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夜松鼠 发表  谢谢吴帆朋友 S50真的胜过蔡司,那是好消息,朋友们可以用上不贵又非常好的镜头了。 ZF的我没用过,不知道是否和老的Plannar成像一样。不好做评价。 上面我说的那些也都是较为主观没有严格的数据论证的观点。 不过就镜头画质本身而言,并不是只有锐度和焦外以及分辨率。还有诸如颜色,空气感,油润程度等,颜色有些人说是可以ps的,空气感和油润有些人认为是虚幻的过于主观的。但我觉得并不完全如此,这些画面的差异部分是来自于镜头本身的特性的。为什么不同家的色彩不同,一方面由于机器本身的色彩处理,另一方面是使用不同的镜头造成的,镜头并不是老老实实的把100%的光谱信息一股脑的转给机身的,不同的镜头在透光和其他方面的设计上做了手脚,比如蓝色透光率不同等等,这个透光率不同是有选择性的,莱卡,蔡司,佳能,尼康,宾得都不同,导致了最终画面的色彩,油润度,空气感,立体感,弱光层次感等的不同。对于部分指针对于焦内锐利焦外柔美的用户来说,这都微不足道,对于对画面综合感觉有着敏感度的用户来说,这些又都很重要。 百微是好镜头,85 1.8也是好镜头,不过这只是针对于某些用户在某些方面应用上来说的。有的人认为百微很锐利,可以兼做很好的人像头,有些人则认为百微过于锐利,而且成像太过干涩不适于拍摄人像,所以我认为好镜头是有针对用户群的说法,也不能通过简单的拍几张图给几张MFT就可以直接定论其好坏的。 另外关于画质最终呈现的介质我估计也是有差异的,小像素呈现于不同表现的显示器上,数码冲印到相纸上,直接用镜头+胶片机拍到胶片上然后冲洗出来,冲洗尺寸的差别等因素,这方面我不熟悉,有知道的朋友请出来讲讲(其实我很想知道如何能让放大打印到相纸上的照片看起来效果更好) 从无忌上转过来一张200%的截图,看看细节和反差上的差异  |