树都能目睹另一个千年,被犹它无情的阳光和燥热的空气夺走了躯干内最后一滴水的枯柏,只能成为山崖上黑色的点缀。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 此帖由 长风 最后编辑于: 2006-06-05 00:43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33  #176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生命与死亡是人类永远的主题,也是大自然的主题。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35  #177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东南面的石柱区多石柱石笋和拱石,进去的路途坎坷,最好的吉普车在那儿也不敢逞能。很多四十五度角的上下岩坡是考验车子的性能和驾驶员车技的最佳场所。我租的吉普,虽然性能一流,可是因为租车合同上有“在非柏油路段出事由驾车人自负”这一条款,也就没敢造次。


这是景区内著名的陨石坑。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38  #178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这是无数车辆碾过后慢慢形成的路,不是特意铺设的。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41  #179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西北的迷宫区是公园内最原始的区域,也是全美国最遥不可及之地。这个遥不可及并非指距离,而是指进去一趟实在太难,因此去的人不多。在迷宫内深深的马蹄谷两旁的岩壁上保留了大量的史前壁画,据说是两千多年前的土著猎人们留下的。那里是多石缺水的蛮荒之地,也是考验生存技能之地。

想考验一下自己的车子的性能,先看着图片自我掂量掂量。迷宫内全是这样的路~~~~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6-06-05 00:45  #180
会员
长风

级别: 初中二年级
精华: 8
积分: 2017
发帖数: 1370
注册日期: 2003-04
来自: 中国, 浙江, 杭州
在公园内花了大半天的时间走马观花,虽然在崖拱处下来步行了一公里,但真正的蛮荒之处却没能亲自体验。峡谷地景区内的地貌特征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里有河谷,有弧拱,更有高崖石柱,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那深邃的沟壑。沟壑边有蜿蜒的车道,那是只有性能良好的四驱才到得了的地方。站在沟壑边俯瞰,仿佛能感觉到地壳在缓慢的运动,大地的口子在慢慢加深,长长的石柱在一个一个地剥离、倒塌,最后随着溪流去向远方。
长风 上传了这个图片: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21):    1   <<  11  12  13  14  15  >>   21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页: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21:37.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