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新摄影论坛 > 城市·活动 > 陕西 > [图片]2008甘南—胶片  
回复帖子 总页数 (11):    1   <<  11      < 上一页 |
 作者 主题 
本主题由 天下沧海 于 2008-05-21 10:27 加入精华
2008-07-21 18:10  #151
会员
灯下人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5
积分: 1129
发帖数: 787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陕西, xi'an
引用:
最初由 kandaoer 发表
没看够老哥,继续哈!

不多也~不多也——(孔已己语)嘻嘻哈哈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6 21:39  #152
会员
子夜之虎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7
积分: 1470
发帖数: 965
注册日期: 2007-05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几天前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了“灯下人”君的回复,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坐下来认真阅读。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今日周末在家无事,可认真拜读后一一答复“灯下人”君,算是迟到的赔礼吧!还请君不吝赐教?

一,“哈哈哈~跑跑兄
哈哈!君将小弟称为“跑跑兄”,是给小弟起外号还是帮忙另给小弟起一网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也好!随它去吧。假如有人称呼也是一种称呼嘛,小弟不会见外的。

二,“不准用一根尺子衡量所有的pp, 阿勃斯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加上她畸形的世界观和一群黑暗中的“舞者”,当然会出现那样的“灵魂”。寇德卡的精彩瞬间,首先是用大量的胶片堆积出来的,这是一种创作手法,“模仿不宜”啊~哈哈哈 ”。“阿勃斯≠寇德卡≠亚当斯≠达达曼雷≠尤金.阿杰≠雅克-亨利.拉蒂格≠安德烈.柯特兹≠爱德华.韦斯顿≠奥古斯特.桑德≠伊特恩.卡加≠罗贝尔.杜瓦诺≠W.尤金.史密斯≠罗伯特.弗兰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似乎“灯下人”君以上的文字是赞同小弟的观点?假如小弟上次的发言说的不够明白的话,待会儿将其整理、补充,附在本文之后便于阁下批驳?顺便说一句,阁下在上文中罗列的“不同”,小弟没有异议。他们的不同首先是思想意识的不同,其次才是形式的各异。看遍阁下的作品,小弟看到的都是一种形式,没看出阁下的思想与意识 还请阁下示下?

三,“所有的形式是服务与内容的!但没有可以离开形式的内容,脱离形式的灵魂“内容”是无法存在的。(“形式”真的能够忘记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跑跑兄语录”。“跑跑兄对庄子“得意忘形”的释义有谬~哈哈哈~
小弟并没有说不要形式?小弟是说通篇都是形式的形式是没有意义的,是缺乏主旨的。形式谁都可以用,对摄影来说区分形式是没有意义的。思想意识是没法模仿的,形式的模仿才是抄袭。阁下说的“所有的形式是服务与内容的”小弟赞同并以为形式没有必要刻意强调。阁下认为小弟对庄子“得意忘形”的释义有谬,但没有说明谬在何处?还请阁下诠释,小弟定会洗耳恭听······

整理上次的发言:
我们在运用形式时,一定要考虑到形式的“异化”作用。也就是说,形式不能独立于主题以外而存在。如果有什么特例的话,那是因为我们彼此碍于自身水平没有读懂隐藏在形式背后的内容。所以,不可以拿形式玩来玩去。形式本身没有灵魂,这是它先天技术层面的属性所决定的。在下以为,形式只是一种用的“东西”,必须事先肯定、清楚地知道拿它做什么的时候,才能决定运用某一种形式。假如事先定好了用某一种形式,然后才想为什么去做,在下以为这是极其荒谬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玩来玩去感到困惑的原因所在!庄子曰“得意忘形”。意思是说,要得到事物的真意,忘记它的外在形式。在下以为,“忘记”本身就是存在,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有意识强调技术层面的所谓的“形式”。然而,“形式”真的能够忘记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庄子的意思是说,要在潜意识中保存它,使它自觉不自觉地配合这个真意。要在下意识中运用它,使其在瞬间做出必要的反应。至于它到底做了些什么?这完全是自然而然地无意识行为。也就是说,它不能凌驾于主题之上。故此,不要让它刻意干扰对事物真意的认识以及再认识,不要用固有的形式套用在当下的事物上。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被形式所“套牢”!

灵与肉的归属问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论述这一恢宏主题的方式方法并不是绘画独有的“专利”。假如我们无力描述这一命题的话,只能证明我们彼此的无能!与相机和摄影不相干。摄影具有摄影本身的现实品质,不仅仅是因为、而且主要不是因为它有极度的现实感,单有现实感是不够的!否则,电话簿就可以认为是带有许多人物的剧本了?诚然,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拍摄时难于静下来深思熟虑地去选择拍摄对象。画家可以从回忆和经过想象孕育的概念中吸取形象,而摄影者则受制于被摄对象在该瞬间的外貌,他“看似”不能修整它的外貌,只能尽可能快的将其记录下来。但是,这绝不等于无所作为!他可以利用与这个外貌一起“合唱”的机会(摄影者的现场参与性),调动技术手段控制它的“音量”,修正它的“曲调”。转变某种“演唱”方式,反制这个看似对它无能为力、不可撼动的事物的外貌。从而呈现在观者面前的最终结果——“外貌”,已是带有强烈现实感的非现实的“真实”以及“非真实”画面(主观与客观的能动结果,而非机械式再现)。是主客观及诸多因素共同参与的一次性合成,是冥冥中的灵光一现。故此,根本不用费心去为相机精确地、机械地纪录现实去辩解,这不是它的弱点,而是它的力量之所在。所以,列宁才会在他的著作中长篇大论地描述电影(连续的、加现场音的摄影)的现实品质,谈到影像的无产阶级立场以及这一立场如何被无产阶级所利用。不要小瞧了人类手中的由人类制造的这个“精灵”!它已经异化了它的制造者——人类本身。

没错,小弟与“灯下人”君是好朋友。话说的随便了点,敬请诸位海涵!


[ 此帖由 子夜之虎 最后编辑于: 2008-07-26 21:48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6 21:51  #153
会员
绿化千里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积分: 966
发帖数: 904
注册日期: 2008-03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引用:
最初由 laokai 发表
呵呵,还真有认真的主儿啊,讨论的层次不浅呐!其实,摄影就是一种感觉,对不同阅历之人会有不同的感觉,有人追求形式美,有人追求有内涵,有人追求表面平淡却细究起来回味无穷,即所谓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依我见,只要各自感觉好就行,没有一定之规,不必循规蹈矩哦!

同感!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01:36  #154
会员
kandaoer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6
积分: 3841
发帖数: 2742
注册日期: 2006-11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热闹 热闹 继续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05:54  #155
会员
wangyq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3
积分: 3566
发帖数: 3067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陕西, 延安
[QUOTE=子夜之虎]几天前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了“灯下人”君的回复,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坐下来认真阅读。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今日周末在家无事,可认真拜读后一一答复“灯下人”君,算是迟到的赔礼吧!还请君不吝赐教?
......


很开眼界!这样的交流非常有益!欣赏学习了!
其实形式和内容这个话题大概而言,应该是有机统一的整齐,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了形式!摄影是讲究美学的,精彩的内容没有美的形式,会显得无力;漂亮的形式缺乏了精彩的内容,会显得空洞!
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了,属于肤浅之见,胡说八道了,可别见笑!


个人赞同子夜之虎的辨证观点!对灯下人的“不准用一根尺子衡量所有的pp”这一观点非常赞同!


[ 此帖由 wangyq 最后编辑于: 2008-07-27 05:59 ]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12:18  #156
会员
灯下人

级别: 小学六年级
精华: 5
积分: 1129
发帖数: 787
注册日期: 2008-04
来自: 中国, 陕西, xi'an
引用:
最初由 子夜之虎 发表
几天前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了“灯下人”君的回复,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坐下来认真阅读。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今日周末在家无事,可认真拜读后一一答复“灯下人”君,算是迟到的赔礼吧!还请君不吝赐教?

一,“哈哈哈~跑跑兄
哈哈!君将小弟称为“跑跑兄”,是给小弟起外号还是帮忙另给小弟起一网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也好!随它去吧。假如有人称呼也是一种称呼嘛,小弟不会见外的。

二,“不准用一根尺子衡量所有的pp, 阿勃斯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加上她畸形的世界观和一群黑暗中的“舞者”,当然会出现那样的“灵魂”。寇德卡的精彩瞬间,~~~

没错,小弟与“灯下人”君是好朋友。话说的随便了点,敬请诸位海涵!


嘻嘻哈哈~一天窝在家里不出门写回复涅?

阿博思看达芬奇的画不知做何感想, 毕加索看盎格尔的画是-一定要反传统! 达芬奇看梵高、康定斯基-一定会说:胡闹!
时空的转换越来越密集,变化越来越快,今天的结论可能是明天的昙花-

我们站在一座山上并不清楚另一座山上、山中到底有些啥,只见其外表之型。当我们走入这座山中,发现-山中有寺庙、僧房、前院后院、方丈、主持、僧侣、佛经,山间溪流、泉水、瀑布~~~~~~,住上几天,和山民、高僧聊聊,翻翻佛经,好像我们了解了什么?答案是否!因为,构成这座山的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其内在链可能不是几张图片可以说明滴~
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伙道士(军阀、响马),赶走了僧家占山为王,哈哈~我们没有看见山有什么变化,又过几天一阵地动山摇,山!不见了,眼前一片碧波荡漾 ~???

艺术思潮:70-80年代(暗无天日期),85-92(西方涌入),92-98无所适从、艺阀混战(盲从),95-2005(探索自立),2005-至今,今天-明天-后天,不知道!!!
79年至92年是我们的密集思考期,凡聚必辩-嘴仗一场接一场(画画滴)嘿嘿-一个字-累!
跑跑兄:这个话题俺不再回复!歉意啊~私下聊聊即可~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12:51  #157
会员
枪花儿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6
积分: 7152
发帖数: 6556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楼上几位老师讨论的太深刻,饿看不太懂,但又有些想法,还是插几句话:对初学者而言,先不要考虑大象无形,真水无香,但如果真正有一天觉得形式束缚了手脚,或者本身就有能力做到挥洒自如,那还要形式做甚?


____________________
枪花儿
~~~~~~~~~~~~~~~~~~
用镜头记录精彩画面,让瞬间变成永远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12:53  #158
会员
枪花儿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精华: 6
积分: 7152
发帖数: 6556
注册日期: 2007-02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引用:
最初由 wangyq 发表
[QUOTE=子夜之虎]几天前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了“灯下人”君的回复,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坐下来认真阅读。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今日周末在家无事,可认真拜读后一一答复“灯下人”君,算是迟到的赔礼吧!还请君不吝赐教?
......


很开眼界!这样的交流非常有益!欣赏学习了!
其实形式和内容这个话题大概而言,应该是有机统一的整齐,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了形式!摄影是讲究美学的,精彩的内容没有美的形式,会显得无力;漂亮的形式缺乏了精彩的内容,会显得空洞!
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了,属于肤浅之见,胡说八道了,可别见笑!


个人赞同子夜之虎的辨证观点!对灯下人的“不准用一根尺子衡量所有的pp”这一观点非常赞同!
wangyq说的好哦


____________________
枪花儿
~~~~~~~~~~~~~~~~~~
用镜头记录精彩画面,让瞬间变成永远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23:00  #159
会员
子夜之虎

级别: 初中一年级
精华: 7
积分: 1470
发帖数: 965
注册日期: 2007-05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引用:
最初由 枪花儿 发表
楼上几位老师讨论的太深刻,饿看不太懂,但又有些想法,还是插几句话:对初学者而言,先不要考虑大象无形,真水无香,但如果真正有一天觉得形式束缚了手脚,或者本身就有能力做到挥洒自如,那还要形式做甚?


老兄的发问很有力度啊!

形式永远也不会离开我们,但是,对待形式的态度是可以转换的。

瞎说几句,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7 23:12  #160
会员
guokx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7
积分: 3107
发帖数: 2582
注册日期: 2006-06
来自: 中国, 陕西, 咸阳


____________________
去他达的啥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29 21:11  #161
会员
行子两极

级别: 初中三年级
精华: 10
积分: 3742
发帖数: 2779
注册日期: 2007-05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继续,灯老师不能停,子虎老哥继续磨刀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2008-07-30 23:14  #162
会员
雪儿1288

级别: 小学五年级
精华: 2
积分: 607
发帖数: 444
注册日期: 2007-12
来自: 中国, 陕西, 西安
李老师,看前言"形式与内容"讨论,我喜欢124张,那是形式和内容结合典范,试想,白茫茫的一条路,若无那个人,他很小,他就是"灵魂"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大路无边,他理想的彼岸在那里,通往那里,我们都需要思考,太需要思考了,"给人无穷无尽的遐思.为胶片喝彩
搜索:主题· 帖子· 图片 引用 · 报告  
回复帖子 总页数 (11):    1   <<  11      < 上一页 |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返回论坛 »
所有时间均为GMT+8:00. 现在时间是 03:22.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 Powered by Nphoto Forum v0.5.0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